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证史

图像证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彼得·伯克
出品人:
页数:297+10
译者:杨豫
出版时间:2008-3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33736
丛书系列:社会文化史译丛
图书标签:
  • 彼得·伯克
  • 历史
  • 图像史
  • 艺术史
  • 文化史
  • 图像
  • 新文化史
  • 艺术
  • 图像证史
  • 历史影像
  • 视觉史料
  • 图像研究
  • 历史证据
  • 摄影史
  • 图像学
  • 历史记忆
  • 视觉文化
  • 文献图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和思路,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们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想的机遇和危险。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

目录信息

前言和致谢
导论
第一章 照片和肖像
第二章 图像学与图像研究
第三章 圣像与超自然的图像
第四章 掌权者和抗议者
第五章 透过图像看物质文化
第六章 社会景观
第七章 他者的套式
第八章 可视的叙事史
第九章 从见证人到历史学家
第十章 超越图像学?
第十一章 图像的文化史
参考书目
索引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体而言不看不可惜。 这是一本分析如何将图像中的历史与真实信息提炼出来的书,侧重分析的是如何从图像中获得当时的历史信息,以及作为文本的图像与其所诞生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等等上下文的关系。因此分了好几个篇章概述了图像在不同领域的功能,作为图像学和新艺术史工作...  

评分

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图像的解读者和叙事者 那天,在四川大学校百年史展上,我的书友,四川大学校史设计人之一雷文景先生指着一幅照片告诉说:路德•那爱德(Luther•Knight),是四川大学前身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美国教习,34岁时,即1913年4月14日,带学生到彭县(今...  

评分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读了彼得伯克的这本《图像证史》,总体来说读的还是比较顺畅的,所以首先要感谢杨豫老师的翻译,说句实话,如今很多国外著作进到国内的时候翻译常常是个大问题,有好些不错的书,就是给翻坏的。 下面就谈谈自己看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些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还...  

评分

今天一个朋友偶然问我“你会看相啊?”,问的蹊跷,倒促使我想到了一个“图像证史”的有趣问题——能不能从图像(准确的说,是相片和电影)角度重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 像与图不同,像是一种历史物(罗兰·巴特《明室》里有谈到)。像是现实主义的,而图是表现主义的。因此...  

评分

1、风俗画是否造成对社会景象的误读 风俗画genre painting 指一种描绘特定社会阶层和职业群体风俗习惯的绘画类型。风俗画的题材都是社会各个行业阶层的日常消遣和典型活动。这些画作在今天成为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珍贵图像文件。与静物画一样,除表面的现实主义描绘之外,风...  

用户评价

评分

之前在一份台湾文化大学图像史入门课程的书单上发现了这本书竟然是图像史入门必读,但是仔细看来此书更多的在讲“图像”在物质文化史中的意义,伯克认为“图像”的现实主义并不‘现实“,而且”图像“的意义更多源于宗教政治,全书对”以图证史“和”以史证图“并没有太多的分析,实为遗憾。

评分

一般

评分

学艺术的看看,学历史的看看

评分

里面有幅农民的婚宴超有意思.

评分

依次考察了圣象、掌权者图像、社会图像、事件图像,分别对应心灵与情感史、意识形态操控术、证据、认同及叙事。主要以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为基本分析方法,也涉及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社会史”(观看者)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