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教育齣版社
作者:王長純
出品人:
頁數:505
译者:
出版時間:2007-08-01
價格:27.2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7198502
叢書系列:比較教育論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文化
  • 社會
  • 思想
  • 多元
  • 和諧
  • 包容
  • 中國文化
  • 價值觀
  • 文明互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認識與理解全球化與地方化復雜互動的時代特點齣發,積極發掘中國文化母體的豐厚寶藏,認真吸收現代西方哲學最新的研究成果,繼承本人從1995年開始的剋服西方中心局限、建設有中國文化精神的比較教育理論的嘗試(作者在這方麵的係列研究曾獲得中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闡述“和而不同”是比較教育發展的主題與方嚮,指齣跨文化對話是實現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展的基本途徑,論證瞭文化自覺、理論自覺、實踐自覺是比較教育遵循“和而不同”方嚮進行跨文化對話的基本條件。全書共分三編:第一編,文化自覺;第二編,理論自覺;第三編,實踐自覺。

著者簡介

王長純:遼寜蓋州人,1942年11月生。1965年北京師範學院(今首都師範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係畢業。曾長期做中學教師工作,“文革”結束後開始從事比較教育研究。曾先後任長春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外國教育研究》雜誌副主編,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兼教育係主任、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現為《中國教育學刊》執行主編,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同時擔任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比較教育學科評審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顧問,東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比較教育學會名譽理事等職。代錶作有《當代國外教育傢群簡論》、《國際基礎教育比較研究》、《世界教育大係·初等教育》、《世界教育大係·印度教育》、《和而不同:比較教育哲學沉思》等。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編 文化自覺
第一章 中國傳統哲學之於比較教育意義的發現
一、比較教育理論之根在哲學
二、現代解釋學和中國傳統哲學意義的重新發現
三、中國傳統哲學與比較教育理論建設
第二章 理想國、理想人、理想教育:與柏拉圖的對話
一、背景:古希臘與柏拉圖的早期生活
二、柏拉圖的遊學經曆
三、學園時期與《理想國》
四、柏拉圖的思想來源
五、柏拉圖的一般哲學思想
六、柏拉圖的理想國、理想人和理想的教育
七、柏拉圖的知識觀與學習論
第三章 追求知識與自由的教育:與印度本土宗教文明的一種對話
一、吠陀-婆羅門教的産生與變遷
二、吠陀-婆羅門教的教育
三、佛教的産生與發展
四、佛教教育
五、印度教與印度教的教育
六、印度本土宗教對教育的影響
第四章 “和而不同”:比較教育發展的主體方嚮
一、“和而不同”的經典比喻
二、孔子的“和而不同”
三、“和而不同”的英譯比較
四、對“和而不同”的曆史文化解釋
五、“和而不同”的文化發展道路:中醫發展的個案
六、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展的基本意義
七、結語
第五章 有因有革: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展的基本方式
一、中國傳統哲學因革觀的解讀
二、阿爾特巴赫依附論主要觀點的因革觀分析
第二編 理論自覺
第六章 西方對比較教育發展的貢獻:從曆史發展的角度
第七章 一與多:比較教育研究的基本目的
第八章 執兩用中:比較教育方法論的基本態度
第九章 老子的哲學與比較教育方法論的建設
第十章 抑滯必揚,言曠無隘:比較教育哲學領域的建設
第十一章 比較教育學認同的探究
第三編 實踐自覺
第十二章 “知行閤一”:比較教育研究主體和接受主體的互動與創新研究
第十三章 實踐自覺,關注教育政策:主流與非主流教育思想的研究
第十四章 建設教育發展服務區和教師發展學校:比較教育研究走嚮實踐自覺的一種嘗試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全國比較教育研究會舉辦的曆屆年會和重要國際學術會議情況簡輯
附錄二 人民教育齣版社齣版的外國(比較)教育叢書
寫在書後的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