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是国际文学理论界的领军人物,极富创造力和批判性。本书是作者向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作者将起自俄国形式主义的纷繁复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革命梳理出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三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次新版,作者新增了一篇“二十五周年纪念版序言”,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反思。
最近有一个王逢振的译本,不知道是不是此书的中译本.但这本书的第一章论述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包括对解构学派的解读,都是政治化的解读方法,充分显示出作为一个左派知识分子的阐释方向,值得借鉴.
评分该书就是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的中译,可能就是王逢振翻译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再版,可是王逢振并没有说明,还取了个这样的怪名字,还搬出伊格尔顿写的中文版序言,不知情的人真以为是伊格尔顿新写的一本书呢(我一开始就是那样被误导的)。 作...
评分 评分在《结论:政治批评》中伊格尔顿写道:“We know that the lion is stronger than the lion-tamer, and so does the lion-tamer.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lion does not know it. It is not out of the question that the death of literature may help the lion to awaken.”...
这个文字翻译的也是让人无语,完全就是把英语的文法嫁接到中文里来,结果就是到处都是语病,读起来尤其的增加困难。按说原作者写这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可翻译过来就感觉令人敬而远之,难以卒读。耐折性子读完,深深折服于作者犀利的见解和剖析,感慨自己做学问什么时候能达到这种程度呢?!
评分10分。没有一句废话。最好看的文学理论(喂你总共翻过几本)。像一场迟来的馈赠,自去年九月李老师问“什么是文学?”起,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折磨了近一年,当时听她的去看了导言部分就一再搁置。伊格尔顿对各个理论的梳理是真达到了“先理解,后批判”(比如对布鲁姆对人本主义),同时又有自身的态度,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文学理论啊。一年里的一些想法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相遇又互相否定,十分美妙了。「所有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政治的」——十分必要的认识。
评分这个文字翻译的也是让人无语,完全就是把英语的文法嫁接到中文里来,结果就是到处都是语病,读起来尤其的增加困难。按说原作者写这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可翻译过来就感觉令人敬而远之,难以卒读。耐折性子读完,深深折服于作者犀利的见解和剖析,感慨自己做学问什么时候能达到这种程度呢?!
评分翻译真的很不错了,虽说可能不那么“通俗”,而且有时由于句子或状语过长导致理解困难,不过瑕不掩瑜吧! 伊格尔顿在这本入门书里向文学理论发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攻势”,在细致介绍完每一流派后,伊便动用他极其敏感的毒舌技能,对他们进行不留情面地批判与解构,使那些不为人所注意的漏洞与谬误暴露出来。不过他的批判当然也是带有其意识形态的,绝非毫无偏颇,我们也必须批判地看到他的批判,以免成为其观点之奴隶。 政治批评的启发性是巨大的,当然最终还要立足于实践。满满消化吧!这是本好书!
评分文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