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

粉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天翼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3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2179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散文随笔
  • 张天翼
  • 散文
  • 中国文学
  • 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随笔
  • 文学
  • 粉墨
  • 戏剧
  • 人物
  • 情感
  • 命运
  • 舞台
  • 人生
  • 故事
  • 传奇
  • 女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朱自清散文奖得主张天翼最新散文集。小人物芜杂的生活、沉重的命运,在她笔下生发出带泪的微笑。

【内容简介】

《粉墨》收入了张天翼十一篇散文,共三辑:《地下的铁》《出行记》《从透明到灰烬》,讲述了作者的私人生活以及亲人的故事。其中《租房记》描述了作者二十余年的租房史,《从透明到灰烬》讲述了姥姥从家族权威到“透明人”再到化为灰烬的过程,正如作者所言:那些关于亲人和故乡的回忆,是环绕着荆棘的果实,是我的珍宝,也令我痛苦。只有把它们讲出来,敷粉着墨地画在纸上,我才感到我驯服了它们,达成和解,获得平静。

【编辑推荐】

★朱自清散文奖获得者张天翼文字老到泼辣,读来如饮甘醇,余香满口。

张天翼是文坛的一支新生力量,她的文字泼辣,爽脆,锋利而不乏宽厚,直率却并非不恭,不故作深刻,不无病呻吟,而是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表达取胜。李敬泽称其“文字老到如《水浒》”。

★对底层生活的熟稔,对人性的洞察入微。

无论是探班采访记《粉墨》,记叙亲人死亡的《从透明到灰烬》,还是二十年的租房记《租客》,无一不透露出张天翼对小人物的关注,对细节的把控力,她善用比喻,引用古典,语言幽默诙谐,让人捧腹,颇有王小波的风范。

★ 张天翼亲手绘制插图,笔法细腻,和文章交相呼应。

★.收入获奖散文《粉墨》(获“2011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作者简介

张天翼

作家,曾用笔名“纳兰妙殊”。做过影评人、电影记者、编剧,现为自由职业者,以写小说为生。热爱郁金香、秋天的雨、电影、童话、跑步、足球、螃蟹、海岛和丈夫。已出版散文集《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时候》《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小说集《黑糖匣》《荔荔》《性盲症患者的爱情》,有作品改编为电影。曾获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朱自清文学奖、中国文学创作新人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

目录信息

自序 钻石与铁锈
第一辑 地下的铁
租 客 / 2
过冬·煤与炉 / 50
地下的铁 / 60
自行车 / 77
粉 墨 / 88
在果壳中 / 111
第二辑 出行记
西游记 / 126
台风之夜 / 157
第三辑 从透明到灰烬
姐 姐 / 196
等待一场暴雨,或死亡 / 225
从透明到灰烬 / 24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当代青年作家中,张天翼是少有的小说与散文俱佳的全能型选手,这并不惊奇,很多作家在小说创作之外,也写得一手精妙的散文,比如博尔赫斯、毛姆、川端康成、汪曾祺、沈从文、张爱玲等等。不过这些作家大都以小说名世,散文可算作旁逸斜出的惊喜。然而颇奇特的是,张天翼在小...  

评分

前面五间屋,我住的时候年纪小,现在印象都不深了。只记得第四间房子临街,门口就是垃圾箱,整条街的人都到这里来倾倒瓜皮、粪便,天长日久地臭气熏天。七处房子,最后两间记得最清楚。倒数第二间,位于一幢极老的筒子楼,把一条漫长幽暗的长廊走尽,就到家了。 公用一个厨房,...  

评分

前面五间屋,我住的时候年纪小,现在印象都不深了。只记得第四间房子临街,门口就是垃圾箱,整条街的人都到这里来倾倒瓜皮、粪便,天长日久地臭气熏天。七处房子,最后两间记得最清楚。倒数第二间,位于一幢极老的筒子楼,把一条漫长幽暗的长廊走尽,就到家了。 公用一个厨房,...  

评分

文章来源:文化讲座(wenhuajiangzuo) 4月15日,朱自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天翼《粉墨》新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书店举行。 4月15日,朱自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天翼《粉墨》新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书店举行。张天翼更为读者熟知的,是她的笔名“纳...  

评分

文章来源:文化讲座(wenhuajiangzuo) 4月15日,朱自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天翼《粉墨》新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书店举行。 4月15日,朱自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张天翼《粉墨》新书首发仪式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书店举行。张天翼更为读者熟知的,是她的笔名“纳...  

用户评价

评分

拥有同样的生活经验 也不一定能在多年后拾起它 对生活有足够的爱才写得出那么细枝末节的琐碎和情绪

评分

纳兰妙殊的散文好到什么程度呢?以我贫乏的词汇量和阅读量,想不出能用来形容这本书的词句,我只能说,beyond my word.

评分

读纳兰的散文又与小说不同。散文平实风趣,松松软软,但并不垮,有骨貌。纳兰利用这空隙搭舞台,唱念做打、闪转腾挪,把文字拧成绕指柔,在你心头鼓弦,又迎风抖作三尺水,往胸臆凉凉一刺。看她写“匹妇不可夺志”“伟哉炉子”“贱躯颇重”,还有信手拈来的古今中外典故,左传、骆驼祥子、百年孤独、黑塞…又笑又叹:是怎么融会贯通的?一定有任督二脉我没找到。更别说那些新鲜修辞,亦庄亦谐,精妙形象,“拘着精怪的黑笼子”“车粥”“泼翻的葡萄酒”“靛蓝缎子床单”…感官瞬间被激活。像《金蔷薇》写的,纳兰从细枝末节的生活里提纯出“珍贵的尘土”,铸成合金花朵。但我也有个自己的观感:《粉墨》也像潘金莲从李瓶儿被底摸出的银香球,有世俗气,有体温,滑不留手,却又精致矜重,纹理曼妙。冬日填了瑞炭暖被,夏天加山椒与鸡舌香辟汗,都极妥帖。

评分

读纳兰的散文又与小说不同。散文平实风趣,松松软软,但并不垮,有骨貌。纳兰利用这空隙搭舞台,唱念做打、闪转腾挪,把文字拧成绕指柔,在你心头鼓弦,又迎风抖作三尺水,往胸臆凉凉一刺。看她写“匹妇不可夺志”“伟哉炉子”“贱躯颇重”,还有信手拈来的古今中外典故,左传、骆驼祥子、百年孤独、黑塞…又笑又叹:是怎么融会贯通的?一定有任督二脉我没找到。更别说那些新鲜修辞,亦庄亦谐,精妙形象,“拘着精怪的黑笼子”“车粥”“泼翻的葡萄酒”“靛蓝缎子床单”…感官瞬间被激活。像《金蔷薇》写的,纳兰从细枝末节的生活里提纯出“珍贵的尘土”,铸成合金花朵。但我也有个自己的观感:《粉墨》也像潘金莲从李瓶儿被底摸出的银香球,有世俗气,有体温,滑不留手,却又精致矜重,纹理曼妙。冬日填了瑞炭暖被,夏天加山椒与鸡舌香辟汗,都极妥帖。

评分

从透明到灰烬简直戳人泪腺。生命与岁月交给的能力,她按原本的顺序一样一样还回去......筛子眼越来越细,兴致,乐趣都被筛出去了,日子唯余越来越纯粹的萧索.....到世上来学会的第一样本领以及丢掉的最后一样,都是:呼吸。衰老真是悲哀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