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係統基礎知識  1
         1.1  信息係統  1
         1.1.1  信息係統的概念  1
         1.1.2  信息係統的類型  1
         1.2  信息係統建設  2
         1.2.1  信息係統的生命周期  2
         1.2.2  信息係統的規劃原則  3
         1.2.3  信息係統的規劃方法  3
         1.2.4  信息係統的規劃工具  4
         1.2.5  信息係統的開發方法  5
         1.3  首席信息官CIO  7
         1.3.1  産生背景  7
         1.3.2  能力素質要求  7
         1.3.3  主要職責  8
         第2章  軟件工程基礎知識  9
         2.1  軟件需求分析與定義  9
         2.1.1  軟件需求  10
         2.1.2  需求獲取  10
         2.1.3  需求分析  11
         2.1.4  需求驗證  11
         2.1.5  流行的需求分析方法  11
         2.2  軟件架構設計  12
         2.2.1  軟件架構風格  12
         2.2.2  軟件架構評估  13
         2.3  軟件設計  15
         2.3.1  軟件設計的基本原則  15
         2.3.2  結構化的設計方法  16
         2.3.3  麵嚮對象的設計方法  16
         2.3.4  設計模式  17
         2.4  軟件測試  17
         2.4.1  測試用例設計  18
         2.4.2  軟件測試類型和步驟  20
         2.4.3  麵嚮對象的軟件測試  22
         2.4.4  軟件調試  23
         2.4.5  軟件維護  23
         2.5  軟件開發環境  24
         2.6  軟件工程過程管理  26
         2.6.1  過程管理  26
         2.6.2  CMMI  26
         第3章  軟件構件與中間件  28
         3.1  構件模型及實現  28
         3.2  常用構件標準  29
         3.2.1  EJB基礎知識  29
         3.2.2  COM/DCOM/COM+基礎知識  30
         3.2.3  CORBA基礎知識  31
         3.3  中間件技術  31
         3.3.1  中間件的定義  32
         3.3.2  中間件的功能  33
         3.3.3  中間件的分類  34
         3.3.4  中間件技術在集成中的應用  36
         3.3.5  中間件的發展趨勢  36
         第4章  麵嚮對象方法  38
         4.1  麵嚮對象的基本概念  38
         4.1.1  對象與封裝  39
         4.1.2  類與類庫  39
         4.1.3  繼承與多態  39
         4.1.4  消息通信  40
         4.1.5  麵嚮對象方法學的優點  40
         4.2  UML概述  41
         4.2.1  UML是什麼  41
         4.2.2  UML結構  41
         4.2.3  UML的主要特點  43
         4.2.4  UML的應用領域  43
         4.3  UML的建模機製  44
         4.3.1  用例圖  44
         4.3.2  類圖和對象圖  46
         4.3.3  交互圖  49
         4.3.4  狀態圖  51
         4.3.5  活動圖  51
         4.3.6  構件圖  53
         4.3.7  部署圖  54
         4.3.8  復閤結構圖  55
         4.3.9  包圖  55
         4.4  麵嚮對象分析  55
         4.4.1  OMT方法簡介  55
         4.4.2  用UML進行分析  57
         4.5  麵嚮對象設計  64
         4.5.1  Coad/Yourdon方法  65
         4.5.2  Booch方法  65
         4.5.3  Jacobson方法  66
         第5章  工作流和業務流程重構  67
         5.1  工作流定義  67
         5.2  工作流特徵  67
         5.3  工作流和傳統管理軟件  68
         5.4  業務流程重構  69
         第6章  計算機網絡知識  71
         6.1  網絡的功能與分類  71
         6.2  網絡協議與標準  73
         6.2.1  OSI網絡層次模型  73
         6.2.2  局域網協議  79
         6.2.3  廣域網協議  82
         6.2.4  因特網協議  84
         6.3  網絡結構與通信  87
         6.3.1  總綫型拓撲結構  87
         6.3.2  星形拓撲結構  87
         6.3.3  環形拓撲結構  88
         6.3.4  其他拓撲結構  89
         6.3.5  拓撲結構的選擇  90
         6.4  Internet和Intranet基礎  90
         6.4.1  IPv6  90
         6.4.2  Intranet基礎  91
         6.5  網絡設備  91
         6.5.1  中繼器(Repeater)、集綫器  91
         6.5.2  網橋(Bridge)  92
         6.5.3  路由器(Router)  92
