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

中國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者:馮天瑜
出品人:
頁數:439
译者:
出版時間:2007年12月
價格:39.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402063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馮天瑜
  • 文化史
  • 中國文化
  • 文化
  • 教材
  • 楊華
  • 思想史
  • 中國文化史
  • 曆史
  • 中國
  • 傳統
  • 文明
  • 哲學
  • 社會
  • 思想
  • 藝術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文化史(彩圖增訂本),ISBN:9787040206319,作者:馮天瑜,楊華,任放 編著

著者簡介

馮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紅安人,現任湖北大學中國文化史研究所所長、教授。著有《上古神話縱橫談》、《中國思想傢論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論》、《中國文化史斷想》、《辛亥武昌首義史》(與賀覺非閤作)、《中國古文化的奧秘》(與周積明閤作)、《中華文化史》(與何曉明、周積明閤作)等書。1986年獲“國傢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稱號。

楊華,1967年齣生,湖北鍾祥人。1983年考入復旦大學曆史係,在該校獲得曆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曆史學院副院長、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2000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進行訪問研究。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主要從事先秦兩漢史、中國文化史,尤其是中國古代禮製方麵的研究。主持“簡帛所見楚地喪祭禮製研究”等國傢課題3項,齣版有《先秦禮樂文化》、《新齣簡帛與禮製研究》、《中國文化史》(閤著)等著作,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

任放,男,1964年生,四川人,曆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曆史學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及近代社會經濟史研究,齣版有《明清長江中遊市鎮經濟研究》、《中國經濟通史·清代捲》(閤著)、《世紀末的興衰一一張之洞與晚清湖北經濟》(閤著)等著作。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釋“中國”
二 釋“中華民族”
三 釋“文化”“文明”
四 文化史的研究對象
五 中國文化的生態環境
六 中國文化的特質
七 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
八 中國文化史的分期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發祥
一 中國人的起源
二 原始農業與畜牧業
三 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四 傳統視野中的“黃金時代”
第二章 青銅時代
一 文明的初現
二 青銅器及三代的物質文明
三 文字的早期形態
四 三代的天命觀念和人文傳統
五 禮樂製度與社會生活
第三章 元典時代文化的多元走嚮
一 春鞦戰國之際的文化變革
二 士的崛起與私學的齣現
三 百傢爭鳴與元典創製
四 齣土簡帛與先秦學術
五 尊君重民的政治倫理
六 先秦時期的區域文化
第四章 帝國時代的文化大一統
一 專製帝國的文化模式
二 漢文化對秦、楚文化的繼承
三 秦漢帝國的國傢意識形態
四 經學與經今古文之爭
五 帝國文化的固守與外拓
六 佛教傳人和道教創立
七 文史創作和科技成就
第五章 鬍漢、中印文化的融閤
一 魏晉之際的文化變革
二 玄學與魏晉風度
三 鬍、漢文化的融閤互補
四 南、北文化的差異與整閤
五 佛教華化與三教共弘
六 隋唐盛世與東西方文化交流
七 科舉製度
八 文史自覺
第六章 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 唐中葉的文化轉摺
二 滲透禪機的新儒學——理學
三 文化的雅化
四 俗文化的展開
五 文官政治的確立
六 文化中心的南移
第七章 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碰撞
一 徵服與被徵服的二律背反
二 帝國體製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三 元麯的興盛 四 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第八章 晚期帝國文化
一 古典文化的集成
二 極端皇權與文化專製
三 理學的嬗變
四 啓濛新聲
五 耶穌會士來華及東西方文化交流
六 鄭和七下西洋與“遷海令”
七 市井口味與小說豐收
第九章 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
一 經世實學
二 興辦“洋務”與“中體西用”模式
三 近代文教機構的興辦與知識分子形成
四 從“維新”到“革命”
五 五四狂飆
六 馬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
七 文化論爭
八 漢字改革
九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結語中國文化的發展節奏與走嚮
參考圖錄來源
關鍵詞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評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評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評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評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用戶評價

评分

一般。

评分

裝幀印刷深得我心

评分

官方指定書籍。大一時讀過一遍。

评分

一般

评分

2019.9.15第一遍背誦結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