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消费天堂

打造消费天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连玲玲,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学博士,师从彭慕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妇女史、城市文化史。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连玲玲
出品人:启微
页数:4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6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26687
丛书系列:启微书系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城市史 
  • 上海 
  • 文化史 
  • 经济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连玲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百货公司与传统商 店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规模:建筑之大,往往占据整个街区;商品之多,足以涵盖人生所有需求;而其经营原则乃以交易量最大化,来达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过,百货公司 不只是人与物的集散地,也是观察社会关系的视镜及权力再现的空间。由于这个行业在 阶级、国族、性别等层面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借此打破许多既定的界线, 重新析论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从“人”的角度来看,百货公司原意是对所有人出售所有物品的“环球供货商”,是华人/洋人、男人/女人、中产阶级/劳工阶级的交会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运作逻辑下,不同的人群却得到不同的待遇。从“物”的角度来看, 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商品与消费行为,却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被贴上阶级、国籍、 性别的属性卷标。因此,五光十色的百货公司不仅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展示橱窗,也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近代上海的传奇建立在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 物关系上,而百货公司正是人、物互动的实践场域,既充满了魅惑与欲望,也承载着矛盾和争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又是一本海量引用文献的严谨性学术作品。当今商业促销手段原来皆处于百年前上海百货公司,手法并无实质性区别。(当然它们也很可能参考了欧美百货的营销手段),具体如下。 无怪乎看到一句话上说“90年代的上海其实在跟30年代的上海接轨。” 转:“B站up主,種草的網紅(女营业...  

评分

这次去上海,想找本上海历史相关的书籍,之前想看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刚刚再版但还未上架,恰好有书友推荐这本《打造消费天堂》,于是选择了在上海读这本书。 读完导论很是惊喜,因为里面有关于消费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章节都是我感兴趣的,而且行文流畅易读,学术味不算浓,没...  

评分

这次去上海,想找本上海历史相关的书籍,之前想看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刚刚再版但还未上架,恰好有书友推荐这本《打造消费天堂》,于是选择了在上海读这本书。 读完导论很是惊喜,因为里面有关于消费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章节都是我感兴趣的,而且行文流畅易读,学术味不算浓,没...  

评分

评分

这次去上海,想找本上海历史相关的书籍,之前想看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刚刚再版但还未上架,恰好有书友推荐这本《打造消费天堂》,于是选择了在上海读这本书。 读完导论很是惊喜,因为里面有关于消费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章节都是我感兴趣的,而且行文流畅易读,学术味不算浓,没...  

用户评价

评分

史料运用不错,框架也还可以,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从时间上考量的话,近代上海在1900—1949年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发生的变革之剧烈,几乎可以被视为是每十年就要翻天覆地一次,那么书中所列举的这几个主题,在不同时期是不是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呢?其实是一定的。书里当然有提到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问题在于由主题贯穿的材料组织方式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不同历史时期带来的冲击,所以读者对这方面的感受也会趋于平淡,不过瑕不掩瑜,期待未来会有更多近代中国消费主义方面的研究著作问世吧。

评分

虽然一直都觉得应该读,但是最近才读。起因是暑期班第一天晚上跟宋钻友老师坐一桌,宋老师对连玲玲这本书特别赞美,说是做了20多年。今天一读,果然很有启发。观念史强调“以言行事”但是真的要做到还是需要社会史物质史的支持。接下来沿这个方向做一点吧:)

评分

消费是被构建出来的。人们向往更美的好生活没有对错。有的人购买所谓身份象征的东西来衬托所谓自身阶层,乃至本没有对应消费能力的人,却要打肿脸充胖子,这是土鳖才有愚蠢的想法,这恰恰中了商家的套路。消费需要理性,需要根据自身能力消以及商品的实际价值消费。

评分

B站up主,種草的網紅,微信推文,各種購物節和打折促銷,上海百貨公司20年代就已經在玩兒了。十里洋場霓虹閃爍的先施、永安、新新;精心佈置的櫥窗;新新在屋頂裝設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台;大新公司4毛錢一張票的自動扶梯……和現在的mall一樣,當時的百貨公司也有舞廳、餐廳、溜冰場,別具特色的屋頂遊戲場,因門票不貴受到大眾追捧,有戲曲表演,電影,還有魔術口技武術戲法,另配哈哈鏡遊戲機,天韻樓是典型代表;當時的廣告也已經開始運用各學科的研究成果推廣產品,永安公司在39年創辦的《永安月刊》就有不少介紹life style的營銷軟文……哇哦,難怪南京路上好八連的解放軍叔叔瞄一瞄就學壞……

评分

史料运用不错,框架也还可以,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从时间上考量的话,近代上海在1900—1949年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发生的变革之剧烈,几乎可以被视为是每十年就要翻天覆地一次,那么书中所列举的这几个主题,在不同时期是不是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呢?其实是一定的。书里当然有提到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问题在于由主题贯穿的材料组织方式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不同历史时期带来的冲击,所以读者对这方面的感受也会趋于平淡,不过瑕不掩瑜,期待未来会有更多近代中国消费主义方面的研究著作问世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