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散文》收录代表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用与文章意旨契合的优美图片来表现其散文的美感和深层内涵;用适当的与作家及作品相关的历史照片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用游记中涉及的名胜照片加深读者的感受与认识,使阅读变得如历其境、清晰生动。
朱自清的散文,“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昧,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他的散文脉络清晰、结构缜密,严谨的写作态度使朱自清的散文始终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在本次选本中,我们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重新汇编整理,从他以前的散文集中分门别类,遴选出最经典的篇目,集成《朱自清散文》一书,相信那些浸润着作者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的文章定能如朱自清本人的初衷那样“获得广大的群众”。
很久很久不读散文了,在豆瓣上发现了这么多早期读过却快被忘记的书,朱自清的散文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中学的时候就看完了他的作品,当时并未觉得有什么好,那时候喜欢华丽的辞藻,喜欢诡谲的词句,喜欢另类的思想。觉得朱自清絮絮叨叨,语言又平,甚是无趣。 年纪大些,才知...
评分朱自清写的散文都是关于平凡的事物,却被他描写的十分清新优美。散文中包含了浓烈的情感—他感叹自然之美并运用了许多拟人来突出他的情感。而在大自然中他似乎是对花和叶情有独钟:在“荷塘月色”中他感叹荷叶的梦幻的美,像舞女的裙子一样一层叠一层。在“一封信”中他直接的...
评分父亲的背影,弯弓,如山,沉重,浑厚,可不是蚨蝂,那不折不扣地就是:责任。责任的背后是家:小家和大家。责任的背后是亲情:我不努力谁努力,这!是我应该的!我理解是这样。
评分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评分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学课文中收录了好几篇,《春》《荷塘月色》《背影》,有的都是整篇需要背诵的课文。最近我写周庄,又读了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令我对夜色中的秦淮河有有了一番向往。 以前的我其实并不喜欢读写景的散文,如《春》、《荷塘月色》之类这和我小时候...
也许是在学校学过背影这篇,所以特别在意一些。其他的几篇,过了没留下什么印象
评分先生的文章果真如渺渺轻烟,淡妆浓抹总相宜
评分先生的文章果真如渺渺轻烟,淡妆浓抹总相宜
评分白话如旧诗,嘤嘤成韵。
评分先生的文章果真如渺渺轻烟,淡妆浓抹总相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