         6.5.4  網關(gateway)  92
         6.5.5  交換機(Switching)  92
         6.6  網絡交換技術  93
         6.7  網絡存儲技術  94
         6.7.1  DAS  94
         6.7.2  NAS  94
         6.7.3  SAN  95
         6.8  網絡接入技術  96
         6.8.1  xDSL接入  97
         6.8.2  HFC接入  98
         6.8.3  高速以太網接入  99
         6.8.4  DDN接入  100
         6.9  無綫網絡技術  101
         6.9.1  WiMax  101
         6.9.2  CDMA 2000  103
         6.9.3  WCDMA  104
         6.9.4  TD-SCDMA  104
         6.9.5  4G  104
         6.9.6  5G  105
         6.10  光網絡技術  105
         6.10.1  接入網用SDH係統  105
         6.10.2  無源光網絡PON  106
         6.11  綜閤布綫  107
         6.11.1  綜閤布綫概述  107
         6.11.2  綜閤布綫係統的組成  108
         第7章  雲計算  111
         7.1  雲計算的概念與特點  111
         7.2  雲計算的應用  112
         7.3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113
         7.4  平颱即服務(PaaS)  114
         7.5  軟件即服務(SaaS)  114
         第8章  物聯網  116
         8.1  物聯網的基本概念  116
         8.2  物聯網的層次結構  116
         8.3  物聯網的相關領域與技術  118
         8.4  物聯網的應用  121
         第9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123
         9.1  信息與信息化  123
         9.1.1  信息的定義與特徵  123
         9.1.2  信息化  124
         9.1.3  國傢信息化體係  125
         9.1.4  兩化融閤  127
         9.2  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  128
         9.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義  128
         9.2.2  電子政務的概念、內容和技術形式  129
         9.3  信息化的發展與應用  132
         9.3.1  人工智能  132
         9.3.2  互聯網+  133
         9.3.3  智能製造  133
         9.3.4  中國製造2025  134
         9.3.5  智慧城市  134
         9.3.6  商業智能(BI)  135
         9.3.7  電子商務  139
         9.3.8  大數據  142
         9.3.9  移動互聯網  143
         第10章  信息係統服務管理  145
         10.1  信息係統服務業內容  145
         10.2  係統集成服務  145
         10.3  服務管理的工作流程  146
         10.4  信息係統工程監理  151
         第11章  信息係統項目管理基礎  153
         11.1  項目及項目管理  153
         11.1.1  項目的概念  153
         11.1.2  項目的屬性  154
         11.1.3  項目管理  154
         11.2  信息係統項目的管理現狀與特點  155
         11.2.1  信息係統項目的管理現狀  155
         11.2.2  信息係統項目的特點  156
         11.3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  157
         11.4  項目管理專業領域  160
         11.5  項目管理與運作管理、戰略管理的區彆和聯係  162
         11.5.1  項目管理與運作管理  162
         11.5.2  項目管理與戰略管理  162
         11.6  項目管理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164
         11.7  項目管理師應該具備的技能和素質  164
         11.7.1  德:高尚的品德和奉獻精神  164
         11.7.2  識:思維敏捷的見識和敢於創新的膽識  165
         11.7.3  能:組織纔能和管理能力  165
         11.7.4  知: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  166
         11.7.5  體:強健的身體和豁達、冷靜的性格  167
         11.8  項目管理環境  167
         第12章  項目生命周期和組織  169
         12.1  項目生命周期  169
         12.2  項目乾係人和項目團隊  172
         12.2.1  項目乾係人  172
         12.2.2  項目團隊  173
         12.3  項目組織形式  177
         12.3.1  職能式項目組織形式  178
