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薩特 西濛娜·德·波伏瓦 哲學 迴憶錄 存在主義 波伏娃 法國文學 法國
发表于2025-02-02
告彆的儀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知識分子”薩特的臨彆肖像
波伏瓦與薩特的終極對談
伴侶生活 = 智識對話
“這是我的第一本——也許是唯一一本——您不會在交付印刷前讀到的書。整本書都是為您寫的,卻和您無關。”
《告彆的儀式》是法國思想傢西濛娜•德•波伏瓦記錄下的讓-保羅•薩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離地刻畫瞭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傢之一薩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為之奮鬥到最後一刻的事業,以及他麵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
1970年,薩特65歲。兩年前的“五月風暴”雖然已經結束,但餘波未平,深受該事件影響的薩特重新思考知識分子的角色,提齣瞭“新知識分子”的概念。同時,他擔任著數份報紙的編輯工作、參加集會、召開記者招待會支持受迫害人士、籌備電視紀錄片,在樂此不疲地參加各種活動的同時,堅持從事文學創作。
但無法忽視的,是不斷摺磨他的各種病癥:高血壓、視力下降幾、腦損傷、尿毒癥……
“我的健康資本已經耗盡瞭。我活不過七十歲。”
“事實上我沒有死,能吃能喝。然而作品已經寫完,在這個意義上,我死瞭……”
日益熾長的焦慮情緒摺磨著薩特。他想到瞭他的身體、他的年齡,想到瞭死。一個哲學傢如何麵對自己的痛苦、疾病和死亡?一個終身踐行存在主義的思想先驅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
作為最接近薩特,也是對他最重要的女性,波伏瓦依據自己一直以來堅持寫的日記,以及從朋友的筆錄和口述中收集的各種材料,詳細記錄瞭薩特最後十年的生活,無數巨細靡遺的細節和如同親臨現場的對話,罕見地展現瞭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薩特。
在波伏瓦的記錄後還附有她與薩特的長篇對談,薩特藉此機會迴顧瞭自己的傢庭、童年和求學經曆,並且梳理瞭對文學、哲學、閱讀、寫作、音樂、繪畫、平等、金錢、時間、自由、生命等諸多主題的思考。
“他的死卻把我們分開瞭。我死瞭,我們也不能重聚。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曾經在一起融洽地生活瞭很久,這已經很美好瞭。”
西濛娜•德•波伏瓦
(1908—1986)
法國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學傢和思想傢。她於1908年齣生於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45年她與讓-保羅•薩特、莫裏斯•梅洛-龐蒂共同創辦《現代》雜誌,緻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齣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稱為女性主義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奬。
2字頭的最後一本 3字頭的第一本
評分不喜歡薩特也不喜歡這書的作者波伏娃。兩人超前的愛情觀,就跟薩特的思想精髓一樣在“荒誕”的世界裏絕對的個體自由,這也就說明瞭為什麼這兩位可以有很多“朋友”下,依然能結伴同行。我喜歡加繆,喜歡加繆的純粹和不虛無,反抗的積極。齣身決定其思想,不管是薩特還是波伏娃終究是高高在上搞學問的,他們除瞭會病、會疼、會死,他們還是腳落不下地。封麵設計的不好,這兩人應該都朝右上看!
評分(191130 晚上在page one書店)1981年齣版。二人的對話整理占瞭絕大的篇幅。沒有通讀一整遍,等我沉迷於讀薩特的時候會買來看。
評分對談啃的特彆纍
評分薩特牛逼是牛逼,但他沒有波伏娃,隻能說牛逼瞭一半【我想他是對的,世間有女子,薩特纔願意活下去。他宣稱:“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討女人喜歡。”像孩童般沾沾自喜。】
2004年中秋节,也就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一家旧书店里淘书,得到了一本《萨特传》,著者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实际上,这是一本新书,我之所以说它是新书,是因为十余册一包的防潮纸包装还没有拆封。大概是书库里库存的处置,或者是书店的退货吧。总之,他们孤零零的被扔...
評分500多页的书,只有前150页是波伏瓦关于萨特的“传记”,后面全是波波与萨萨的对话录。装祯,实在是太简陋的精装,应该叫做“硬皮简装”更合适。但毕竟——是当事人波波写的,所以——买吧。
評分164宿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168文学的意义在于把词语组合起来 169偶然性 189哲学必然呼唤修正 190哲学提供了一个编故事的必要维度 198思想的深度与使命感 199聪明是一种发现一大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愚蠢是一种压力形式 234两种阅读 245一本书是属于我们俩的 246以兴趣为...
評分(本文首发自《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6日A6版,这里是全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出版,萨特终生的精神伴侣西蒙娜·德·波伏瓦著《告别的仪式》,曾经在1996年以《萨特传》为名出过一个中译本。称本书为萨特的“传记”自是名过其实,但也有合理处:本书的前四分之一是波伏瓦对...
告彆的儀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