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颱灣這些年(Ⅱ)

我們颱灣這些年(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颱海齣版社
作者:廖信忠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4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8156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颱灣
  • 社會
  • 紀實
  • 曆史
  • 廖信忠
  • 隨筆
  • 鄉愁
  • 故事好
  • 颱灣史
  • 社會文化
  • 曆史迴憶
  • 口述曆史
  • 政治變遷
  • 經濟發展
  • 民俗風情
  • 人物傳記
  • 時代變遷
  • 颱灣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的話——

關於真正的颱灣,你又瞭解多少?

這是我常常問大陸朋友的問題。

我明白,對於很多大陸朋友來說,颱灣往往隻是一個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數人並不清楚,颱灣自1977年以後的30多年間究競發生瞭什麼?颱灣普通民眾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其實,颱灣那30年間的社會巨變,絕不亞於改革開放之後的大陸。

1975年蔣介石逝世後,颱灣局勢驟然微妙;蔣經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力排眾議,強力發動颱灣社會變革,直接推動瞭颱灣的經濟騰飛;接下來的幾十年,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場,颱灣社會風起雲湧,每一個最普通的颱灣人,都捲入其中,日常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那30多年的社會巨變,也給我和我的傢人,留下瞭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歡笑與淚水。

本書從我齣生的1977年寫起,以一個颱灣平民的視角,嚮您細述30多年間颱灣社會的大事件和小故事,與您分享那30年颱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讀完本書,您多半會感嘆一聲:這些年,原來大傢都不容易!

著者簡介

關於廖信忠——

1977年,齣生於被趕齣聯閤國後“風雨飄搖”的颱灣;

1984年,李登輝當選“副總統”,廖信忠上小學;

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鞦天,廖信忠升入國中;

1993年,組建“新黨”,廖信忠進入淡江高中讀書;

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颱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

2008年,颱灣大選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後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啓瞭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以來,繼續為兩岸間的互相理解做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關著門的颱灣』到『打開門的颱灣』
鋼筆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彈
調侃“軍民同胞們”的《大力水手》
很多人都成瞭馬剋思的親戚
美國總統“賣花生的卡特”
地方選舉舞弊
掃地的校工成為“國民大會代錶”
神明證明你拿瞭我的錢……
代夫齣徵說“老娘我”
“艋舺”那時還沒有“太子幫”
民×黨到民進黨
“嘉年華”般的街頭運動
采訪大陸及開放大陸探親
“山中傳奇”和“植物人”代錶
“要遊行可以,隻要不妨礙交通”
農民到街頭“打遊擊”
20世紀80年代,大傢開始有錢瞭
“國會”改選,李登輝讀《聖經》尋求力量
跟大拜拜一樣的“國是會議”
“二條一”:讓人無可奈何的叛亂條例
在KTV不能通宵K歌?
擺平非主流派,李登輝好手段
地下電颱與“全民齣租車”
政治流行語:有那麼嚴重嗎?
第二章 蔣氏傢族
蔣介石是“龜精”轉世?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誌願”
生命的意義: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蔣公銅像”:戒嚴年代唯一的公共藝術
“勿忘在莒”變成“勿望再舉”
蔣經國的“微服私訪”:一襲夾剋走天下
簡樸之風——“梅花餐”
瓊瑤劇裏齣現蔣經國的臉
核武器被美國人沒收
部下兵變,連纍蔣緯國不升官
喜歡亂來的蔣孝文
“江南案”影響蔣孝武的一生
蔣孝勇1996年迴浙江奉化
蔣經國那兩個溫和的私生子
第三章 族 群
把自己的另一半稱為“牽手”
“颱灣錢,淹腳目”
“林投姐”和“周成過颱灣”的傳說
番薯、水牛、閩南人
二十五淑女墓
1949年“國軍”入颱:一個打醬油都會改變命運的時代
眷村:沒有血緣的傢人
眷村飲食,有你吃過的牛肉麵和永和豆漿
《寶島一村》的烏托邦
榮民:從部隊到工程隊
過瞭適婚年齡的“老芋仔”
“我想跟我娘抱抱”激發瞭開放大陸探親
是“本地人”,也是“颱灣人”
澎湖案:校長和部分學生被槍決
“相對剝奪感”與“彼此適應”
老榮民的淒涼晚年
“吳鳳故事”的巨大影響力
“湯英伸案”讓颱灣重視少數民族問題
有沒有真正理解少數民族?
什麼?他居然是客傢人?
從康熙年間說起
說說天地會的故事:林爽文起義
為贏選舉,爭說自己是客傢人
第四章 颱灣過去的政治教育
漢語普及與“黨化教育”
中小學考試都考“反攻大業”
上瞭中學,你就是“準軍人”
課本上關於“蔣總統”的種種“事跡”
學校老師常用批判態度教“三民主義”
匪夷所思的地理課題
“太原五百完人”
《南海血書》的創作真相
第五章 金門與馬祖
當兵的都不想抽到“金馬奬”
在金、馬當兵的“水鬼”傳說
“蔣公”夜會“無頭部隊”
與“水鬼”換煙
金門的酒、福利和廣播站
第六章 禁歌與禁書
從“保衛大颱灣”到“包圍打颱灣”
“東洋味”與“苦酒滿杯”
颱灣沒有野花颱灣沒有“雞”
被改歌詞的民歌與“禁歌之王”
從讀書會到私藏禁書
我們叫巴金為“巴剋”
小孩幫大人買“黨外雜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标题引用张雨生《心底的中国》歌词。与要写的内容无关 我也是看过此书之后,从作者的介绍当中知道这首歌。 记得前两年的时后经朋友介绍,读到《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第一部。 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大体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台湾的发展。第二部换了一种不同的编排方式,以不同主题分...  

評分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本类似于编年体的书,从作者诞生的1977年开始,一年一年的写下去,一直写到2009年。记录了30多年来台湾的沧桑巨变,当时却是有轰动,我记得我当时是买过这本书的,但是还没有读完就不知道被谁借走,下落不明,所以很多内容记得都不真切了。 转眼5年过去...  

評分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本类似于编年体的书,从作者诞生的1977年开始,一年一年的写下去,一直写到2009年。记录了30多年来台湾的沧桑巨变,当时却是有轰动,我记得我当时是买过这本书的,但是还没有读完就不知道被谁借走,下落不明,所以很多内容记得都不真切了。 转眼5年过去...  

評分

《我们台湾这些年》2007年开始在天涯连载并一炮而红,据追过贴的人透露它几乎是当年天涯最火的帖子。一开始可能只是作者一时兴起的不吐不快,写起来非常随性,个人记忆在其中的比例很大;读者读起来也如窥异人八卦,很是轻松。即使是后来结集出版的同名书籍,也保留了原汁原味...

評分

从小我都对台湾充满着好奇,除却历史课本里的介绍,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小学时,家族完善修葺族谱,出资人是家族里的在台湾的族人,49年跟着国民党到了台湾,两岸互通后,就回来寻根问祖,族谱修好后,所有男性后人均有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二是初中时期,...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好讀,到底是同根同源,好多荒謬的事情,理解接受起來毫無障礙,不過內容還是偏少瞭點

评分

有許多部分是上一本的一些粗略提過的內容的補充,談笑間讓人不由感慨,曆史真是驚人的相似。另外還要再說一遍,豆瓣上的廖作纔最可愛!

评分

走過的路都太像,就是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跟上瞭

评分

雖隔兩岸,但也在沿著類似的軌跡前行。

评分

是1的補充,感覺很想寫一本類似的書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