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会走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一个地方叫故乡。
这是一个年轻人追寻梦想,然后破碎的故事。
在巴基斯坦长大的昌盖兹,十八岁那年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纽约一家享有盛名的咨询公司。在一次旅行中,他爱上了一位美国上流社会的女孩。
然而,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九一一事件摧毁了。他经历身份上的困惑和信仰的挣扎,工作和爱情也受到了影响。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自己的故土正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多年后,在家乡拉合尔的一家茶馆里,昌盖兹向一位神秘的陌生人讲述这一切。而他们的命运,不知不觉缠绕在一起……
【编辑推荐】
◆ 轰动美国的话题之作!
◆ 布克奖决选作品!
◆ 世界累计总销量过百万,已被译成25种语言,横扫欧美各大榜单!
◆ 与《追风筝的人》《达•芬奇密码》一同入选《卫报》“定义了十年来的世界”书单。
◆ 我们一生会走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一个地方叫故乡。
◆ 大使图书奖、亚裔美国人文学奖、安尼斯菲尔德•沃尔夫图书奖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年度图书
◆《华盛顿邮报》:极端的时代需要极端的反应、极端的写作。哈米德在这部小说中做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
◆《泰晤士报》:一部无与伦比的杰作!经过了深思熟虑,文笔克制,带着令人愉快的平静和智慧。
【媒体评论】
◆ 极端的时代需要极端的反应、极端的写作。哈米德在这部小说中做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
——《华盛顿邮报》
◆ 一部无与伦比的杰作!经过了深思熟虑,文笔克制,带着令人愉快的平静和智慧。
——《泰晤士报》
◆ 优美又使人不寒而栗。这个故事显现出了《一千零一夜》般的紧迫感,而最后的部分暗示了故事讲述者的死亡。
——《纽约时报书评》
◆ 纤细的文笔,充满了智慧和颠覆性。
——《娱乐周刊》
◆ 盖昌兹的声音不同寻常,它文雅、克制,但也充满讽刺性和激情。这令人想起石黑一雄《长日留痕》里的管家史蒂文斯。
——《西雅图时报》
◆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九一一事件及其影响的最敏锐、最精妙的见解。
——《星期日先驱报》
◆ 简洁,迷人,冷静地愤怒……《回到故乡的陌生人》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村声》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
英国作家,文坛鬼才,出生于1971年。他的作品两度入围布克奖,入选和荣获多达30个文学奖项,多次登上畅销榜单,已被译成超过35种语言。
1993年,莫欣•哈米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9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大学期间,他曾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学习写作。
《回到故乡的陌生人》是莫欣•哈米德耗时六年、几经修改的心血之作,一经出版便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此书结构编排精妙,文笔优美洗练,悬疑铺设层层深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中文書名取作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其實跟原書名完全不同,不過對中文讀者而言,顯然是這個名字比較更能討喜、親近。拉合爾 (Lahore) 在那裡?它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300萬,它是蒙兀兒王朝的首都,現存有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書一開始就是一名巴基斯坦男子...
评分 评分善意与聪明 书名:《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作者:莫欣•哈米德 译者:吴刚 出版:上海译文2009年1月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出版于2007年,入围了布克奖决选,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算是本成功的当代小说。作者莫欣•哈米德,1971年生于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美国普...
评分 评分有一天,一位美国公民来到了巴基斯坦拉合尔市的某家茶馆,在他打算吃顿便饭就离开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一位餐厅痴汉出现了。他牢牢揪住这个美国人进行了一番长篇大论的独白,深情地讲述了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美国梦,以及这个梦最后破灭的过程:他是如何意气风发的从普林斯顿...
高明的是作者写作方式,陈述方式、隐喻,让人觉得柔软而又尖锐的,读完久久沉浸在那种状态里。
评分“当个体的自我边界因为某段关系而变得模糊和可以跨越时,重建这道边界或许是不可能的事。”
评分有些像《继承失落的人》
评分也许经历过什么并不算数,你是谁才算数。
评分有些像《继承失落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