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贼》是澳大利亚知名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像《解忧杂货店》和《追风筝的人》一样,可以战胜孤独和恐惧,拯救身陷绝望的人,遇到这些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二战期间,九岁的德国姑娘莉泽尔和弟弟被送往寄养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车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泽尔捡到了一本对她意义非凡的书《掘墓人手册》。
来到慕尼黑贫民区的寄养家庭,莉泽尔夜夜抱着《掘墓人手册》入睡。养父为安慰她,每晚给她朗读手册的内容,还教她阅读。
莉泽尔发现书的诱惑比食物更难抗拒,忍不住开始偷书。书里的世界帮助她熬过了现实的苦难,她也开始为藏在地下室的犹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难的邻居读书,安慰那一颗颗惶惶不安的心。然而,无情的战火终于摧毁了这一切……
人类为何可以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文字的力量为何可以毁灭一切,又可以璀璨夺目?《偷书贼》讲述了一个孤苦的小女孩如何凭借读书的力量,度过生命中艰难时期的故事,获英联邦作家奖,被评选为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年度图书、《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10年之久,并被译为40余种语言。
马库斯·苏萨克(Markus Zusak)
澳大利亚作家,1975年生于悉尼。代表作《偷书贼》于2005年出版,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超10年,先后被译为40余种语言,在国际上广受欢迎,2013年由好莱坞改编为同名电影。苏萨克于2007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普林兹奖。2014年,因其在青少年文学领域的成绩,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玛格瑞特·A·爱德华奖。
文/击节而歌 “他打动了我,每次都打动了我,这是他造成的唯一伤害,他踩住了我的心,让我哭泣” 正像温柔的死神这样说鲁迪一样。偷书贼,这样一本絮叨的故事,在他乡的孤馆里,摇曳的火车上,打动了我,让我泪流满面。 ——死神讲故事 “这是一...
评分即使从死神的眼光看来,最冷漠残忍的时代也不乏温情。 故事主要集中在1939年到1943年,从战争开始到战争高峰。莉塞尔.梅明格,从十岁到十四岁,由童年到少女。亲情,友情,朦胧的爱情,生离,死别,恐惧,欢乐,交杂而来。在死神的娓娓道来中,人性的美好与罪恶缓缓展开。 在战...
评分《偷书贼》是本很特别的书。 故事的前几章不大好读,作为叙事者的线索人物没有身份背景交代,便开始描述颜色,颜色的过渡,颜色的叠加,颜色的不可捉摸。然后在边边角角的提示中,你知道,这叙事者是死神,在战火燎原的欧洲大陆,他偏偏关注一个叫Liesel Meminger的德国小女孩...
评分即使从死神的眼光看来,最冷漠残忍的时代也不乏温情。 故事主要集中在1939年到1943年,从战争开始到战争高峰。莉塞尔.梅明格,从十岁到十四岁,由童年到少女。亲情,友情,朦胧的爱情,生离,死别,恐惧,欢乐,交杂而来。在死神的娓娓道来中,人性的美好与罪恶缓缓展开。 在战...
评分文字在这个时代似乎失去了力量。故做幽默轻松的文字很多,把历史拿来戏说,却使人看过就忘。炫耀技巧的文字很多,结构复杂,故弄玄虚,却使人昏昏欲睡。卖弄情绪的文字更多,看起来很酷,却一无是处。真正能抚慰人心的,使人心觉得妥帖的文字,其实,绝不需要雕琢,只要从灵魂...
小时候偶然看到的书 觉得书名有意思 现在补读发现是一本反战小说 作者的文字优美 对于残酷悲凉的画面能描述得感同身受 很了不起了 或许是翻译的功劳也说不定 用了三天看完 从此小母猪大概不再是骂人的话了
评分人类既能建造巴黎圣母院,也能造出奥斯维辛。
评分结尾的一章几乎流着泪读完,人性的恶毒与美好都在战争里都被激发,文字救赎了心灵。
评分电影真心一般,书更好看
评分一定是我水平有限,get不到好看的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