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美] 埃里克·R.沃尔夫
出品人:后浪
页数:560
译者:贾士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11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921008
丛书系列:汗青堂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人类学
  • 欧洲
  • 历史学
  • 汗青堂
  • 社科历史
  • 文化
  • 后浪
  • 欧洲
  • 历史
  • 人类
  • 文明
  • 身份
  • 记忆
  • 叙事
  • 反思
  • 存在
  • 无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埃里克·沃尔夫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于同等领域的一般学者,他擅长将人类学的微观分析与宏观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体现出了一名人类学家并不多见的历史视野,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印证人类学 的理论。再加上他在求学期间深刻地受到马克思理论的影响,对此这本书也多有体现。

这本书运用马克思理论,以欧洲的扩张和征服为主线,通过三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展示了期间多个族群的遭遇,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发展一种全球文化史,即人类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本书对欧洲与非欧洲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全球性历史分析,以及他对后者在参与和塑造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处地位的肯定,为我们客观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值得我们一读。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点,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入,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于15至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殖民帝国时代,以及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性扩张及其主宰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并叙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

◎ 媒体推荐

一本既富于智慧又具有生动的社会现实感的理论杰作。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沃尔夫的意图在于指出,欧洲的扩张不仅改变了非欧洲社会的历史轨迹,还重组了它们在欧洲介入之前的社会历史叙述……他具备的历史理论的广度令人震惊,而且他对历史上的“胜利者”与“失败者”给予同等重视。

——《美国社会学期刊》

在这本宏大而重要的书中,埃里克·沃尔夫在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人类学必须要更加关注历史……想必,大家读到这样的评论分析会感到惬意的,它否定伪历史的异议,同时又重视挖掘原住民和农民的历史进程,而正是这些历史进程,才根本性地改变了原住民、农民和无产阶级的现状。

——《辩证人类学期刊》

沃尔夫提出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不是隔离开来的……这本富于吸引力和启发性的书……我敢说,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又新颖的观点……通过强调一个共同的过去,沃尔夫远离了令人厌倦的“白人”中心论和“非白人”边缘论,相反提议欧洲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之间存在一种更为复杂、更有见识的关系。

——《欧洲动态》

沃尔夫的经验性知识非常丰富……他依靠对时间和空间现象进行技巧性的选择,挑选出来的现象能够适当地代表全体……这本书写得很不错,具有人文关怀。

——《民族报》

作者简介

埃里克·R.沃尔夫(1923—199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40年赴美,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于1951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埃里克·R.沃尔夫是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著作颇丰,知名作品有《农民社会》(Peasants)、《二十世纪的农民战争》(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本书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译者贾士蘅,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考古人类学硕士,曾担任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研究员,翻译作品有《英国史》《英国社会人类学》《英国社会史》《历史的再思考》《帝国的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书。

目录信息

1982年版前言
1997年版前言
第一部分 联系
第1章 导论
社会科学的兴起
马克思的影响
第2章 1400年的世界
旧世界的政治地理
近东和非洲
南亚和东亚
新世界
第3章 生产方式
生产与社会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贡赋制生产方式
亲族制生产方式
第4章 欧洲,扩张的序幕
长距离贸易模式的转变
政治上的统一
国家的形成与扩张
第二部分 寻求财富
第5章 在美洲的伊比利亚人
大灭绝
西属美洲的财富
新的供应体系
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
第6章 毛皮贸易
毛皮贸易的历史
东北部的人口群
大湖区的人口群
向西扩张
西北海岸
第7章 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的路线
为什么是非洲?
非洲的背景
奴隶供应地区:西非
奴隶供应地区:中非
第8章 在东方的贸易与征服
南亚的伊斯兰教
葡萄牙人在亚洲
尼德兰人在亚洲
英国人在印度
从印度到中国
太平洋上的贸易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
第9章 工业革命
英国的转型
供应地区:美国南方的产棉区
供应地区:埃及
印度的纺织工业
危机与再次扩张
第10章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变异
资本主义:方式和市场
资本主义的扩张
资本主义方式的变异
第11章 商品的流动
大萧条
区域性的专门化
商品生产:食物
工业作物
刺激物
黄金和钻石
第12章 新劳工
劳工市场
流动的劳力
民族的分割
后记
参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无论是那些宣称他们拥有自己历史的人,还是那些被认为没有历史的人民,都是同一个历史轨道中的当事人。” 这是汗青堂的系列丛书, 豆瓣评分8.9, 翻完之后, 我认为它完全无法吸引我。 以前我们说起历史, 能想起来的都是著名人物, 作者作为人类学家, 整本书力求告诉读者,...  

