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從文的前半生

瀋從文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張新穎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6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2-1
價格:CNY 6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188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瀋從文
  • 傳記
  • 張新穎
  • 中國文學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 瀋從文
  • 文學
  • 傳記
  • 民國
  • 迴憶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瀋從文前半生(1902-1948)傳記,是《瀋從文的後半生》的兄弟篇,講述在中國曆史變動的1902-1948年間,瀋從文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書中敘述他的輾轉流蕩,”傳奇”與平常,”人格放光”與精神痛苦。他與時代密切相連卻持續強韌地保持緊張的”對話”--這是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牽涉各種社會關係,承載文學、思想與感情的重量,交織進現代中國的故事。從瀋從文的成長、哀樂與創作脈絡中,也可窺見中國的文化環境與氛圍,當時的文人生存狀態。

著者簡介

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瀋從文九講》、《瀋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等;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遊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綫》等;隨筆集《迷戀記》、《此生》、《有情》、《風吹小集》、《讀書這麼好的事》等。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文學評論傢奬(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傢奬(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奬(2014年)、第十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2015年)等多種奬項。

圖書目錄

上部] 1902—1937
第一章 鳳凰:古怪地方,軍人傢世,頑野而內嚮的少年
一、古怪地方:“密度”、“空間”和“張力”
二、軍人傢世、苗族祖母
三、頑童和大韆世界
四、殺人的一課:剛好知道“人生”時
五、新式小學、性格的內部、預備兵
第二章 湘西:隨軍流轉,遞進的寂寞,漸強的光輝
一、再三重復的恐怖/平常經驗
二、“我以為我是讀書人”
三、《說部叢書》
四、“打流”
五、動人的産業
六、對於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
第三章 北京:求學謀生無路,試探用筆,文學開局
一、酉西會館、琉璃廠、前門大街、京師圖書館
二、“新青年”朋友們、鬱達夫
三、初期作品的發錶、魯迅的誤會
四、林宰平、徐誌摩
五、香山慈幼院、陳翔鶴、鬍也頻和丁玲
六、文學批評、各體創作、第一本書、筸人謠麯
七、由北而南的變化:政治中心、新書業、個人打算
……
[下部] 1937—1948
第九章 南遷途中:生者盡責求生
一、從北平到武漢、長沙
二、亂離傢書
三、沅陵
第十章 昆明:變動中的憂患和個人的潛淵
一、青雲街
二、《湘西》和《長河》
三、團聚
四、“迂論”
五、潛淵:“誰看到?誰明白?誰相信?”
第十一章 昆明:“無一時不在抽象與實際的戰爭中”
一、救亡形勢下不閤時宜的反復論說
二、巴金眼中老友的變化
三、寫作宏願與審查乾擾
四、九妹的失常
五、虹影星光
第十二章 呈貢、昆明:傢,課堂內外,年輕朋友
一、龍街的傢
二、“我想呼喊,可不知嚮誰呼喊”
三、院落中的人事
四、課堂、課外
五、年輕朋友
第十三章 昆明:政治幻想之外的支撐
一、期望生活有個轉機
二、禮物
三、復員前後
第十四章 北平:“和這個亂糟糟的現實社會對麵”
一、不能不把事想得遠一點,深一點
二、圍攻
三、交織的層次
第十五章 北平:一個有“悲哀的分量”的背影
一、中老鬍同三十二號
二、睏獸之鬥
三、編者的“集團”和現代詩新風
四、幾乎沒有反應
五、追悼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张新颖老师写完《沈从文的后半生》,又回头来写了这本前半生,倒像一个人活到生命的终点,又回头看自己过去的一生,很多事情自然多了许多意味。 当然,这也是利弊兼有。好处是可以洞见生命节点的选择,坏处是往往带着一种“所以如此”的味道。事实上,沈从文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  

評分

評分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在阅读《沈从文的前半生》之前,我对沈老的印象就止步于此,一个情话满分的文人,很多人也许觉得文人的爱...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差強人意,單獨對瀋,我可能興趣不算很大。但他帶給閤肥張傢的影響很大瞭,民國的文人圈,文學觀念,文物愛好,舊時的文人精神,是他和張傢人共有的。不摺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充和很懂他。

评分

其實我不怎麼讀過瀋從文的作品,以前拿起邊城想看,發覺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但兩年前看瞭後半生,感嘆這個傳記寫的真好,也證實瞭範曾不是個好人。現在看前半生,又證實瞭郭沫若不是個好人。無論喜不喜歡瀋從文的文章,看這兩本傳記都是在看一個時代,時代中的一個個體生命,接著能體悟自己的時代,自己的個體生命。

评分

新穎贈。很多人說前半生太過平淡,不及後半生精彩,我不這樣以為。瞭解瞭前半生,纔會明白後來的文字與人生乃是來自何種根源上的給養,是湘西的河、青島的海、昆明的雲……最喜歡反反復復地讀瀋從文少年時代的事,隨他“各處去看,各處去聽,各處去嗅聞”那些平常又古怪的經驗,正是這樣的少年,纔能長成那樣的青年和中年,纔能“從水裏的石頭得到一點平時好像不能得到的東西”,纔能徹悟“真的曆史卻是一條河”。除此之外最受打動的兩個細節,一是瀋從文第一次登上大學講颱,窘迫得說不齣話來;一是瀋從文離開北平南下,張兆和托人給他捎瞭兩個盤子,一個“五彩鴛鴦戲荷大盤子”,一個“西番蓮邊有小孔眼的小盤子”。前者可以照見瀋看待自己、文學和教育的態度,後者則落實瞭婚姻裏具體而微的深情。新穎師用筆恰到好處,作者與傳主,都是一樣的赤子。

评分

其實我不怎麼讀過瀋從文的作品,以前拿起邊城想看,發覺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但兩年前看瞭後半生,感嘆這個傳記寫的真好,也證實瞭範曾不是個好人。現在看前半生,又證實瞭郭沫若不是個好人。無論喜不喜歡瀋從文的文章,看這兩本傳記都是在看一個時代,時代中的一個個體生命,接著能體悟自己的時代,自己的個體生命。

评分

看評論好評如潮,自己讀完卻沒有欣喜的感覺。材料很多,許多問題似乎都沒有說清楚,讀來不夠過癮。另外,瀋從文留下的文字資料和自我解剖已經很多瞭,這本書像是對瀋從文資料的索引。由於畢業論文的影響,自己對地方經驗的相關問題還是較為關注,輾轉於湘西、青島、北平、上海的瀋從文,其生命曆程與文學創作必然與地方經驗息息相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