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

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梅贻琦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5-4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318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西南联大
  • 梅贻琦
  • 日记
  • 近代史
  • 民国
  • 历史
  • 日记书信
  • 思想史
  • 梅贻琦
  • 西南联大
  • 日记
  • 教育家
  • 民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一直到抗战胜利。《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即收录了梅贻琦先生从1941 年到1946年在昆明主持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务时期的日记(其中有间断和不少缺失)。

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第一,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而知。第四,应酬频繁。为了维持联大,争取科研、教学经费,提高联大的声誉,一要和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打交道,二是要和金融界、银行界打交道,三是要和军界打交道,四是进行国际联系,接待外国使团、学者,等等。

可以说《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和《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一样,是了解、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简介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也写耀韩),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 长,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

目录信息

【《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选读 】
△△△△△△△△△△△△△△△
▽▽▽▽▽▽▽▽▽▽▽▽▽▽▽
1941年1月11日
晚六点仍在研究所约建厅张厅长夫妇、黄日光夫妇、汪国舆夫妇、汪厂长夫妇、李科长等及李司长、惠老师饭聚所中,陪客合共三桌。是晚,大家酒兴颇好,共饮三十斤,多数皆有醉意。余返梨烟村后,亦即睡下矣。
1941年3月22日
上午在联大办公处,至十一点出,赴梨烟村,郁文于五六日前感冒卧床,尚未痊愈,但热度已不过三十七度以内。天夕外出散步,斜阳映在远山上,红紫模糊,愈显可爱。回看村中,已在阴影,暮色苍茫,炊烟四起,坐河堤一大松树下,瞻顾留连,至天已全黑始返。
1941年7月17日
夜半忽醒,见窗外月色正明,光辉入室,未起视,仍复睡去。4:50起床,天色微明,少顷见日出,于灰紫雾海中忽吐红轮一线,数分钟后已露四分之一,如一火轮立浮此雾海中,以后轮光渐大,立处渐远,至全轮现出,则光色由红而黄而白,而雾气消散,浮云隐现于山间天际,此时霞光犹为动人,独立户外,注视久之,惜无他人来与领略此美景也。
1941年9月14日
上午九点,赴物理学会及新中国数学会联合年会于师院附校礼堂,正之主席。演说者为赵公望。李、熊及余皆简短。余为讲学术界可以有“不合时宜”的理论及“不切实用”的研究。
1941年9月24日
晚,常委会,十点散。作信与净珊,此为回昆后第一封,恐伊必更悬念矣。
1941年10月15日
六点在西仓坡开联大常委会,郑、樊各有函请辞,讨论许久不得解决。余坚谓常委主席、总务长、事务主任不宜由一校人担任,且总务长若再以沈继任,则常委会竟是清华校务会议矣(岱孙现代序经任法商院长)。
1942年10月18日
天夕往焦山桥拜访陈善初未遇,至金碧餐厅贺何衍璿君嫁女。饭后为罗莘田约往省党部看《妙峰山》之演出,座客不多。剧本为丁西林所编,导演为孙毓棠,惜情节不够紧张,而其对话之细巧处或又非普通观客所能领会耳。
1942年12月27日
饭后至企孙处闲坐,一樵偕沈宗濂来约同至沈处看竹,因企孙在座,进行颇慢,而结果渠竟独胜。
1943年1月9日
午饭在顾家,有郝太太、郑、徐轼游及五顾,张充和女士后至,盖饭后始得消息者。饭罢某君唱朝阳校歌,后张唱《游园》一大段,佐之以舞,第恐其太累耳。
1943年3月4日
八弟处始有确息,老母竟于一月五日长逝矣!年已八旬,可谓高寿,临终似亦无大痛苦。惟五年忧烦,当为致疾之由,倘非兵祸,或能更享遐龄。惟目前战局如此,今后之一二年,其艰苦必更加甚,于今解脱,未始非老人之福,所深憾者,吾兄弟四人皆远在川、滇,未能亲侍左右,易箦之时,逝者亦或难瞑目耳,哀哉!十弟有登报代讣之提议,吾复谓无须,盖当兹乱离之世,人多救生之不暇,何暇哀死者,故近亲至友之外,皆不必通知。况处今日之境况,难言礼制,故吾于校事亦不拟请假,惟冀以工作之努力邀吾亲之灵鉴,而以告慰耳。下午五点开联大常委会,会前诸君上楼致唁,有提议会可不开者,吾因有要事待商,仍下楼主持,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
1944年5月27日
午返城,四点赴民政厅讲演之约,为略讲科学在中国发达之历史及今日科学精神之亟应提倡。
1944年9月1日
晚约水泥厂厂长陈作新夫妇及茀斋夫妇、正宣、勉仲、雪屏、毓棠便饭,陈君颇善饮,共消十余斤,畅快之至。
1945年9月17日
晴热有加。午前与毅生至附近“第一泉”洗澡,尚清静,搓背、捏脚、捶腿等全套,二人共费二千二百余元,其太贵乎!
1945年10月3日
晚在朱处,饭后颇静,与珊得闲话。回忆九年结识,经许多变动,情景一一如在目前。今后经历如何,尤难测度。但彼此所想颇多,可领悟于不言中也。
1945年11月5日
饭后谈政局及校局问题颇久,至十二点始散。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但颇怀疑;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1946年4月26日
七点半返寓,招待各所、组教授及夫人便饭,共坐二桌,饮酒颇多,共消十二斤余。客散即就寝,稍有醉意矣。
1946年7月12日
晴。今日起始视事,中午清华校务会议,光旦迟来,始悉李公朴昨晚在学院坡被暗杀消息。下午李圣章来稍坐。
1946年7月15日
晴。日间批阅两校公事颇忙。夕五点余潘太太忽跑入告一多被枪杀、其子重伤消息,惊愕不知所谓。盖日来情形极不佳,此类事可能继李后再出现,而一多近来之行动又最有招致之可能,但一旦果竟实现;而察其当时情形,以多人围击,必欲致之于死,此何等仇恨,何等阴谋,殊使人痛惜而更为来日惧尔。急寻世昌使往闻家照料,请勉仲往警备司令部,要其注意其他同人之安全。晚因前约宴中央及中航二公司职员光徐诸君,但已无心欢畅矣。散后查、沈来寓,发急电报告教部,并与法院、警部及警察局公函。一点余始睡。
△△△△△△△△△△
▽▽▽▽▽▽▽▽▽▽
【梅贻琦的社会评价】
△△△△△△△△△△
▽▽▽▽▽▽▽▽▽▽
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陈寅恪
梅月涵先生平素虽然沉默寡言,甚至给人以孤独自恃之感,但实际上他置身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充满活力、希望和信念。
——吴泽霖
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
——马约翰
梅师之教育精神,在学问则诲人不倦,在事业则以身作则,在品德则潜移默化。尤其是在德育和美育方面,熏染陶冶,一出于“无言指教”,其收效至为宏大。
——浦薛凤
到了抗战军兴之际,清华大学,在梅校长领导之下,毫无问题的,足够大学界的国际水准。
——蒋廷黻
联大之难,不仅在于国难,还在于“联”,清华、南开本来有“通家之好”,关系一直融洽,但是要让一直以“最高学府”自诩的北大没有意见,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梅贻琦却能在八年的时间内,使西南联大能够“同不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关键与奥妙是在于“梅校长的“大”,他心中只有联大,没有清华了。他的确是蔡孑民先生而后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位教育家。
——傅任敢
对日抗战期间,北京、清华、南开三大学联合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校昆明。……先生雍容中道,温恭谦让,择善固执两者兼有,当国势动荡之秋,学府思想复杂,内部冲突自所难免,而联大师生得以协调,校务因以日进者,先生之力居多。……凡可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之发展者,无不竭诚以赴,一生尽瘁学术,垂五十年,对于国家服务之久,贡献之多,于此可见。其学养毅力,尤足为后生学子楷模。
——蒋梦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日记比较零碎 适合每天看一点 之所以没看完 就来写笔记 是怕以后忘了这些零碎的感想 觉得梅校长真忙 忙着当主婚人当证婚人 可见他当时多么受人尊敬 再然后就是各种应酬 突然觉得他好厉害 真是厉害人的都在跟厉害的人玩在一起 好佩服他 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 有的还是知交 梅校...

