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嗣后的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政治体亦然。
“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自然之体”,他个体的肉身,可生病、会疲弱、可朽坏;同时,国王另有一个“政治之体”,永远存续、不可朽坏。然而,政治体世俗化的下发展历史塑造了超越时间的“祖国 ”和“人民”这样的观念,并自然地引向这个身体的“头”,即国王的永久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古今政治体的根本问题。
康托洛维茨耗时十年,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两个身体”的中世纪渊源,从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种与“二体”有关联的思想谱系——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政治体永久性,即人民政体的“头”的永久性问题。他精心雕琢自己一生的巅峰之作,试图用历史材料本身散发出的魅力,抵御激进主义的思潮,揭示现代国家的生成问题。
必须指出:英国剑桥史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派所建构的西方史学强大话语权,让《国王的两个身体》作为政治思想史经典的谱系,被某些意识形态的蜘蛛网所遮蔽。《国王的两个身体》会让今天的读者想到这样的道理:斩首作为政治体的人民身体的“头”,无异于斩除一个人民国家应该景仰的高贵精神——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的珍珠彻底破碎。
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德裔美籍犹太人, 20世纪最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之一,专研中古时代的政治、思想史。他出身犹太富商家庭,一战时曾为德军服役,转战东方。战后彻底弃商从文,游学于德国各大学之间。纳粹上台后,康托洛维茨于1938年流亡到英国。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前夕,他又由牛津转赴北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安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虽然一生著作不多,却因学识渊博与富于洞见而广受推崇。主要著作有《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传》(Kaiser Friedrich der Zweite,1928)、《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val Political Theology )等。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第一章中解释自己对于罪犯身体的兴趣,特别提到恩斯特·康托洛维茨对国王身体的精细研究带来的启发。随着福柯引发的热潮,人们开始重新注意康托洛维茨与他的《国王的两个身体》。这部“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以其广博和精深,不断激发着各专业学者的想象力...
评分当被从神话和虚构的暖光中移至事实和理性的冷色探照灯下,神秘主义(Mysticism)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除了在自己魔幻或神秘的范围内还能引起回响外,它的语言将常常显得贫瘠,甚至有点愚蠢。而它那极令人困惑的隐喻和夸张的形象,在被剥去彩虹之翼后,也许像极了波德莱尔的...
评分效法基督的国王也被展现和解释为天上和地下之间的“中保”,“君王乃是基督的形象”这样的表达逐渐消失,被“君王乃是上帝的代理人”取代,国王与基督二性之间丧失了关系,基督代理人成为了教宗垄断的头衔,出现在了教会法汇编里。以基督为中心的统治权也在罗马法的影响下遭到...
写的很精彩,但是对基础知识要求实在太高了,大概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理解其中每一部分的确切含义。以及刘小枫那个中译本前言写的真的是……不知从何开始吐槽……
评分此书信息量很大的,仔细阅读可以了解很多知识。
评分国王在普世教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过程中继承了来自神学概念的独立身位,继而将此法人身位遗承给现代国家。关于国家法人学说,荻骥借重法国行政法的材料范围,表达了对国家以法人的独立身位侵损国民在先权利且难以救济的忧虑,进而言明了对国家法人学说的根本反对。主编者的序言既是妄想也是妄想的辩白,颠倒了施密特和凯尔森各自就宪法48条出庭辩论时的立场,屁股坐沉指导现实议题。妄想不断被验证为先声时,sigh。。。类同被吐槽的新出《论巴赫》,豆瓣的新书评分真不好拿来参考。
评分从知识上来看,整本书的知识量很大,尤其是中间两章的论述很有意思。但是从启发性上来看,的确不是特别大。尤其是作者本身论述的问题,后现代已经研究的相当多,以至于读过之后觉得没有多大的启示。
评分记为已阅,剩下的去读英文本。汪洋恣肆,就里面收集的材料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而且小枫师的序在前又构成微妙的对照(我怀疑他老人家做中山大王正过瘾没看这本书就写了个反剑桥学派的序)。看得差不多后觉得168元要是能有四分之一进译者口袋,买书也是划来的,译得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