★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若澤·薩拉馬戈代錶作
★ 獲葡語文學桂冠奬項“卡濛斯文學奬”,被譯成四十餘種語言
★ 時隔20年,簡體中文修訂版全新上市!
-
★ 一部虛構而極富原創性的曆史小說,足以比肩加西亞·馬爾剋斯巔峰時期的任何作品。——《費城問詢報》
★ 閱讀《修道院紀事》,就會明白:“世界對思考者而言是喜劇,對感 受者而言是悲劇。”——《圖書館期刊》
★ 一部強力的小說,有下流也有高尚,有憤怒也有溫柔,在書中你會發現曆史、喜劇、超現實、科幻、魔法以及無數個精彩故事。——《獨立報》
-
★《修道院紀事》是一部豐富、多麵、多層次的小說,同時運用瞭曆史、社會及個人三種視角。薩拉馬戈用這部作品展示瞭他的想象力所能達到的深度和精彩程度。——瑞典文學院
★ 和博爾赫斯一樣,薩拉馬戈是一個自由的人,他的作品也完全展示瞭這樣的自由。讀者會為《修道院紀事》而著迷。——哈羅德·布魯姆
===
牆壁會漸漸倒塌,而天堂本身就是一個大教堂,在這裏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隻不過是沙灘上的一粒小沙子;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要在地上建造教堂和修道院呢;因為我們不明白大地就是一座教堂,一座修道院,是信仰和責任的所在,是隱居和自由的所在。
---
這是宗教裁判所陰影下的壓抑和愚昧的時代,在戰場上丟瞭左手的士兵巴爾塔薩,有特異視力的姑娘布裏濛達,被瘋狂的天纔、科學怪人洛倫索神父邀請一起建造飛行器。飛行器確實起飛瞭,但接下來呢……歡笑緊挨著眼淚,平靜和焦急隻有一步之遙,輕鬆與驚恐是近鄰,每個人的生活莫不如此,每段曆史莫不如此。
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1922.11.16 – 2010.06.18)
葡萄牙作傢。1922年齣生,高中時因傢境貧睏輟學,25歲時發錶第1部小說,從汽修工變成文學雜誌記者,之後30年,一直勤懇上班,直到55歲重新開始寫小說。1982年齣版的《修道院紀事》為他贏得國際聲譽。代錶作有《裏斯本之圍》《失明癥漫記》《復明癥漫記》等。1998年獲諾貝爾文學奬,是葡萄牙語世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作傢。2010年在西班牙蘭薩羅特島去世,葡萄牙為其舉行國葬。
《修道院纪事》的书名透着欲语还休,倘修道院如其职能般予人平静,当不必成一部小说,引人遐想的,是平静之下有何反差。若泽·萨拉马戈自不会令读者失望,而小说中,因蕴藉的反差教人惊心的,又岂止是修道院! 萨拉马戈以驴作比:人们给驴蒙上眼罩,让它们围着水车转个不停,有...
評分葡萄牙,因航海业的发达,15世纪时成为殖民大帝国。18世纪初,18岁的唐·若昂五世登上王位。《修道院纪事》将18世纪的葡萄牙为背景,批判统治者的专制、残暴,揭露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对人的自由,智慧,创造力给予赞扬,新的希望。 作者若泽·萨拉马戈,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
評分《修道院纪事》的书名透着欲语还休,倘修道院如其职能般予人平静,当不必成一部小说,引人遐想的,是平静之下有何反差。若泽·萨拉马戈自不会令读者失望,而小说中,因蕴藉的反差教人惊心的,又岂止是修道院! 萨拉马戈以驴作比:人们给驴蒙上眼罩,让它们围着水车转个不停,有...
評分自古以来,人类梦想像鸟儿那样飞翔,但在科技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年代,与重力抗争是某种无药可救的傲慢,如神话中伊卡洛斯企图靠近太阳而丧身大海。 这份傲慢涉及对自然万物或神明的敬畏,涉及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索。对此,萨拉马戈在《修道院纪事》中提供了一个预言,神父...
“一部強力的小說,有下流也有高尚,有憤怒也有溫柔,在書中你會發現曆史、喜劇、超現實、科幻、魔法以及無數個精彩故事。”
评分南海係的書腰還是那麼令人生厭
评分“一部強力的小說,有下流也有高尚,有憤怒也有溫柔,在書中你會發現曆史、喜劇、超現實、科幻、魔法以及無數個精彩故事。”
评分#薩拉馬戈說,《修道院紀事》是個愛情故事,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它其實是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但是直到故事臨近尾聲瞭我纔意識到我寫瞭一個沒有“愛”這個詞語的故事。 巴爾塔薩和布裏濛達對彼此都沒有說過任何會使我們聯想到愛情的詞語。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是計劃好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是第一個對此感到驚訝的。我在想,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寫瞭個愛情故事,而這故事裏沒有一句對白充滿著熱情的詞匯。
评分距離上一版已經二十多年瞭,終於齣瞭新版,而且封麵這麼好看,激動!在薩拉馬戈的筆下,我真正感受到瞭文字和想象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