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的秘密

时空的秘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荷] 霍弗特•席林(Govert Schilling)
出品人:中信出版·鹦鹉螺
页数:277
译者:胡奂晨
出版时间:2018-8-1
价格:6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906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物理
  • 天文
  • 宇宙
  • 科学
  • 引力波
  • 时空
  • 霍弗特·席林
  • 科幻
  • 时空旅行
  • 秘密
  • 探索
  • 未知
  • 平行宇宙
  • 时间机器
  • 冒险
  • 神秘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想一想厨房烤箱里的葡萄干蛋糕吧,你就能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膨胀中的宇宙。

科学家对引力波的探测,已被视为本世纪的重大科学突破。爱因斯坦在近百年前所预言的这些时空结构中极为细小的涟漪,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求索终于被捕获。这些探索给了科学家们对双中子星并合等灾难性事件以新的理解,也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新的证据。《时空的秘密》记述了科学家们为完 成爱因斯坦拼图而进行的国际间的通力合作,同时表明,引力波天文学即将开启人们对宇宙的新探索时代,我们对于宇宙的结构及起源的认识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对于引力波的追寻是一场穿越漫长岁月的冒险,科学家们遭遇了许许多多来自私人方面及专业上的苦苦挣扎与奋力拼搏——失败的风险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头顶。霍弗特·席林将带领读者回到故事展开的一个个重要站点——日本的KAGAR探测器,智利的Atacama宇宙望远镜、南极的BICEP探测器,以及美国的LIGO天文台。这些地方发生的一切,既是人类理性与智慧的结晶,也闪现着人性所特有的伟大与渺小。本书指出,要捕获到如此遥远的双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信号,探测的仪器必须足够精细,其设计和建成绝非易事。这项看上去难以解决的难题究竟是如何被科学家攻破的,席林对此做了介绍,同时向我们展示了LIGO探测器令人惊叹的精妙设计。

在这场关于广义相对论、中子星、黑洞与宇宙大爆炸的探索之旅中,有席林以平易且有趣的语言作为导游,即使是毫无科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够充分领略科学令人着迷的妙处。

作者简介

霍弗特·席林(Govert Schilling)

著名荷兰天文学记者、科普作家,《天空与望远镜》杂志特约编辑,在《科学》《新科学家》《BBC夜空》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目前已出版五十余本关于各种天文学主题的荷兰语书籍,其中一些已有英译本。200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他的名字将第10986号小行星命名为“霍弗特”。

目录信息

序言 I
前言 V
第1章 关于时空的开胃菜 001
第2章 “相对”而言 018
第3章 检验爱因斯坦 035
第4章 波之论与棒之争 052
第5章 恒星的生命 067
第6章 精密的时钟 081
第7章 激光探索 097
第8章 通向完美之路 111
第9章 创世故事 130
第10章 雪地探索 145
第11章 捉住你了! 162
第12章 黑魔法 181
第13章 纳米级科学 197
第14章 后续问题 213
第15章 太空入侵者 230
第16章 冲浪引力波天文学 247
致谢 261
注释及延伸阅读 263
图片来源 27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9.6.20 爱因斯坦相对论,经过了众多检验而被证明,除了和量子物理的不可调和。 太阳核聚变每秒消耗400万吨氢气,经过46亿年只消耗了总质量的0.03%,太阳寿命还有大约50亿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太阳气体的高密度(铅的4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在10万年后到达太阳表面,我...

评分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由我翻译的二十多万字的科普著作《时空的秘密》(原著名:Ripples in Spacetime,作者:霍弗特·席林)终于出版了。这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探索故事。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科学家们在经过一个世纪之久的努力之后终于将...  

评分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由我翻译的二十多万字的科普著作《时空的秘密》(原著名:Ripples in Spacetime,作者:霍弗特·席林)终于出版了。这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探索故事。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科学家们在经过一个世纪之久的努力之后终于将...  

评分

2019.6.20 爱因斯坦相对论,经过了众多检验而被证明,除了和量子物理的不可调和。 太阳核聚变每秒消耗400万吨氢气,经过46亿年只消耗了总质量的0.03%,太阳寿命还有大约50亿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太阳气体的高密度(铅的4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在10万年后到达太阳表面,我...

评分

2019.6.20 爱因斯坦相对论,经过了众多检验而被证明,除了和量子物理的不可调和。 太阳核聚变每秒消耗400万吨氢气,经过46亿年只消耗了总质量的0.03%,太阳寿命还有大约50亿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太阳气体的高密度(铅的4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在10万年后到达太阳表面,我...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起来非常顺畅愉快,最喜欢科普和刷新世界观了,相对论是对的可能性不高,但他依然是最伟大的理论

评分

2019.6.20 爱因斯坦相对论,经过了众多检验而被证明,除了和量子物理的不可调和。 太阳核聚变每秒消耗400万吨氢气,经过46亿年只消耗了总质量的0.03%,太阳寿命还有大约50亿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太阳气体的高密度(铅的4倍),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要在10万年后到达太阳表面,我们现在享用的是智人时代产生的阳光!恒星巨大的引力和核聚变产生的膨胀力达到平衡(流体静力平衡),太阳在未来不到10亿年将变成红超巨星(由于氦核聚变比氢核聚变产生能量更多),水星和金星将气化成为太阳外围的一部分(地球由于太阳引力变小而轨道外扩得以幸免,地幔成为熔岩海)。当太阳氦核聚变停止,由于引力作用而坍缩形成太阳初始质量一半的白矮星,并从表面温度10万度慢慢冷却为恒星残骸。

评分

近年关于引力波的科普中把科学知识与人物故事结合得最好的一本了,作者在科普时太会打比方

评分

十多岁的时候,晚上睡觉,看向窗外的星空。就在想,宇宙是什么呀。有多大,有边吗,有边是什么样的边,边外面又有什么。没有边,那能一直走下去吗。这里面会有多少智慧生命,有多少我们未见过的事物和现象。在宇宙之下,人连渺小都称不上了。

评分

全书有两条交叉叙述的线:一条是科普线,对相对论、恒星运动、大爆炸、黑洞、引力等进行了精彩的科普讲解;一条是欧美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爱因斯坦的预言到早期天文学家的纸上探索,直到当代在大规模资本支持下耗费巨资建立观测和数据处理仪器,使得引力波终于被发现。两条线索交替叙述,最终合为一体。而就其中的科学相关内容,我读的比较吃力,正如作者所说,今天的天文学早就不是依靠一般观测的粗糙理论的“博物学”,而是依靠海量数据、概率来获得一些微小的证据,从而证明在遥远地方发生的宇宙事件。一想到至今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尚未破解,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也无法得知,我就会为自己短暂如蜉蝣的生命感到遗憾。对大海我一直存有深海恐惧,而对同样如深海的宇宙,于我却始终辉煌如歌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