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上下册)》可说传授最广,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无不滥觞于此。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至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无不详为选辑,共得六百余种之多。阐述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勖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先生写这一部文化史的根本宗旨。
从文化的角度阅读历史,可以对一个朝代的社会风貌,艺术风格,精神品格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如果说历史是对具体人的细部叙述,那么文化史就是对一群人的整体描写。我以前对于历史的阅读主要集中在人物身上,当我读完这本中华文化史的时候,我深深的意思到,人物的历史无论如...
评分高晓松谈日本,谈到他自己的一个发现,认为日本的精致生活,因为日本这个社会一直秉承着从上到下的改变,而中国恰好相反,一直以来是从小到上。高晓松说宋朝的时候还开设画院。但明以后宫廷文化越来越俗气。明朝的皇帝修道斗蛐蛐做木匠。到了清代,干脆把戏园子放到宫廷里。宫...
评分 评分柳先生说“学校科举,名二而实一也”,实在是中肯。这种话,现在还有谁敢讲,谁敢对愚昧的民众和迎合民众的官府把这个事实真相讲出来? 学校,现在成了所谓的“学习的机会”。不是还有人为了学习的机会而卖血甚至卖身的吗?试问,学习要机会吗?有本书不就可以读,读了...
评分柳先生说“学校科举,名二而实一也”,实在是中肯。这种话,现在还有谁敢讲,谁敢对愚昧的民众和迎合民众的官府把这个事实真相讲出来? 学校,现在成了所谓的“学习的机会”。不是还有人为了学习的机会而卖血甚至卖身的吗?试问,学习要机会吗?有本书不就可以读,读了...
适合作为工具书,柳先生把每一时期的史料罗列出来,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书目。不过毕竟局限于时代,很多问题摆脱不了当时。可读性不高,参考用更好。
评分大纲类
评分大纲类
评分胡适文集+10,有篇书评,见PP768-772.认为此书虽为开山之作,但第一缺乏近代文化史的视角,其次详于古而略于今,比例失当,最后又因仓促成书(先在学衡杂志发表,后未经审定即由钟山书局成书出版),甚多因袭陈说,未加考订者.胡适委婉地表示此书只能算是部资料汇编.
评分适合作为工具书,柳先生把每一时期的史料罗列出来,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书目。不过毕竟局限于时代,很多问题摆脱不了当时。可读性不高,参考用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