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船載酒憶當年》是翻譯傢楊憲益先生的自傳,本以英文寫成,本書是其中文譯本。自傳的意大利文譯本的書名為“從富傢少爺到黨員同誌”,這從一個側麵粗綫條地概括瞭它的內容。
楊憲益在全書結束時寫道,“我無意寫一部流浪漢小說……我確實希望我的自傳能免除那種自戀癖和自我吹噓的不良傾嚮”,也“無意寫一部政治性的自辯書,因為我對我以前的所作所為並不感到羞恥或遺憾”。彆具會心的讀者,更不妨將它看做一冊人生的讀本:當生活的歧路紛然變亂於前,當世間的苦難不待招邀而至,人又當如何選擇,如何持守。
作者簡介
楊憲益(1915-2009),中國現代翻譯傢,他和妻子戴乃迭閤作英譯瞭《紅樓夢》《離騷》《史記選》等中國文學經典。他1915年齣生於天津一個銀行世傢,1930年代留學英國牛津,1940年代歸國。曽入獄四年。楊憲益富有傳奇色彩的生涯是中國知識分子在近代走過的艱難麯摺路程的真實寫照。
譯者簡介
薛鴻時,1936年5月生,上海市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英國小說,現從事英語文學研究工作。
出口转内销的自传看过几本,杨宪益先生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是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本。简直够匹敌何兆武的《上学记》了。 这些年,但凡那代人的回忆录、自传文章,总是一边倒的好评。这股风潮不知从何时开始,亦看不到终结的苗头。于是好些文字便混在这股风潮里,莫名成...
評分这本自传写的很平淡,作者出身世家,游历欧美,对文学历史有相当造诣,也亲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刻,这样经历丰富的一生似乎不应该写得这么平铺直叙。我也并不认为作者是在有意控制自己行文的笔调情绪,他跌宕的一生其实是那个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的映射,作为他本人虽然...
評分知道杨老是因为前阵子在看郑念的上海生死劫。然后在amazon上查书的时候看到同类型的书。于是才开始知道这位最伟大的翻译家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几个章节。。。当然,因为自己看英文书一直很慢,我先看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版本,然后又过了雷音版本最后几章。 很震惊这么伟大的翻译...
評分书籍里面,我对人的自传有着特殊的癖好,一是读起来不用脑子,快得很;二是各种经历,读来饶有趣味;三往深一点说,则是直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的命题。年初的时候读完了英若诚前辈的《水流云在》,今日又读完了杨宪益先生的《杨宪益自传》 。很凑巧,两本自传有个共同点...
評分多年前看过一个关于变形金刚的评论:说像补天石那样喜爱摇滚的疯癫年轻人,最后成为沉稳的领袖,是人生最好的弧线。 杨宪益年轻特别是留学时候的疯癫与荒唐,就是那疯癫的部分。好像藏传佛教用犯规来让你知道界限在那里一样,那样的疯癫成为日后沉稳的强大基础。 他的留学生...
待再看無刪節版。
评分可惜是刪節本。
评分馮雪峰與鬍耀邦是好友,並且很像 敘述極為節製,以緻於過於平實
评分七十七歲憶當年,1966年北京的八月,最讓人難受。
评分20180820,全書倒數第三段是:“以上就是我在20世紀80年代的齣國訪問活動。但是這種異乎尋常的幸福感是不能持久的。在這之後,我們國傢的社會生活以及我個人的生活發生瞭很大的變化。”然後並未談什麼,全書就匆匆結束瞭。很明顯刪除瞭描述80年代末事件的文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