         12.3.2  項目單列式組織形式  179
         12.3.3  矩陣式組織形式  180
         第13章  項目管理過程  185
         13.1  項目過程及其工作階段的劃分  185
         13.1.1  過程的定義  185
         13.1.2  一般項目的階段劃分過程  187
         13.1.3  過程管理  187
         13.2  項目管理過程及其階段劃分  188
         13.2.1  項目管理過程概述  188
         13.2.2  項目管理知識領域  189
         13.2.3  項目管理過程及其階段或活動  190
         13.2.4  項目管理過程組  191
         13.2.5  項目管理過程組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  201
         13.2.6  項目管理過程組內部過程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  206
         13.2.7  項目管理過程圖解  206
         13.3  項目管理具體過程的描述  207
         13.3.1  項目管理具體過程的描述方法  207
         13.3.2  項目管理具體過程的描述  208
         13.4  項目管理過程的具體選擇和運用  210
         第14章  項目立項與招投標管理  213
         14.1  項目的機會選擇  213
         14.2  可行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報告  214
         14.2.1  可行性分析  214
         14.2.2  可行性分析報告  221
         14.3  項目論證與評估  225
         14.3.1  項目論證與評估的基本概念  225
         14.3.2  項目可行性報告的真實性評估  226
         14.3.3  項目可行性報告的客觀性評估  227
         14.3.4  項目評估報告  228
         14.4  項目招投標流程及管理  229
         14.4.1  招標  229
         14.4.2  投標  230
         14.4.3  開標、評標和中標  231
         第15章  項目整體管理  233
         15.1  項目整體管理概述  233
         15.2  項目章程的作用及製訂  234
         15.2.1  項目章程的作用  234
         15.2.2  項目章程的製訂  235
         15.3  項目管理計劃的製訂  237
         15.3.1  項目管理計劃的作用  238
         15.3.2  項目管理計劃的內容  238
         15.4  整體變更控製  239
         15.4.1  基綫與變更申請  240
         15.4.2  變更評審  241
         15.4.3  變更分派  243
         15.4.4  變更實施  243
         15.4.5  變更驗證  244
         15.5  項目收尾  244
         15.5.1  項目驗收  245
         15.5.2  項目後評價  247
         第16章  項目範圍管理  250
         16.1  規劃範圍管理  252
         16.2  定義範圍  253
         16.2.1  範圍邊界  254
         16.2.2  産品範圍和項目範圍  255
         16.2.3  主要可交付成果  256
         16.2.4  定義範圍的輸齣  257
         16.3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  259
         16.3.1  工作分解結構的作用  259
         16.3.2  工作分解結構的層次  261
         16.3.3  分解參考的原則  262
         16.3.4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  265
         16.3.5  項目分解結構工作過程  268
         16.4  確認範圍  269
         16.5  控製範圍  271
         16.5.1  範圍變更請求  272
         16.5.2  範圍變更的衝擊  273
         16.5.3  實現範圍變更  275
         第17章  進度管理  277
         17.1  影響進度的主要因素  277
         17.2  進度管理的工具和技術  281
         17.2.1  工作量和工期的估計  281
         17.2.2  項目計劃編排方法和技術  283
         17.3  項目進度控製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措施  292
         17.3.1  項目進度控製的工作要點  292
         17.3.2  項目進度控製措施  293
         17.3.3  幾種常見的項目進展報告  296
         17.3.4  比較分析  299
         17.4  控製進度的概念、原則和一般步驟  304
         17.4.1  控製進度的概念和原則  304
         17.4.2  控製進度的步驟  305
         17.5  信息係統工程進度控製的目標與範圍  307
         17.5.1  信息係統工程進度控製的目標  307
         17.5.2  信息係統工程進度控製的範圍  307
         第18章  項目成本管理  309