评分

评分

沃爾夫一再強調「人類學應該發掘歷史」,尤其是一部能解釋當代世界的社會系統如何演變為現今面貌的歷史,需要以對於諸社會、包括對我們身處的社會的分析眼光重新審視。他指出,關切歷史的政治經濟學與政治經濟的歷史學兩者都有必要,文化分析與田野的民族誌兩者亦然。沃爾夫將...  

评分

我只读了皮货贸易一章,感觉翻译上应该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只发现两个小地方:一是P187最后一行“……发运到伏尔加河大拐弯处的保加利亚”,伏尔加河不流经保加利亚,我觉得作者不会搞错,很可能是翻译错了;二是这一部分中经常提到海狸,此外还有河狸、水獭、海獭,我上网查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8年读书053。8月500P+打卡。外封底写着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的集大成者。大成不好判断,但绝对“挖坑”之作,知识点密集到炸,且遵循着马克思式的视角。对于1400年之后,欧洲与世界的关系,围绕着“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形成了一个漩涡状的网,不断形成核心/边缘,不断实现扩张-消化不良-升级-扩张。在这个链条上,贝宁的贩奴隶者、缅因海岸贩毛皮的阿布纳基人、采集橡胶的亚马逊穆杜卢库人,一个个没有历史者,被拉进了历史;棕榈油、钻石、咖啡、鸦片这些生产方式不断发掘出的“商品”,填充进需要不断吞噬的资本运转中。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资源,还是劳工(却是千种面目,尤为值得思索。比如当代中国的资本-劳工模式)。读完这本需要读十本才能看一本的之后,得搞本专一点的了。

评分

2018年读书053。8月500P+打卡。外封底写着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的集大成者。大成不好判断,但绝对“挖坑”之作,知识点密集到炸,且遵循着马克思式的视角。对于1400年之后,欧洲与世界的关系,围绕着“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形成了一个漩涡状的网,不断形成核心/边缘,不断实现扩张-消化不良-升级-扩张。在这个链条上,贝宁的贩奴隶者、缅因海岸贩毛皮的阿布纳基人、采集橡胶的亚马逊穆杜卢库人,一个个没有历史者,被拉进了历史;棕榈油、钻石、咖啡、鸦片这些生产方式不断发掘出的“商品”,填充进需要不断吞噬的资本运转中。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资源,还是劳工(却是千种面目,尤为值得思索。比如当代中国的资本-劳工模式)。读完这本需要读十本才能看一本的之后,得搞本专一点的了。

评分

封面再好看也么得用诶,这个翻译实在是太烂了,读的人冒火。跟着旅者浏览资本发展的过程,也许是想管中窥豹,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3/4弃,寒假两本后浪都没有读完,有点失望,对书)

评分

这次选用的是台湾译本

评分

看完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包罗万象”,竟然在一本书里看到了三到四本书的核心观点,从毛皮、财富与战争到欧亚狩猎史,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到美国西进帝国史,被作者用恰当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虽然作者一再强调不想用三种生产方式的区分来概括人类发展的历史,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宗亲制的生产方式、领主制的生产方式的概括,的的确确为理解后续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引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