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浙江海盐人,海盐这个地方,是杭州湾里的一座小城。这小城里的小胡同,宛如密林中的幽深小径。还有石板铺成的小街,用脚踩上去有晃晃悠悠的感觉。还有一条从余华家窗下流淌过去而使余华讨厌的肮脏阴沉的河。余华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父母都是牙医。他从小就感到家中有一种压抑和困禁,渴望自由开放。余华生于1960年4月3日,1977年高中毕业后待业。从1978年开始当了5年牙科医生,1984年《北京文艺》给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星星》,25岁那一年,他又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创作,曾经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后来他从他们的艺术中解脱出来,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1984年他写出了《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小说,开始展露了他独具个性的文学才华。1988年的年初他发表了极有影响的《现实一种》,作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余华自己似乎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他感悟到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残酷状态,也可以用一种非常潇洒的轻松情调来描画。接着,他又发表了《世事如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小说,又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余华从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世事如烟》等作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以跳跃式的姿态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高度。他越来越自如地开拓了自己的文学天地,构筑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荷兰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以后不管生活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我都不会选择自杀。他好象在说存在于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活着,是种奢侈品。
评分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以后不管生活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我都不会选择自杀。他好象在说存在于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活着,是种奢侈品。
评分2013年11月26日,在广州机场候机厅的书店里买了这本书。在飞往福州的路途中,读完了大半。中间掉了两次眼泪,一次是送走的凤霞回家,一次是福贵送凤霞出嫁。 其实同名电影已经看过很多次,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只是原著却一直没能有缘一读。因此在机场的书架上看到这本...
评分几年前,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太累了。” 我知道,他那时正经历人生的重大挫折,有此疑问也是理所应当。 我劝他想想那些关心他的亲人朋友,想想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即使知道自己的劝说苍白无力,还是希望我的话...
评分几年前,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太累了。” 我知道,他那时正经历人生的重大挫折,有此疑问也是理所应当。 我劝他想想那些关心他的亲人朋友,想想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即使知道自己的劝说苍白无力,还是希望我的话...
活着或者可以。
评分以前读的,如果苛刻一点我只会给3星,宽松一点就给4颗星吧。前半部分很好,越到后面越煽情,太做作了。
评分开始是听小姨夫讲 后来自己读读 感觉还不错 康辉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小说
评分以前读的,如果苛刻一点我只会给3星,宽松一点就给4颗星吧。前半部分很好,越到后面越煽情,太做作了。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