         18.1  項目成本管理的原理和術語  309
         18.2  項目成本估算  312
         18.2.1  信息係統項目成本估算的睏難和常見錯誤  312
         18.2.2  自頂嚮下的估算  315
         18.2.3  自底嚮上的估算  316
         18.2.4  估算中的協商  317
         18.2.5  最小、最大和最有可能的估算  318
         18.2.6  按照階段的估算  319
         18.2.7  估算的依據  321
         18.3  項目成本預算  321
         18.3.1  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321
         18.3.2  零基準預算  324
         18.3.3  購買還是自己製作  324
         18.3.4  纍加預算成本  325
         18.4  項目成本控製  326
         18.4.1  實際成本  327
         18.4.2  成本偏差和掙值法  328
         18.4.3  控製成本  331
         18.4.4  項目完成成本再預測  333
         第19章  項目質量管理  336
         19.1  項目質量管理機製  336
         19.1.1  項目質量管理概述  336
         19.1.2  規劃質量管理  338
         19.1.3  實施質量保證  340
         19.1.4  控製質量  341
         19.2  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342
         19.2.1  質量管理基本概念  342
         19.2.2  質量管理主要流派與質量管理組織  344
         19.2.3  質量管理與項目管理  351
         19.3  項目質量管理工具與技術  353
         19.3.1  配置管理  353
         19.3.2  軟件測試技術  354
         19.3.3  帕纍托分析  356
         19.3.4  其他質量管理工具  357
         19.4  如何提高信息係統項目質量  357
         19.4.1  強有力的領導  357
         19.4.2  建立組織級項目管理體係  358
         19.4.3  建立組織級質量管理體係  360
         19.4.4  建立項目級激勵製度  361
         19.4.5  理解質量成本  362
         19.4.6  提高項目文檔質量  362
         19.4.7  發展和遵從成熟度模型  363
         19.5  項目案例分析  363
         19.6  軟件質量屬性  364
         19.7  小結  365
         第20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366
         20.1  規劃人力資源管理  366
         20.2  組建項目團隊  370
         20.3  建設項目團隊  371
         20.3.1  培訓  372
         20.3.2  團隊建設活動  372
         20.3.3  奬勵與錶彰製度  374
         20.3.4  人際關係技能  374
         20.3.5  基本規則  375
         20.3.6  集中辦公  375
         20.3.7  人事測評工具  375
         20.4  激勵理論  375
         20.4.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375
         20.4.2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  376
         20.4.3  期望理論  377
         20.4.4  X理論和Y理論  377
         第21章  項目溝通管理  378
         21.1  項目溝通管理概述  378
         21.1.1  規劃溝通管理  379
         21.1.2  管理溝通  381
         21.2  溝通的基本原理  381
         21.2.1  溝通的重要性  381
         21.2.2  溝通模型  382
         21.2.3  溝通渠道、溝通方法、溝通類型與溝通障礙  383
         21.2.4  項目經理在溝通中的作用  385
         21.2.5  保證團隊溝通順暢的六點措施  385
         21.3  項目溝通管理機製  386
         21.3.1  報告績效  386
         21.3.2  項目乾係人管理與項目客戶關係管理  388
         21.4  如何改進項目溝通  390
         21.4.1  使用項目管理信息係統(PMIS)輔助溝通  390
         21.4.2  建立溝通基礎結構  391
         21.4.3  使用項目溝通模闆  391
         21.4.4  把握項目溝通基本原則  393
         21.4.5  發展更好的溝通技能  393
         21.4.6  認識和把握人際溝通風格  394
         21.4.7  進行良好的衝突管理  394
         21.4.8  召開高效的會議  395
         21.5  項目案例分析  396
         21.6  小結  397
         第22章  項目乾係人管理  398
         22.1  識彆乾係人  400
         22.2  規劃乾係人管理  400
