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现代大师一同上教会

与后现代大师一同上教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基道出版社
作者:[英] 史密斯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陈永财
出版时间:2006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96245733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后现代
  • 神学
  • 信仰
  • 基督教
  • 基督信仰
  • 哲学
  • 改革宗
  • 护教学
  • 后现代
  • 教会
  • 大师
  • 信仰
  • 成长
  • 灵性
  • 对话
  • 思想
  • 智慧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22世紀殺人網絡》等五套電影來掀開後現代主義的帷幕,藉此娓娓道出三位後現代大師的主張。然而,很多人沒有全面理解他們所提倡的內容,因此基督徒亦容易對後現代思潮產生對立。作者經由正確地解釋這三位大師的說話,又站在他們的理論所假設的立場下,探討後現代思潮並不一定是在衝擊教會,相反,教會可以得著甚麼更新與提醒,並且正面回應社會。本書榮獲 Christianity Today 2007 Book Award等多項獎項。

作者简介

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維納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哲學博士,是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哲學系的副教授和基督教學術研討會的主任。他著有Introducing Radical Orthodoxy,並與別人合編Radical Orthodoxy and the Reformed Tradition。他也是Church and Postmodern Culture系列的編輯(www.churchandpomo.org)。

目录信息

1 魔鬼是否來自巴黎?後現代主義與教會
後現代主義好像變色龍,有人形容它是怪獸,有人說它是救主;它要不是仇敵的新面貌,便是將會來到,差不多最好的東西。這一章介紹後現代主義這個現象向教會提出甚麼問題,並提議一個對待後現代主義的策略,是能夠避免將後現代主義妖魔化或神聖化這種簡單的二分法的。
2 文本以外無一物?德希達、解構與聖經
如果後現代主義有甚麼近乎商標的東西,那就是解構;而如果它有甚麼近乎名人的臉孔,那就是一張來自北非的巴黎人的黝黑臉孔:德希達的臉孔。在這一章,我們會透過德希達其中一句最著名(或最聲名狼籍)的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研究解構的中心主題。
3 那些宏大敘事去了哪裏?
利奧塔、後現代主義與基督教故事
或許對後現代性的定義,沒有甚麼比利奧塔宣稱後現代主義是「對宏大敘事存疑」顯得更反對基督教信仰。聖經不是卓越的宏大敘事嗎?接受後現代不就是要拒絕聖經嗎?這個問題正是本章的焦點。
4 權利 / 知識 / 規訓?
福柯與後現代教會的可能性
福柯的注意力投入權力的機構或制度:監獄和學校,醫院和工廠,性和金錢。他對後現代教會可以有甚麼話說?在這一章,我們會探討福柯「權力就是知識」這個宣稱,藉以看到這個宣稱對模塑基督徒和門徒訓練的洞見。
5 應用本原正統主義?
給冒起中的教會的一個建議
我們已經看見,後現代思想可以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恢復古老的基督教主題和資源,因為對現代性的批評給傳統重新開展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這一章,我們會藉著檢視本原正統主義的聲音,研究傳統和後現代主義之間的獨特聯繫。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随着阅读,一片片预设都被揭开:1.福音主义的偏现代性 2.诠释不意味着不真实 3. “文本以外无一物”其实是“处境以外无一物”,且由诠释的群体所确立的处境有重要合法的决定性 4.解构原为关注边缘,提供更广阔、平等空间 5.“对宏大叙事存疑”并不是对“宏大叙事”本身存疑,而是以警惕目光审视宏大叙事有无公开承认自己的信条 6. 信仰的叙事本质,以及我们讲述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活出的故事来支持 7. 规训的目的是为了某种特定目标而实行模塑,而那个目标是由我们的基本叙事决定的,所以权力不都是坏的,关键要审视动机 【疑问】1.选取Derrida、Lyotard、Foucault 三人的理由 2。最后一章,大公主义含义不够清晰。另,“物质是重要的”,在其肯定下,怎样做到既不蔑视肉体感受又不耽溺于其中

评分

对后现代的解读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最后一章作者所持的立场,不能完全赞同~

评分

对后现代的解读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最后一章作者所持的立场,不能完全赞同~

评分

随着阅读,一片片预设都被揭开:1.福音主义的偏现代性 2.诠释不意味着不真实 3. “文本以外无一物”其实是“处境以外无一物”,且由诠释的群体所确立的处境有重要合法的决定性 4.解构原为关注边缘,提供更广阔、平等空间 5.“对宏大叙事存疑”并不是对“宏大叙事”本身存疑,而是以警惕目光审视宏大叙事有无公开承认自己的信条 6. 信仰的叙事本质,以及我们讲述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活出的故事来支持 7. 规训的目的是为了某种特定目标而实行模塑,而那个目标是由我们的基本叙事决定的,所以权力不都是坏的,关键要审视动机 【疑问】1.选取Derrida、Lyotard、Foucault 三人的理由 2。最后一章,大公主义含义不够清晰。另,“物质是重要的”,在其肯定下,怎样做到既不蔑视肉体感受又不耽溺于其中

评分

随着阅读,一片片预设都被揭开:1.福音主义的偏现代性 2.诠释不意味着不真实 3. “文本以外无一物”其实是“处境以外无一物”,且由诠释的群体所确立的处境有重要合法的决定性 4.解构原为关注边缘,提供更广阔、平等空间 5.“对宏大叙事存疑”并不是对“宏大叙事”本身存疑,而是以警惕目光审视宏大叙事有无公开承认自己的信条 6. 信仰的叙事本质,以及我们讲述的故事应该由我们活出的故事来支持 7. 规训的目的是为了某种特定目标而实行模塑,而那个目标是由我们的基本叙事决定的,所以权力不都是坏的,关键要审视动机 【疑问】1.选取Derrida、Lyotard、Foucault 三人的理由 2。最后一章,大公主义含义不够清晰。另,“物质是重要的”,在其肯定下,怎样做到既不蔑视肉体感受又不耽溺于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