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林立青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8685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实
  • 社会
  • 台湾
  • 底层
  • 民工
  • 人类学
  • 林立青
  • 摄影
  • 打工人生
  • 职场生存
  • 底层奋斗
  • 现实主义
  • 社会观察
  • 平凡英雄
  • 生活真相
  • 时代印记
  • 奋斗者
  • 人间烟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栋的大楼的建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投资者、设计师的理念、独特的外形、造价的咋舌云云,谁会关心“施工危险、闲人勿进”的铁皮围墙里面把建筑物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筑起来的工人呢?这些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劳、女工、以及工地大嫂,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工地而生的 小吃店、冷饮店、槟榔西施、陪唱的阿姐,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无奈和动容。

作者简介

林立青,本名林亚靖,毕业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进修部土木工程系。后从事工程监工十年。他对工地世界充满好奇,有热血与世故,有温暖与义愤,有持续的反思与行动。

2017年出版第一本书《做工的人》即获当年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 Openbook好书奖“美好生活书”、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之“最想卖”等奖项。林立青荣获2017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之“年度最期待在地作家”。

摄影者赖小路,本名赖启光,1976年生于台北,2009年成立小路摄影工作室,并担任《联合文学》杂志特约摄影。专长于文学出版摄影与婚礼、婚纱记录。

摄影作品曾获2017 OPEN BOOK好书奖《做工的人》(摄影)、2014 MYWED Photographer’s Choice TOP 50等奖项。

目录信息



如果在工地,一个年轻作家的养成 001
破墙而出 007
工地人间
工地“八嘎囧”*世代 003
呷药仔 009
工地调酒 015
工地外劳 022
工地大嫂 035
子孙代代 040
共体时艰 046
人定胜天 053
贼头大人 060
罚单 072
爱拼
进修部 085
透支幻想 095
再借一次 099
走水路 106
阿忠之死 115
台湾媳妇 122
隔阂 129
活着
出外人 141
伴唱小吃部 149
亏槟榔 161
茶室姊妹 167
阿霞姊的碱粽 178
彩虹指甲 187
工地拾荒者 194
看板人 199
便利商店 2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本充满生命力的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说着一个个平凡人的生活,艰辛的,尊严的。故事的主人是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籍劳工、女工、工地大嫂、小吃店老板、陪唱的阿姐,无论大陆还是台湾,他们都是在舆论环境中失语一群人,我们对他们感觉很熟悉,但对他们的工作与生...  

评分

花了几个小时读完了,作者文字不老练不油滑,相当易懂。纪实类的作品总被人教育道,不要带有个人观点,要客观,冷静地梳理,但作者给我一个更好的思路,面对这样的活生生的人,理应该有自己的许多想法,我们保有自身看事物的看法,再佐以文字,让读者感受到的会是有血有肉的做...  

评分

常常在金鱼店里,看到一排透明的玻璃缸被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隔间,不同品种的鱼被一层玻璃分隔在不同的小世界。水族馆里食物链更被人为切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遥遥相望。不同的鱼缸基本上也是一个个互不兼容的生态系统。 被矮矮的围墙圈出的工地也是这样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它...  

评分

林立青的第一本书,竟然就是这本《做工的人》。 这是一个在台北集市长大的孩子,父母经营着一个卖玉石水晶的小摊位,生意繁忙时无暇顾及儿子。在他成长过程中,最不缺的就是自由的养分。 林立青爱出风头,频频跟老师顶嘴。有一阵子,又喜欢跟着一帮孩子溜出校园,去网咖打《星...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做工的人》上一次看类似题材的还是张赞波的《大路》带着镜头感的记录,而林立青的写作更像身边人在讲述,毫无距离之感。好书往往增加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的理解。去年在台湾出版的时候影响很大,但是在这边情况可能不一样,还是希望内地能有更多读者看到。

评分

很多观点之所以偏颇,甚至极端,就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无法发声的。而脑力劳动者对于体力劳动者的审视,又不可能完全摆脱自身经验和思维方式带来的预设。幸好我们还有像林立青这样做工的写作者,让做工的人们发出真实的声音,让《做工的人》的读者们认真思考,而能多一些同理心。

评分

读过台版,非常好的视角和立场。

评分

改革社會需要整體人民關心司法,堅守程序,但無論怎麼做,社會的正義還是針對性地選擇對象——要麼最弱最窮,能得到知識分子關注;要麼最冤最錯,能引起政治鬥爭;或者罪兇最惡,來支持我們的現有司法,繼續掩蓋我們社會的殘酷」(P094)每一種生活形態,也許都有它不得已而成為此的原由。並非簡單的“足夠勤奮、足夠努力、足夠拼搏”就足以改變現狀。你若不知時,不妄評、不妄斷。你若了解了,當更溫柔以待。“哀矜而勿喜”其實非常難以做到——如何將你知道的化身為你行為的一部分。正是這樣的誠懇,才使得這樣的一本書動人吧。

评分

不曾真正了解过的一群人,可能必得与他们亲密接触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我们常常感慨社会不公、腐败、枉法,或许也可以以己度人,也会觉得大多数人都得在这种不公中奋斗,无以为继是一种不够努力。但他们承受的,是变本加厉,在缝隙中能够生存便已不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