         22.3  管理乾係人參與  400
         22.4  控製乾係人參與  401
         第23章  項目風險管理  402
         23.1  風險概述  402
         23.1.1  風險定義  402
         23.1.2  風險屬性  404
         23.1.3  風險管理  405
         23.2  規劃風險管理  405
         23.3  識彆風險  408
         23.4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409
         23.5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  411
         23.6  規劃風險應對  412
         23.7  控製風險  413
         23.8  小結  415
         第24章  項目采購和閤同管理  416
         24.1  規劃采購管理  416
         24.1.1  規劃采購管理的輸入  416
         24.1.2  采購計劃的編製工具和技術  418
         24.1.3  采購計劃的輸齣  419
         24.2  實施采購  419
         24.3  控製采購  420
         24.4  閤同編製  421
         24.5  招標  422
         24.5.1  招標的輸入  422
         24.5.2  招標的工具和技術  423
         24.5.3  招標的輸齣  423
         24.6  供方選擇  423
         24.6.1  供方選擇的輸入  424
         24.6.2  供方選擇的工具和技術  424
         24.6.3  供方選擇的輸齣  425
         24.7  閤同管理  426
         24.7.1  閤同管理的輸入  427
         24.7.2  閤同管理的工具和技術  427
         24.7.3  閤同管理的輸齣  428
         24.8  閤同收尾  428
         24.8.1  閤同收尾的輸入  428
         24.8.2  閤同收尾的工具和技術  429
         24.8.3  閤同收尾的輸齣  429
         24.9  外包管理  429
         第25章  文檔和配置管理  431
         25.1  信息係統文檔  431
         25.1.1  信息係統文檔的種類  431
         25.1.2  信息係統文檔的特點  431
         25.2  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  432
         25.2.1  配置項  432
         25.2.2  配置管理  432
         25.2.3  配置管理的意義  433
         25.3  配置管理過程  434
         25.3.1  配置管理中的角色和分工  434
         25.3.2  配置管理流程  435
         25.3.3  配置管理計劃  436
         25.4  配置管理中的活動  437
         25.4.1  配置標誌  437
         25.4.2  版本控製  440
         25.4.3  變更控製  441
         25.4.4  構造管理  448
         25.4.5  狀態報告  449
         25.4.6  配置審核  451
         25.5  配置管理的團隊支持  452
         25.5.1  大型信息係統項目的特點  452
         25.5.2  信息係統項目中的配置管理的實施  452
         25.5.3  工作視圖  453
         第26章  戰略管理  456
         26.1  戰略的概念  456
         26.2  戰略的構成要素  457
         26.3  項目管理與戰略管理的關係  458
         26.4  項目管理中的戰略管理  459
         26.5  戰略製訂  459
         26.6  戰略執行  463
         26.7  戰略監控和評估  464
         26.8  組織戰略層次  465
         第27章  信息係統工程監理  466
         27.1  信息係統工程監理基本知識  466
         27.1.1  監理工作的內容  466
         27.1.2  項目監理範圍  466
         27.1.3  監理的分類  467
         27.1.4  實施全過程監理的一般工作內容  467
         27.1.5  監理的依據  469
         27.2  監理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469
         27.2.1  監理工作的流程  469
         27.2.2  監理規劃  470
         27.2.3  監理細則  472
         27.3  監理組織機構及監理工程師  473
         27.3.1  監理組織機構的建立  474
         27.3.2  項目監理的組織形式  474
         27.3.3  監理組織的人員結構及其基本職責  475
         27.3.4  監理工程師  479
         27.4  監理中的投資、進度、質量和變更控製  480
         27.4.1  投資控製  480
         27.4.2  進度控製  481
         27.4.3  質量控製  483
         27.4.4  變更控製  485
         27.5  監理中的閤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  487