评分

这日记比较零碎 适合每天看一点 之所以没看完 就来写笔记 是怕以后忘了这些零碎的感想 觉得梅校长真忙 忙着当主婚人当证婚人 可见他当时多么受人尊敬 再然后就是各种应酬 突然觉得他好厉害 真是厉害人的都在跟厉害的人玩在一起 好佩服他 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 有的还是知交 梅校...

评分

这日记比较零碎 适合每天看一点 之所以没看完 就来写笔记 是怕以后忘了这些零碎的感想 觉得梅校长真忙 忙着当主婚人当证婚人 可见他当时多么受人尊敬 再然后就是各种应酬 突然觉得他好厉害 真是厉害人的都在跟厉害的人玩在一起 好佩服他 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 有的还是知交 梅校...

评分

这日记比较零碎 适合每天看一点 之所以没看完 就来写笔记 是怕以后忘了这些零碎的感想 觉得梅校长真忙 忙着当主婚人当证婚人 可见他当时多么受人尊敬 再然后就是各种应酬 突然觉得他好厉害 真是厉害人的都在跟厉害的人玩在一起 好佩服他 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 有的还是知交 梅校...

评分

梅祖彦:梅贻琦校长与西南联大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10303/2011/20110225231641234787762/20110225231641234787762_.html 孟凡茂(1979自动化):关于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原创作者 ——与翟志成先生商榷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  

用户评价

评分

梅贻琦是真的爱喝酒诶也懂酒

评分

基本上是日常生活起居注,不过确实对梅先生有了不少感性认识

评分

坐校车不知不觉中翻完了这本书……

评分

可以说是倒数几批士大夫的乱世生活细节,梅校长真有君子风,也为看张充和的部分。惊叹理工科出身的校长也有文雅笔调,幽微心情,访山问水,看竹听戏。日记中他身边有许多朋友,相伴相随,交往真挚。对政治保持疏离感,真好。

评分

梅校长西南联大三件事,吃饭,喝酒,开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