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宗教 佛教 曆史 海外漢學 Erik_Zürcher許理和 Buddhism 佛教史 佛學
发表于2025-02-16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理和,荷蘭萊頓大學教授。1959年以《佛教徵服中國》獲得博士學位,該書於當年齣版後久享盛譽。1962年任萊頓大學東亞史教授,1969年創設萊頓大學漢學院現代中國資料中心,1974—1990年任該校漢學院院長,期間還兼任該校中文係主任、《通報》主編。其最大的興趣是“當東方遇到西方”,既研究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適應,也探討明末清初耶穌會來華史,設法瞭解中國在接受外來影響時的反應與適應過程。還著有《中國耶穌會士傳記,約1580—1680》、《佛教、基督教與中國社會》、《佛教:在詞語、地圖與圖片裏的起源與傳播》。
買過最貴的書……
評分對照05年中譯版,始終不收太史文的導言,整體機翻味也濃,存在錯譯、漏譯的問題。試舉幾例:113頁(P86 )將簡文帝錯歸於謝氏專政期;114頁(P87)將precept譯成“格言”,此處似“規則”更妥;115頁(P89)將pejorative引申為“俏皮”,不太理解;116頁(P89)“它們被‘定’或‘係’於論者對特定對象的見解上”一句,據原文主被動弄反;126頁(P99)“無論在哪裏它們都可以用來填補道安經錄的疏漏之處”簡直機翻,缺被動語氣且不通;134頁(P107)“他們實際上不得不去處理兩大政治集團間的衝突”,原文主語作we;138頁(P111)“作為中國將軍”,聯係姚襄暫時和晉閤作,此處Chinese似乎特指晉;139頁(P112)自(參…)後漏翻Again至character一句。
評分因為書名「conquest」一詞,也因為冷戰時代和作者畢生對文化衝突的興趣,此書長久被供奉在佛教「中國化」問題的神壇上(陳觀勝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陪祭,哪怕陳著不夠格與之相提並論)。這樣打開許理和不是不對,卻相當有限。許理和一直在問,要通過什麼樣的材料,要對材料也對我們自身問什麼樣的問題,纔能窺見歷史上的漢傳佛教。在一個佛教被普遍視作印度的、佛教學者醉心神聖文本和教義闡釋的年代,許理和對本土漢文文獻的壓倒性的重視和社會史的取徑都是開山性的,末章對佛道交互歷史的探索如此前瞻,幾十年後纔有跟進。長於史料也長於方法論上的突破,這是為什麼在佛教中國化早已成為一個偽問題之後,此書仍常讀常新。
評分史料詳實,論證精闢。南方地區,士大夫,玄學。材料的組織方式大約是:地域- 高僧/僧團- 行為/影響。
評分迄今為止讀到的最好的早期佛教史專著。
作者应用翔实的史料考据,广征博引,以客观的态度对刊,找出史料中的“真实历史”。 此书是一部大家学术著作,推荐阅读。没说的。
評分看了这本荷兰学者许理和写的书《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激发了一些心得和依据并不充分的推测,先记下来。不过我不太喜欢“佛教征服中国”这个书名,其实看了作者的研究更清楚佛教在中国最早主要只是在外国侨民范围内的信仰,佛教传教的主动性并不强...
評分作者说,这几百年里,有个迷人的现象:一个伟大的宗教征服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征服(conquest)”一词或攻心或力压或灭绝,投怀送抱,欲迎还拒,惨烈绝寰,等等,但全文看毕,仅是现象事实的罗列,其中深层次里,士大夫阶层接纳迎合的原因也不涉及,底层最终膜拜的机理亦不揭...
評分作者说,这几百年里,有个迷人的现象:一个伟大的宗教征服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征服(conquest)”一词或攻心或力压或灭绝,投怀送抱,欲迎还拒,惨烈绝寰,等等,但全文看毕,仅是现象事实的罗列,其中深层次里,士大夫阶层接纳迎合的原因也不涉及,底层最终膜拜的机理亦不揭...
評分所谓“福传”(kerygma),在希腊文文献中原指“宣告”(proclamation);《圣经》英文本通常用作preaching,其中“传扬上帝之道”的意味不言自明。比如“我说的话,讲的道(my preaching),……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从“耶稣就传起道来”(began to preach...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