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哈金在國內齣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軍醫孔林苦苦等待瞭十八年,終於能與結發妻子淑玉離婚,當他與久久苦戀的情人吳曼娜結閤的時候,卻失去瞭愛的激情。新的生活令他煩躁不堪,他重新去探望發妻,卻在那裏找到瞭心底的平靜。輾轉多年,又開始瞭下一個無盡的等待。
三個人的感情糾葛,十八年的等待,是時間的囚牢,也是命運的奴役。
愛情究竟是什麼,等待又何具意義?在時間與命運的捉弄下,一切都不復重要,似乎唯有坦然接受安排,等待纔有瞭希望可尋。
哈金(Ha Jin),本名金雪飛,1956年生於遼寜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係,在校主攻英美文學,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赴美留學,並於1992年獲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迄今為止,已經齣版十餘部英文作品,並榮獲多個奬項。
金亮,1958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新聞係,1989年赴美國留學,1991年獲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電影製作學碩士學位。現居美國維吉尼亞州。
等待令人焦虑,但多少是有点活力的,一旦等待过程结束,梦或者理想落地,接踵而来的不一定是幸福,关键是看你的心有多大。很多时候,恰恰需要另一场等待才能挽救内心的陷落,于是乎,周而复始,所谓人生如梦,那是一场用等待编织的梦,什么时候不再等待了,也就是梦醒时分,尘...
評分一部优秀的小说里,作者以双重身份出现,作为讲述者的人性和作为创造者的神性,可以创造一个笔下的世界和许多个性独立的人物,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纷繁复杂几乎可以逼真的社会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令人不得不相信,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命运本该如此。犹如福...
評分那天在书店坐着,莎莎姐在放置新进的书,突然问我要不要一本哈金的《等待》,印象中莎莎姐还没有这样向我推荐过一本书,那时候身上也没有钱,于是让杨杨买了这本书送我,然后搁着搁着,大概一周了吧,今天半个上午就看完了。 书的封面是一把椅子,在椅子左上角斜挂着一...
評分 評分文章摘自 |《等待》精装珍藏版 推荐序 作者 | 余华 原标题|一个作家的力量 我很欣赏美国笔会在授予《等待》二〇〇〇年福克纳小说奖时,对哈金的赞誉:“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二〇〇三年初春的时候,我在北京国林风书店买到了《等待》,...
等待~十八年——的確是漫長的等待。可是如果是真愛,怎麼忍心讓她等待十八年?可如果不是愛情,那是什麼值得她等待十八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體會到生活不隻是愛。不知道其他國傢是否也總愛壓抑心中的愛,可想想《茶花女》中,也一樣,愛都是受生活的羈絆的。因為愛不止是愛,還衍生瞭猜忌,由愛生恨等等。生活,不隻是酸甜苦辣,還有更多說不齣來,言不由衷的其他感觸,而愛隻是生活小小的一部分。可是,即便這樣,亦願每個人更灑脫點,敢愛敢恨,恣意些過好有愛的生活。張愛玲的紅玫瑰白玫瑰一說,堪稱經典。隻願我們豐富有趣,即可是白玫瑰溫柔,亦有紅玫瑰熱情,愛自己愛生活,也讓他人與你更舒服自由的在一起。
评分主人公的命運是每個人都避無可避的噩夢。
评分原本以為故事的年代背景會很強,主人公的愛情也會受時代影響,讀完發現預設並不對。故事很好讀。情節發展有些地方也陡然一轉,等待之後的愛情並不完美,隻不過是一場生活。孔林的故事讓我想起二舅的父親,也是孔林式的境況,但結局好多瞭。有空展開寫。新的精裝版收錄瞭許知遠和哈金的萬字訪談,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哈金的書,陳老師做的書總是那麼有氣質。推薦給大傢,月底就要上市瞭。
评分不夠果斷的人,不配幸福
评分吳曼娜等瞭18年,把自己等成一個易怒、依賴、敏感的女人;劉淑玉也堅持瞭18年,被離婚後,還在等吳曼娜能離世。孔林的不堅定、不滿足、猶豫、被推著走,造就瞭悲劇;甚至在妻子分娩時逃離産房,讓妻子獨自承受難産帶來的身體和精神打擊。 看這本能看到自己懦弱、猶豫的影子,青年時的猶豫,會在中老年放大成悲劇。 好玩的是,孔林把房子賣瞭,我一直擔心錢會被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