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与妥协

斗争与妥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埃米尔·布特米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李光祥
出版时间:2018-9-6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969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宪法学
  • 政治学
  • 比较宪法
  • 宪政
  • 法律
  • 法律史
  • 思想史
  • 斗争
  • 妥协
  • 人性
  • 权力
  • 政治
  • 历史
  • 冲突
  • 选择
  • 成长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斗争与妥协: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对英美法三国的宪法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对三个国家宪法的渊源、精神、特征、核心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精辟的论述,阅读之后读者可以对英国、法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宪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在行文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因繁就简,以散文一般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从历史的、哲学的以及人性的角度对三国宪法进行了探讨,被本书的英译本译者戴雪评价为"比较宪法领域的一部优秀而富有原创性的力作",能够让读者受到启迪,学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实。

作者简介

埃米尔·布特米(Emile Boutmy, 1835-1906),19世纪法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专注于比较法领域,1872年创建巴黎政治学院(Pari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1873-1890年期间在该学院主讲关于法、英、美三国宪法的系列讲座。所著《法英美三国宪法纵横谈》在法国受到一致好评,在英美两国也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译者李光祥,广西平南人氏,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宪法学博士,公务员,公职律师。曾任港澳事务办公室法律司副司长,现任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部副部长、研究部副部长兼巡视员。

目录信息

导论 /1
序言 /1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篇英国宪法之起源和精神 /
第二篇美国宪法之渊源和精神 /
第三篇主权概念之于法国、英国和美国 /
译后语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其内容到如今已经有很多是过时的了。但英美宪政精神基本上没太大改变,所以这本书依然可以作为面向公众的读本。另外书中几处预言确实让人意外,特别是末尾对美国“势必还要依次走过中央集权的那些阶段的判断”(让人联想到罗斯福),以及接下来一百年英国议会...

评分

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其内容到如今已经有很多是过时的了。但英美宪政精神基本上没太大改变,所以这本书依然可以作为面向公众的读本。另外书中几处预言确实让人意外,特别是末尾对美国“势必还要依次走过中央集权的那些阶段的判断”(让人联想到罗斯福),以及接下来一百年英国议会...

评分

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其内容到如今已经有很多是过时的了。但英美宪政精神基本上没太大改变,所以这本书依然可以作为面向公众的读本。另外书中几处预言确实让人意外,特别是末尾对美国“势必还要依次走过中央集权的那些阶段的判断”(让人联想到罗斯福),以及接下来一百年英国议会...

评分

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其内容到如今已经有很多是过时的了。但英美宪政精神基本上没太大改变,所以这本书依然可以作为面向公众的读本。另外书中几处预言确实让人意外,特别是末尾对美国“势必还要依次走过中央集权的那些阶段的判断”(让人联想到罗斯福),以及接下来一百年英国议会...

评分

十九世纪末的作品,其内容到如今已经有很多是过时的了。但英美宪政精神基本上没太大改变,所以这本书依然可以作为面向公众的读本。另外书中几处预言确实让人意外,特别是末尾对美国“势必还要依次走过中央集权的那些阶段的判断”(让人联想到罗斯福),以及接下来一百年英国议会...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年从北大图书馆借阅;是在阅读《法律—七堂法律通识课》之后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原书是1891年出版,译本于201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宪法学”、“比较宪法学”?!

评分

2019年从北大图书馆借阅;是在阅读《法律—七堂法律通识课》之后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原书是1891年出版,译本于201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宪法学”、“比较宪法学”?!

评分

翻译太啰嗦,个人观点也经常重复

评分

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了,文字也很流畅生动;英国"宪法"的历史渊源本来也知道一些,本书是我读到的第一个对美国宪法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行政和立法的过度区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当然美国的州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宪法的不足;总体而言还是议会内阁制要合理一些,另外,英译本译者和中译本译者都建议读法文原版

评分

讲英国宪制部分,指出其核心乃是生活高于文字,经验高于逻辑。形诸文字的法律不如生活本身的律法更有力量,后者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并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谈论美国联邦宪法时,作者认为它其实是联邦权与州权的博弈结果,制宪代表们过于迷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此失误意外地保护了州权。州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联邦政府无法形成决策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