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萨特 西蒙娜·德·波伏瓦 哲学 回忆录 存在主义 波伏娃 法国文学 法国
发表于2025-02-02
告别的仪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知识分子”萨特的临别肖像
波伏瓦与萨特的终极对谈
伴侣生活 = 智识对话
“这是我的第一本——也许是唯一一本——您不会在交付印刷前读到的书。整本书都是为您写的,却和您无关。”
《告别的仪式》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记录下的让-保罗•萨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离地刻画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萨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为之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事业,以及他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
1970年,萨特65岁。两年前的“五月风暴”虽然已经结束,但余波未平,深受该事件影响的萨特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角色,提出了“新知识分子”的概念。同时,他担任着数份报纸的编辑工作、参加集会、召开记者招待会支持受迫害人士、筹备电视纪录片,在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
但无法忽视的,是不断折磨他的各种病症:高血压、视力下降几、脑损伤、尿毒症……
“我的健康资本已经耗尽了。我活不过七十岁。”
“事实上我没有死,能吃能喝。然而作品已经写完,在这个意义上,我死了……”
日益炽长的焦虑情绪折磨着萨特。他想到了他的身体、他的年龄,想到了死。一个哲学家如何面对自己的痛苦、疾病和死亡?一个终身践行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作为最接近萨特,也是对他最重要的女性,波伏瓦依据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写的日记,以及从朋友的笔录和口述中收集的各种材料,详细记录了萨特最后十年的生活,无数巨细靡遗的细节和如同亲临现场的对话,罕见地展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萨特。
在波伏瓦的记录后还附有她与萨特的长篇对谈,萨特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的家庭、童年和求学经历,并且梳理了对文学、哲学、阅读、写作、音乐、绘画、平等、金钱、时间、自由、生命等诸多主题的思考。
“他的死却把我们分开了。我死了,我们也不能重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地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
西蒙娜•德•波伏瓦
(1908—1986)
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她于1908年出生于巴黎,1929年或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她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称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大约17、8年前,第一次在爸妈的书架上读了「萨特传」,而后不停地在寻找和读懂他的路上越走越远。那时候还不清楚什么是哲学,也闹不懂什么是存在主义。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自己与自己用文字争论,辩解和证实三大理论,太有趣了。之后,从他的文字里,知道了尼采、加缪、海德格尔......看到了「死无葬身之地」、「魔鬼与上帝」...... 再后来,对加缪的偏爱,让我越来越读不下去萨特了。 前几日无意中买到这本书,看了几十页之后,才惊觉原来这就是少时读过的「萨特传」。读了一半,发现当初喜欢的老头现在再看已没那么可爱了,可是文字煽动性还是那么强大。波伏娃果然是他最忠实的追随者,就算争论喋喋不休从未停止,但字里行间充满了自由。
评分波伏娃视角下萨特人生的最后十年。一个典型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热爱政治,在各种抗议书上签字,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不结婚但是有很多女朋友,陪他走过一生的却只有波伏娃,但是和其他人也都可成为朋友。。
评分书挺好看的,可以一窥萨特的精神世界,坦诚得天真,我确定萨特跟波伏瓦之间不是大众理解的爱情,是超越友情的同志之情。但萨特关于与加缪决裂的讲述,以及他对加缪的看法,我抱质疑态度,特别是还讲了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有点酸哈哈。个人认为萨特没分清哲学与文学的界限。
评分不喜欢萨特也不喜欢这书的作者波伏娃。两人超前的爱情观,就跟萨特的思想精髓一样在“荒诞”的世界里绝对的个体自由,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这两位可以有很多“朋友”下,依然能结伴同行。我喜欢加缪,喜欢加缪的纯粹和不虚无,反抗的积极。出身决定其思想,不管是萨特还是波伏娃终究是高高在上搞学问的,他们除了会病、会疼、会死,他们还是脚落不下地。封面设计的不好,这两人应该都朝右上看!
评分读完发现我对萨特真的没有那么多好奇。
和伴侣告别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很少有人会去想或者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无论对谁来说,伴侣日渐衰弱的最后几年时光里,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方来说,这都会是一个充满着沉痛和哀伤的过程。 但是我想,如果这种告别有一个“仪式”的话,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与之交谈,用语言,用思...
评分乔治·R·R·马丁在《冰与火之歌》中赞颂“小恶魔”侏儒提里昂:“他是我们中的巨人,一个来到世界尽头的巨人。”一个人的身高和外貌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有趣的灵魂或许外表很丑陋。 身高只有152厘米、一只眼失明、从小就被人说丑的让-保罗·萨特无疑是历史上的巨人之一。萨...
评分2004年中秋节,也就是八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一家旧书店里淘书,得到了一本《萨特传》,著者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实际上,这是一本新书,我之所以说它是新书,是因为十余册一包的防潮纸包装还没有拆封。大概是书库里库存的处置,或者是书店的退货吧。总之,他们孤零零的被扔...
评分(本文首发自《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6日A6版,这里是全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出版,萨特终生的精神伴侣西蒙娜·德·波伏瓦著《告别的仪式》,曾经在1996年以《萨特传》为名出过一个中译本。称本书为萨特的“传记”自是名过其实,但也有合理处:本书的前四分之一是波伏瓦对...
评分如果仅仅是传记本身的话,我个人觉得一般,无非是波伏瓦把萨特最后的年华之事一一记录在册而已。而此时的萨特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创作了,有的只是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日常活动等。 不过本书还包括了一些萨特的谈话录,有些算是总结性质的,分门别类的题材萨特谈出了自己的...
告别的仪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