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名为《衣不蔽体》,并非取成语原意,而是另做引申,讲述的是服饰背后的故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服饰演变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依次选取各个时段有代表性的服饰,配以生动的图片,讲述中国服饰近百年的演变及其与历史潮流的联 动关系,并用符号学的方法解说服装样式细节变动所内含的意义。
其实,从古至今,服饰都不仅仅是服饰,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休戚相关的。衣服也不仅仅是为了蔽体,其另一面也是身份、阶级、地位的象征。诚如许觉民先生所说,“不同时代的服装变换,晓示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换,这种文化心理又与政治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透过本书,或许我们可以看到“服饰的另一面”。
▼名家推荐
服饰与身体一样,不仅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被反复建构的文化概念。各种文化都会不断通过形形色色的界定与仪式,为她们确定关系的同时划定边界。赤桦的《衣不蔽体》运用当代文化批评理论,令人着迷地描绘了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充满张力的关系图景。
——晋永权,《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透过身体,以及遮掩乔装身体的服饰,泄漏出民族心灵史的惊天秘密。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服装之下,不止于身体。它包裹的也许是黑夜,也许是抗争,也许是妥协,也许是爱恨,但终归是时间的间隙。而赤桦的《衣不蔽体》,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一个间歇中的所有。
——脚印,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文学编辑
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暗算》责编
▼作者简介
赤桦,新华社记者,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中英文深度报道。在《南方周末》《冰点周刊》《凤凰周刊》《新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南华早报》《中国日报》《好莱坞报道》《嘉人》等中外媒体发表文章若干。
有英文写成的非学术、非虚构著作《红镜》1995年在美国出版,成为长销书。
业余,她观察国人的穿衣打扮——从冰冷的文史资料书籍影像,看到火热现实中的红男绿女,从符号学角度讲述穿衣打扮后面“明争暗斗”的故事:政治的,文化的,男男女女的,啼笑皆非。然后,有了这本《衣不蔽体》,亦非学术、非虚构。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叙说自己对民国时期男女着装的观察。她厌恶满清三百年统治之下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女子的本身不存在了,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着装的四平八稳,源于政治的闭关自守,对固有...
评分这是一本讲服饰的演变过程的书,俗语说:“人靠衣装”,在看这本赤桦所著的《衣不蔽体》之前,一直以为衣服只是一个人的御寒蔽体的需求,或者是随季节变化根据舒适度来更换的衣着。但是赤桦的眼里,服饰,大到政治、文化、小到工作和个人的身份、审美,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有趣...
评分最近陪我爸妈看年代谍战剧,他俩一直开启吐槽模式,说那时候怎么可能穿得这么时髦。我爸还指着一个穿背心的角色说,这要是真在那时候就应该把这个人抓起来,因为穿背心,没有领子没有袖子也就是没有领袖。我说开玩笑吧,我爸说可能是玩笑,可能就是真发生过的。第一次觉得穿衣...
评分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叙说自己对民国时期男女着装的观察。她厌恶满清三百年统治之下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女子的本身不存在了,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着装的四平八稳,源于政治的闭关自守,对固有...
评分最近陪我爸妈看年代谍战剧,他俩一直开启吐槽模式,说那时候怎么可能穿得这么时髦。我爸还指着一个穿背心的角色说,这要是真在那时候就应该把这个人抓起来,因为穿背心,没有领子没有袖子也就是没有领袖。我说开玩笑吧,我爸说可能是玩笑,可能就是真发生过的。第一次觉得穿衣...
对计划体制集体主义下的穿衣戴帽写的比对消费主义下的穿衣戴帽写的好,写过去比写现代好。不过这倒也符合我一向的想法,想系统的写好碎片化本来就是悖论,以及现在永远比过去更难书写,因为身在其中更迷乱。
评分衣、发、鞋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但当它们被附着上了自上而下的权力,性别的霸凌、族群的边界、时代的变迁、集体与个体间的抗争之后,它们的变化、原本诞生意义的消解也就成了我们观察当代文化张力最好的切口。作者选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题材,但略感觉历史的纵深感、时代变迁感还有些不够深、不够透,读完略让人有些兴头未满!
评分衣、发、鞋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但当它们被附着上了自上而下的权力,性别的霸凌、族群的边界、时代的变迁、集体与个体间的抗争之后,它们的变化、原本诞生意义的消解也就成了我们观察当代文化张力最好的切口。作者选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题材,但略感觉历史的纵深感、时代变迁感还有些不够深、不够透,读完略让人有些兴头未满!
评分材料还不错,但是作者观点很土。。很过时。。很肤浅,透着一股油腻爹味儿,甚至把激进女权写成了极端女权
评分一、立论依据尚嫌草率;二、文字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三、图片配置不尽合理,有不少本应取更见时代特色的却马虎了事;四、误植多处。有鉴于此,我只能打三分。抱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