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華齣版社
作者:高專誠著
出品人:
頁數:165
译者:
出版時間:1993-12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75011144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孔子
  • 傳記
  • 思想
  • 孔子
  • 儒傢
  • 曆史
  • 哲學
  • 教育
  • 先賢
  • 弟子
  • 春鞦
  • 文化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科學的分析和詳實的曆史材料,為我們解讀瞭曆史上最偉大的老師和他一群齣色的學生平日的言行故事,再現瞭孔子作為一名教育傢以及孔子與學生之間的史事。以翔實的史料、科學的質疑、人性的視角,為我們重新解讀孔子和他弟子們的成功秘訣。並在孔子和弟子們的日常言行及其故事中蘊含的如傢文化加以解釋,力求使讀者能夠對儒傢文化最初産生的過程得到全麵的認識,也對孔子的授教方式和方法産生更深刻的理解。

著者簡介

高專誠,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先秦諸子思想、三晉文化及中國思想史,主要著作有《孔子·孔子弟子》、《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聽聽孔子怎麼說》、《論語通說》、《孟子通說》、《禦注老子》、《子夏與三晉儒學》、《荀子與先秦學術的終結》、《專製之父韓非子》等。 主要譯著有《孔子與中國之道》、《荀悅與中古儒學》、《儒傢倫理與企業精神》。主要論文有《孔子·孔學·儒學》、《真孔子·假孔子》、《創新與守舊對三晉儒學命運的影響》、《子夏的思想成就及曆史地位》、《甲骨文、金文所見殷周之際道德觀念的嬗變》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 1
緒言………………………………………………………………… 1
第一章 十有五而誌於學——少年立誌………………………… 1
第一節 前輩的遺産 …………………………………… 1
第二節 少年立誌 ……………………………………… 4
第三節 年輕的求索者 ………………………………… 9
第二章 三十而立——行教之始……………………………… 14
第一節 而立之年 …………………………………… 14
第二節 孔子早期的行教 …………………………… 17
第三節 孔子之教初探 ……………………………… 22
第四節 遊曆求仕的嘗試 …………………………… 33
第三章 四十而不惑——師生切磋…………………………… 42
第一節 不惑之年的政治觀念 ……………………… 42
第二節 自齊歸魯後的思想文化活動 ……………… 45
第三節 孔子行教再探 ……………………………… 50
第四節 不仕的考驗 ………………………………… 57
第五節 孔門中的德行弟子 ………………………… 60
第四章 五十而知天命——共同的政治求索………………… 74
第一節 短暫的從政輝煌 …………………………… 74
第二節 五十而知天命的積極意義 ………………… 85
第三節 前期流亡生涯中的追求 …………………… 90
第四節 政事弟子在孔門中的地位 ………………… 95
第五節 孔門的任俠弟子 …………………………… 112
第六節 孔子政治思想之不足 ……………………… 117
第五章 六十而耳順——從希望到失望……………………… 123
第一節 流亡生涯的後期 …………………………… 123
第二節 天命觀念的消極轉變 ……………………… 127
第三節 六十耳順 …………………………………… 130
第四節 曾子、有子的思想貢獻 …………………… 135
第五節 孔門中的激進傾嚮 ………………………… 149
第六章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失敗與榮耀…………… 157
第一節 歸魯與不逾矩 ……………………………… 157
第二節 孔子的文化貢獻 …………………………… 164
第三節 子遊的思想特點 …………………………… 169
第四節 子夏的學術成就 …………………………… 174
第五節 “仲良氏之儒” …………………………… 182
第六節 孔子弟子的分化與“中庸”原則 ………… 183
第七節 生前的失敗與身後的榮耀 ………………… 191
孔子及孔子弟子年錶…………………………………………… 200
齣版後記………………………………………………………… 21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論及弟子時的傾嚮性頗明顯,似乎先預設好結論,繼而摘取有利於己的論據,而無視掉其他相反的證據。例如直稱子路、子貢屬缺仁乏禮之輩,僅各憑《論語》時間待定且實際含義恐與作者理解有偏差的一段,卻不想若端木等真不懂禮,何以夫子喪後,門人疑所服時,依子貢之言而行。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論及弟子時的傾嚮性頗明顯,似乎先預設好結論,繼而摘取有利於己的論據,而無視掉其他相反的證據。例如直稱子路、子貢屬缺仁乏禮之輩,僅各憑《論語》時間待定且實際含義恐與作者理解有偏差的一段,卻不想若端木等真不懂禮,何以夫子喪後,門人疑所服時,依子貢之言而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