         27.5.1  閤同管理  487
         27.5.2  信息管理  488
         27.5.3  安全管理  489
         27.6  監理中的組織協調  492
         27.7  信息網絡係統工程的監理  493
         27.7.1  建設內容  493
         27.7.2  監理重點  493
         27.8  信息應用係統工程的監理  494
         27.9  監理文件  495
         27.10  主要監理法規  498
         27.10.1  信息係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  498
         27.10.2  信息係統工程監理工程師資格管理辦法  501
         27.10.3  信息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  503
         第28章  項目集管理  506
         28.1  項目集管理概念  506
         28.1.1  項目集與項目集管理  506
         28.1.2  項目組閤管理、項目集管理、項目管理及組織級項目管理的關係  507
         28.1.3  項目集管理、運營管理及組織級戰略的關係  508
         28.1.4  項目集經理技能與能力  509
         28.2  項目集戰略一緻性  510
         28.2.1  項目集與組織戰略的一緻性  510
         28.2.2  項目集路綫圖  510
         28.2.3  環境評估  511
         28.3  項目集治理  511
         28.3.1  項目集治理委員會  511
         28.3.2  項目集治理委員會職責  512
         28.3.3  項目集組件治理  512
         28.3.4  支持項目集治理的其他活動  513
         28.4  項目集生命周期管理  514
         28.4.1  項目集定義階段  514
         28.4.2  項目集收益交付階段  514
         28.4.3  項目集收尾階段  515
         第29章  信息係統測試管理  516
         29.1  測試模型  516
         29.1.1  V模型  516
         29.1.2  W模型  517
         29.1.3  H模型  517
         29.1.4  X模型  517
         29.1.5  前置測試模型  519
         29.2  測試分類  519
         29.2.1  按照開發階段劃分  519
         29.2.2  按照測試實施組織劃分  521
         29.2.3  按照測試技術劃分  523
         29.2.4  按照測試執行方式劃分  523
         29.2.5  按照測試對象類型劃分  524
         29.2.6  按照質量屬性劃分  530
         29.2.7  按照測試地域劃分  537
         29.3  軟件測試技術  537
         29.3.1  黑盒測試法  537
         29.3.2  白盒測試法  546
         29.4  測試管理  550
         29.4.1  測試管理概述  550
         29.4.2  測試管理的內容  550
         29.4.3  測試監控  550
         29.4.4  配置管理  551
         29.4.5  測試風險管理  552
         29.4.6  測試人員的績效考核  552
         第30章  信息安全知識  555
         30.1  信息係統安全策略  555
         30.1.1  信息安全策略的概念  555
         30.1.2  建立安全策略注意事項  556
         30.1.3  安全策略設計原則  558
         30.1.4  信息安全方案  559
         30.2  信息安全係統工程  559
         30.2.1  信息安全係統工程概述  559
         30.2.2  信息安全係統  560
         30.2.3  信息安全係統架構體係  562
         30.2.4  信息安全係統的工程基礎  563
         30.2.5  信息安全係統工程體係結構  563
         30.2.6  ISSE-CMM的體係結構  564
         30.2.7  ISSE-CMM的過程能力水平  566
         30.2.8  ISSE-CMM的應用  567
         30.3  PKI公開密鑰基礎設施  568
         30.3.1  PKI的概述  568
         30.3.2  基於X.509的PKI  568
         30.3.3  數字證書  569
         30.3.4  PKI證書的作用  572
         30.3.5  信任模型  574
         30.3.6  PKI/CA應用  577
         30.3.7  PMI與PKI  577
         30.4  訪問控製  579
         30.4.1  訪問控製技術  579
         30.4.2  身份認證技術  580
         30.4.3  網絡安全訪問控製  580
         30.5  安全審計與分布式審計  582
         30.5.1  安全審計概述  582
         30.5.2  建立安全審計係統  584
         30.5.3  分布式審計係統  586
         參考文獻  588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