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冯天瑜
出品人:
页数:43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价格:3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402063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冯天瑜
  • 文化史
  • 中国文化
  • 文化
  • 教材
  • 杨华
  • 思想史
  • 中国文化史
  • 历史
  • 中国
  • 传统
  • 文明
  • 哲学
  • 社会
  • 思想
  • 艺术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化史(彩图增订本),ISBN:9787040206319,作者:冯天瑜,杨华,任放 编著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教授。著有《上古神话纵横谈》、《中国思想家论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辛亥武昌首义史》(与贺觉非合作)、《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与周积明合作)、《中华文化史》(与何晓明、周积明合作)等书。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杨华,1967年出生,湖北钟祥人。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在该校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200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中国文化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礼制方面的研究。主持“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等国家课题3项,出版有《先秦礼乐文化》、《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史》(合著)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任放,男,1964年生,四川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及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出版有《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卷》(合著)、《世纪末的兴衰一一张之洞与晚清湖北经济》(合著)等著作。

目录信息

导论
一 释“中国”
二 释“中华民族”
三 释“文化”“文明”
四 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五 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六 中国文化的特质
七 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八 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发祥
一 中国人的起源
二 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三 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四 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第二章 青铜时代
一 文明的初现
二 青铜器及三代的物质文明
三 文字的早期形态
四 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五 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
一 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
二 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
三 百家争鸣与元典创制
四 出土简帛与先秦学术
五 尊君重民的政治伦理
六 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
一 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二 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三 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四 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五 帝国文化的固守与外拓
六 佛教传人和道教创立
七 文史创作和科技成就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 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二 玄学与魏晋风度
三 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四 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五 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六 隋唐盛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七 科举制度
八 文史自觉
第六章 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 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二 渗透禅机的新儒学——理学
三 文化的雅化
四 俗文化的展开
五 文官政治的确立
六 文化中心的南移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一 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二 帝国体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三 元曲的兴盛 四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第八章 晚期帝国文化
一 古典文化的集成
二 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三 理学的嬗变
四 启蒙新声
五 耶稣会士来华及东西方文化交流
六 郑和七下西洋与“迁海令”
七 市井口味与小说丰收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 经世实学
二 兴办“洋务”与“中体西用”模式
三 近代文教机构的兴办与知识分子形成
四 从“维新”到“革命”
五 五四狂飙
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七 文化论争
八 汉字改革
九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结语中国文化的发展节奏与走向
参考图录来源
关键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评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评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评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评分

此书是我第二次读,初读为简装版的教材,此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彩图增订版)丰富了插图,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地图一副颇有用处,其它倒是略过不表亦可。 前无任何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阅读经历,所受历史教育仅限教材之列。 尝试简述优点一二以希望能供后来诸位参考:1.文笔通畅,...

用户评价

评分

挺不错的一本教材~

评分

大一的教材大四才读,fine//其实作为教材来说真的可以了,等于是复习了一遍高中历史,另外又引入了一些新内容。但是这些新内容的引入有时候写得含混不清楚,反而越读问题越多。//导论和结语写得很好读,精简明晰。发祥到一统也写得有理有据丰富充实,但是理学之后堆砌感越来越明显,真的就是在看教材的感觉,没有吸引我读下去的意思。或许之后会重读前半本。

评分

16年补记

评分

大学用过的最好的专业课本之一

评分

魏晋文化原来这么精彩,还要多读史书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