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究竟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A.F.查尔默斯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鲁旭东
出版时间:2018-2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557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哲学
  • 哲学
  • 科学
  • 科普
  • 科学史
  • 英国
  • 查尔默斯
  • 思想史
  • 科学哲学
  • 基础科学
  • 科学方法
  • 知识论
  • 科学史
  • 实证主义
  • 批判思维
  • 科学探索
  • 真理追求
  • 科学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提起查尔默斯,相信许多读者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这部著作第一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国出版,是当时国内最早全面而系统地介绍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对科学哲学在学术复兴后的中国的传播、对我国科学哲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开展,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有不少人正是读着《科学究竟是什么(第3版)》走人科学哲学的殿堂的。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部优秀的科学哲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介绍了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还介绍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哲学的最新发展。

作者简介

A.F.查尔默斯(1939- ),英裔澳籍科学哲学家,悉尼大学教授。著有《科学及其架构》《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家的原子和哲学家的石头》等著作,其中《科学究竟是什么?》被译成世界各种主要语言,畅销全球。

目录信息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 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知识
第二章 作为实践介入的观察
第三章 实验
第四章 从事实中推导出理论:归纳推理
第五章 介绍否证主义
第六章 精致否证主义、新颖的预见和科学的成长
第七章 否证主义的局限性
第八章 作为结构体系的理论(一):库恩的范式
第九章 作为结构体系的理论(二):研究纲领
第十章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科学理论
第十一章 方法中的方法论变革
第十二章 贝叶斯方法
第十三章 新实验主义
第十四章 为什么世界应当遵循规律?
第十五章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第十六章 第三版结语
第十七章 增补篇
参考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科学究竟是什么?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像一个仰望星空的小孩。书里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复述并分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回答。在我看来,科学就像星空、“道”一样,无法用“A是B”这种直接的方式描述。  

评分

比较简单的科学哲学书籍,读的深入的话还是有所收获的,前几章非常清晰,后面批判归纳之后有些不如之前简明,可能因为问题也更加复杂了,或许由于出版时间关系本书只说道费耶阿本德,对于劳丹,邦格等没有叙述。  

评分

评分

比较简单的科学哲学书籍,读的深入的话还是有所收获的,前几章非常清晰,后面批判归纳之后有些不如之前简明,可能因为问题也更加复杂了,或许由于出版时间关系本书只说道费耶阿本德,对于劳丹,邦格等没有叙述。  

评分

科学究竟是什么?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像一个仰望星空的小孩。书里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复述并分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回答。在我看来,科学就像星空、“道”一样,无法用“A是B”这种直接的方式描述。  

用户评价

评分

查老师很可爱啊,熟悉的地方就很细致,不熟悉的也会大方承认。

评分

为什么这个增补本评分比之前的版本低这么多?我觉得很好,超出我的想象。可以说想过的所有关于科哲的问题这里都汇集了。虽然说解决方法差强人意,但是读完还是感觉很空了。以前很有激情去思考的问题,学完这些术语之后也只剩了:你是实在论者,我是反实在论者。拜拜!常规科学就是无激情。其实我最不爱看的反而恰恰是实在论这一章,越看我越觉得这真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话题。可是从前我却那么看重它。现在再看这真是毫无意义。我最喜欢的是前半部分一些基础性的讨论。但前面更加晦涩,不知道和翻译有没有关系。讨论库恩的一章提出了库恩的矛盾,其实这反而正是他有灵性的地方,有一点点脱离了无聊的地方吧。其实我觉得根本没有一个有能力对科学哲学做一个梗概性描述的人,哪怕是爱因斯坦庞加莱这种科学和哲学水平都非常高的人,也只能讲些他们自己的观念。

评分

对比第一版

评分

科哲哲学类书籍推荐,在总结一些人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作为自然辩证法的补充读物应该很不错

评分

既然提到了观察陈述,最好就要区分一下它的两个子类,毕竟这是逻辑实证主义内部的一个争论焦点: 1.关于感觉材料的陈述。(从而是私人性的和不可错的) 2.关于可感知的中等大小物理对象的陈述。(从而是公共性的和可错的) 从作者的相关论述来看,取的是第二类。 另外,有点怀疑作者所举的“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否算得上一个观察陈述——地球不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物理对象,地心说时代也没人在任何意义上观察过地球整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