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英] V.S.奈保尔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550
译者:黄道琳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293655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V.S.奈保尔作品
图书标签:
  • 印度
  • V.S.奈保尔
  • 英国文学
  • 人物:V.S.Naipaul
  • 地区:印度
  • 元素:诺贝尔文学奖
  • 英国
  • 地区:英国
  • 印度
  • 历史
  • 叛变
  • 现代史
  • 社会变迁
  • 政治变革
  • 印度独立
  • 百年风云
  • 群体运动
  • 身份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三部、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

【穷人的信心源自贫穷,也毁自贫穷;印度死亡于信仰,也复活于信仰】

【一个死亡的国度,一个复活的国度】

----------------

★ 温暖、宽容、人性,书写了一个在现代化洪流和传统力量夹击下的国度的雄心与悲剧,是真正理解世纪末印度的最好作品。——《华盛顿邮报》

★ 这是一部印度人的眼睛看印度的杰作,是一部希冀之作。——《卫报》

★ 奈保尔抛弃了以往那种焦虑、愤怒和高傲的情绪,印度不再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与剧烈变动的崭新的印度。——《时代周刊》

----------------

V.S.奈保尔第三次来到印度。奈保尔以孟买为中心,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这一次,激昂的笔锋让位于冷静的白描,率意评断让位于原味历史,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著有《米格尔街》、《大河湾》、《自由国度》、《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8月11日于伦敦病逝。

目录信息

虚构与非虚构
第一章 孟买剧场
第二章 秘书身世──印度百年剪影
第三章 打破禁锢
第四章 小型战争
第五章 战役之后
第六章 势力终端
第七章 妇女时代
第八章 师尊之影
第九章 湖中之屋──重返印度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写《幽暗国度》的时候,奈保尔年轻气盛,才思泉涌,他回到印度,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寻根的方式观察这个地方,并试图在他和印度之间作某种关联或者和解,虽然最后常常以挫败结束。他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观看、并评价印度,并且将自己放置在串联英国和印度的地位上。在旅程的最后,虽...  

评分

无尽的出走,尽数回归。奈保尔同他书里的角色们一样,在不断完成这一循环。印度无比多元的社会宗教经济层次里的每种人生被缓缓道来。这样遵循身份标签的描述并不新鲜,但在这儿极其详尽,那些社会层次就通过奈保尔不厌其细致的描绘展现在陌生又遥远的读者面前,随后每一种人生...  

评分

我喜欢奈保尔。他的尖酸刻薄有时候让也以此自居的我都感觉难以承受。而且他和我一样,“政治上不正确”。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些人认为让一个“对第三世界有刻骨仇恨的新殖民主义者”获奖,是西方的阴谋。颇和很多人对第一位华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价一样。 最近重翻...  

评分

游客遍布的世界,中国和印度是二大景观。 二个庞大帝国万象俱毁的的今天:中国是专制下变通苟合的魔幻景象,印度则是奈保尔笔下无法妥协调和的百万叛变。 作为一个寻根者的探访,奈保尔感情隐昧,一方面觉得心中的故国已消失不可回复,一方面对那个依然存在的真实国家心怀畏怯...  

评分

这是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的第三部,作为一个访客,奈保尔对印度的观察是广泛而深入的,与不同种姓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的访谈,使他可以足够全面的对印度七八十年代以来发生的种种变化做出评析。 奈保尔敏锐的观察到了印度社会深层结构的分离趋势,这也正是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确实非常好。三本印度完全是三本不同程度和视角的书,的确值得用专著研究一番。可以读读奈保尔的小说了。

评分

奈保尔的叙事张力绝了

评分

【藏书阁打卡】2019.11.13-11.19 45万字,多数是观察和口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印度,方方面面,结构有些不那么舒服,后面有段写锡克族历史的部分,对我来说,尤其难读。 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印度的一个标签了。各种混杂的宗教,时而交叉,时而格格不入,在我眼里,都是统治和斗争的借口而已。 在混杂的大背景下,总是有很多普通人,吸引我,那个打字员,好像有着某种内在的力量,不同思考太多,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 如果生在八十年代的印度,我一定会憋得喘不过气来。 印度在进步,很想看一下印度的历史,和类似这样的现在的印度的方方面面的图景。

评分

读一本书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破烂困顿,各个灵魂在此挣扎着安慰着,这是个多元文化上千年残忍冲突交汇沉淀的社会。作者作为旁观者写出自己游历的沉思和作为背井离乡的“本土”人对血液里流淌着文明的复杂情感的唏嘘。回看作者写作1965年和1993年时间跨度间隔,很有意思。

评分

让我看到另一个国度及一些宗教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