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戒嗔,也称戒嗔、戒嗔师傅、小和尚、戒嗔小和尚,史上最红小和尚,网上网下最受追捧,2008年崛起的第一颗写作明星。
释戒嗔在天涯以“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为名的帖子“一帖成名”,红遍网络。发帖仅仅一个月多一点,台湾省首家成立的电视台台视(台湾电视公司)于2007年6月5日报道小和尚的故事:“22岁摩登比丘网络弘扬佛法:说故事弘佛法,搭配漫画易了解。”称释戒嗔为热门谜样人物。2007年6月13日释戒嗔于腾讯网开博“戒嗔的白粥馆”,7月开CLUB(论坛),截至12月31日,单日点击数一度超过35万,总点击数超过1300万,回复超过10万条,注册成员超过4万人。2007年12月5日,释戒嗔力超李银河、易中天、余秋雨、王朔、海岩、孔庆东、郑渊洁、赵丽华等文化名人,成为腾讯网第一文化名博。被媒体誉为“史上最红小和尚”。
释戒嗔的流行可以说是一场“粉丝运动”:无数粉丝自发前往书中所述的天明寺寻找释戒嗔;对很多“施主”来说,释戒嗔道故事成了他们的信仰,成了最好的精神安慰。每天都有新的读者被释戒嗔的故事“俘获”。
《戒嗔的白粥馆》主要内容:一个个抚慰人心的故事,一个个引人顿悟的禅机,在释戒嗔恬淡如水的心灵讲述中缓缓展开。释戒嗔的讲述“平淡”得如同一钵“淡而无味”的白米粥,可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故事和其中折射出来的人生智慧,润物细无声,悄悄抚慰了每一颗倾听的心。批一件不起眼的僧衣,品一钵淡淡的白粥,这世间,最纯净最质朴的真谛。开解,放下,不尽禅意,绵绵佛心。给心情放假的每日生活禅。用朴素的禅机开解生活的迷失,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小和尚故事的转载版。白粥馆正义:昨日的华彩,今天已然压在衣柜的最下层了,那不起眼的僧衣,千百年间却从未变过。这世间最恒久的,唯有淡而无味的白米粥。
很简洁晓畅的文字,没有太多的说教,无非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最初是在天涯上认识了这个自称是小和尚的戒嗔比丘,没有太多关注过,直觉其中文字淡淡的气息有种令人着迷的气度,不是诸如温暖这样的字眼可以概括的,似清风徐来,清凉,慈悲。当时也只是匆匆浏览而过,直到...
评分娟说我在学佛。其实没有,只是最近读了一本书,《戒嗔的白粥馆》。 很平淡,师父、师兄、师弟、施主、狗,就这么多。也有俗世的情感纠缠,母亲、弟弟,或者网络的交流。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意味深长。 故事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故事,哲学却不是每个人...
评分湖里,结群的罗非鱼由近而远缓缓地团簇而去,独有一尾,孤家寡鱼地留了下来,仿佛带有心事地,朝着与集体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为略为污浊的湖水,划上了一圈圈寂寥的涟漪。子非鱼,焉知鱼之愁。换个字,也就不再试图分析鱼儿的心理了。这个世界上,不单是鱼,更多的也许是人...
评分静静的读完这本书,觉得似乎融进了戒嗔的世界,每天读一点,能在那个简单的世界里面多放松一会儿…… 也许生活本身就不像表面上那么复杂,道家讲究扶持元神,如果在忙碌中能简单的运用智慧去生活,注意元神的培护,也许就能还生活一个简单本来面目。 不要活的那么复杂,自勉一...
评分很恬淡的一本书,淡淡白粥却温暖人心!一直在一种很平静,很开阔的心境的陪伴下读完. 一个个小故事点出看似简单的道理,就像捅破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样,疑惑为什么自己原先看不见. 小和尚的几则亲情故事都出人意料地让人特别感动,特别地"倪萍",不知道是为什么?(有兴趣的可以鉴定下...
从连载时候开看的
评分很不错的书,看事物多几个角度就不同了
评分愿千颗心、万颗心皆有所得。
评分简单而平和の生活 净化心灵
评分無聊時不錯的消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