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心血之作, 她用十年时间准备,重返东北三省作为伪满洲国存在的那十四年(1932-1945),在七十万字的篇幅里,迟子建秉承以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写作理念,形式上采用编年体,让纷繁复杂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于恰当的年份浮出水面,让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具象可观。全书出场人物有上百位,从“康德皇帝”溥仪到抗日将领杨靖宇,从俄国商人到日本“满洲移民”,从婉容福贵人到影星李香兰,但是贯穿全书却是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迟子建以从容的笔调,描摹着他们在那段岁月中的生活,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他们真挚缤纷的情感世界,而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也在他们的故事里得以完整的重现。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小说集《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散文随笔集《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等多个海外译本。
火车从北京站出发,疾驰北上,到了一座车站一般都会停下来,那里就是山海关。每次列车越过山海关,不自觉的告诉自己,回家了。是的,广袤的东北山河与一马平川的华北冰原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代代相处自明朝耸立至今的古关隘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分界,也成为我心灵寄托的一...
评分“我喜欢雪,不管我晚年时身在何方,都会温暖而疼痛地遥忆着故乡。愿我岁暮时的白发和那一摞写作的纸片能化成一袋雪花,飘向这里。”——迟子建 当代作家中,应该不会有人的故乡比迟子建的更能够先声夺人了。漠河,北极村,冰雪和明月,白夜与极光,那里的人们有在皑皑...
评分学期末的时候我给自己列了一份单子,里面有这两个月打算看的书、电影和纪录片,书单的第一本就是迟子建老师的《伪满洲国》。作为迟老师迄今为止最长作品,70万字,半个月读完。 这本书的题材就注定了它不是一部轻松的作品,在过程中我也好几次看不下去。 1932年3月1日,日本占...
评分迟子建的小说气味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之新颖朴素、主题表现之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仿佛北方的盐,咸而温暖。譬如她的代表作...
评分火车从北京站出发,疾驰北上,到了一座车站一般都会停下来,那里就是山海关。每次列车越过山海关,不自觉的告诉自己,回家了。是的,广袤的东北山河与一马平川的华北冰原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代代相处自明朝耸立至今的古关隘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分界,也成为我心灵寄托的一...
有失厚重
评分这个题材的小说,真的要东北的作家来写
评分历史教科书上的寥寥几语,却是那个时代东北全体人民的苦难,佩服迟子建的勇气,想着给这段被遗忘被忽略的大历史小人物们做传,国家都亡了,何以为家,留下的只有是在尘世中浮沉,尽是心酸...
评分在这以后每当春光融融地照着香火缭绕的寺院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离家远行的那日的阳光,故乡的丝绸样的阳光。 在沈阳回天津的高铁将迟子建所著剩余的《伪满洲国》看完,加之这次在东北的所见所闻,路过一座座的城镇,粗略见识到不同的民风,还在山地里见到书中所提杨靖宇的名字,或许并不是偶然。
评分感觉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