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的结晶,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哲学名著。1946年到1947年,冯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经整理后形成本书。《中国哲学简史》短小精炼,全书二十余万字,打通古今、联络中西,不仅讲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还融入了冯友兰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可谓“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思想是中国的,考虑却是世界的”,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本书以英文写成,已被译为多种语言,是中国哲学专业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赵复三先生的译本通俗易懂,遣词晓畅,广为读者称赞,能帮助读者更快地进入中国哲学的大门。
1946年到1947年,冯友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面向美国学生讲授中国哲学史。其后,课程的英文讲稿经整理于1948年在美国出版,即《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全书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本版为赵复三译本,在本书“译后记”中,赵复三先生回顾了翻译的过程和见解。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中文译本,下册为英文原稿。
作者: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思想家、哲学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理: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那么这一切方法没有哪一个能够绝对保证他不受伤害。不过,从更高的观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
评分《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文/onlineforever 从什么开始知道有冯友兰这么一个人,已然完全不记得了。只是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再次看到某些关联的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物的的时候,才又会想起来他。在书中讲述金岳霖的故事的时候顺带讲述了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间的...
评分 评分冯友兰先生基本上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同龄人。他于1895年出生,1990年去世,活了95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大体是跟20世纪同龄的。而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特殊的时代,实际遇到了所谓“2000年未有之变局”,就是说从一个我们说的封建时代到1911年间建立的民国,即中华民国,...
评分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判断。 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
冯友兰先生的这本简史,是非常好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双语本还可以学习中国哲学术语的英文说法。冯先生当年就是英语写作这本书的,却像native speaker一样地道流畅,不愧是学贯中西。译林的这个版本排版和用纸都特别好,读起来很舒服。
评分中哲入门。
评分读了1/2,之前一直以为中国没有哲学and哲学是很难的事情,看过之后感觉有很大改变
评分冯友兰先生的这本简史,是非常好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双语本还可以学习中国哲学术语的英文说法。冯先生当年就是英语写作这本书的,却像native speaker一样地道流畅,不愧是学贯中西。译林的这个版本排版和用纸都特别好,读起来很舒服。
评分中哲入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