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蔽体

衣不蔽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赤桦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299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8032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服饰文化史
  • 服饰
  • 文化
  • 历史
  • 社会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好书,值得一读
  • 散文
  • 都市
  • 情感
  • 成长
  • 爱情
  • 现实
  • 人性
  • 都市言情
  • 心理
  • 社会
  • 都市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名为《衣不蔽体》,并非取成语原意,而是另做引申,讲述的是服饰背后的故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服饰演变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依次选取各个时段有代表性的服饰,配以生动的图片,讲述中国服饰近百年的演变及其与历史潮流的联 动关系,并用符号学的方法解说服装样式细节变动所内含的意义。

其实,从古至今,服饰都不仅仅是服饰,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休戚相关的。衣服也不仅仅是为了蔽体,其另一面也是身份、阶级、地位的象征。诚如许觉民先生所说,“不同时代的服装变换,晓示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换,这种文化心理又与政治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透过本书,或许我们可以看到“服饰的另一面”。

▼名家推荐

服饰与身体一样,不仅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被反复建构的文化概念。各种文化都会不断通过形形色色的界定与仪式,为她们确定关系的同时划定边界。赤桦的《衣不蔽体》运用当代文化批评理论,令人着迷地描绘了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充满张力的关系图景。

——晋永权,《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透过身体,以及遮掩乔装身体的服饰,泄漏出民族心灵史的惊天秘密。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服装之下,不止于身体。它包裹的也许是黑夜,也许是抗争,也许是妥协,也许是爱恨,但终归是时间的间隙。而赤桦的《衣不蔽体》,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一个间歇中的所有。

——脚印,人民文学出版社著名文学编辑

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暗算》责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赤桦,新华社记者,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中英文深度报道。在《南方周末》《冰点周刊》《凤凰周刊》《新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南华早报》《中国日报》《好莱坞报道》《嘉人》等中外媒体发表文章若干。

有英文写成的非学术、非虚构著作《红镜》1995年在美国出版,成为长销书。

业余,她观察国人的穿衣打扮——从冰冷的文史资料书籍影像,看到火热现实中的红男绿女,从符号学角度讲述穿衣打扮后面“明争暗斗”的故事:政治的,文化的,男男女女的,啼笑皆非。然后,有了这本《衣不蔽体》,亦非学术、非虚构。

目录信息

引言:脱也有是,穿也有非
说话的衣衫
民国女装,风来满路香
旗袍:性感的远东神话
月份牌上竞妖娆
民国男装,三足鼎立
集体审美
制服的海洋
“毛式中山装”
干部服
工人装
绿军装之魅
不爱红装爱武装
烧旗袍,锯高跟鞋
剪开鸡腿裤
“我要穿军装”
抢军帽
像章,政治小饰品
趣味的苏醒
西装重返衣橱
凤凰浴火
服装上的“农民起义”
抵抗“服装起义”
领带:最后的边界
削足适履
喇叭裤风波
集体意识下的“蛋”
性感的炫耀
把财富穿出来
健美裤vs蜡染布
为了张扬的遮掩
“给盘老五穿条裤衩衩”
“衣不掩体”的性感
反叛的心思
牛仔裤,暧昧的反叛
后牛仔裤时代
“别理我,烦着呢”
T恤的前世今生
内衣权色
穿,是为了脱下
现代肚兜阴谋
男女风情,内衣隐匿
男权,钻进内衣
发上秘事
女人长发:鬼魅,浪漫
光头的罚罪,假发的浮华
政治杀戮,男人发上
女人断发,宣示革命
脚上情色
柳步:摇摆的诱惑
金莲三寸
放足,路漫漫
高跟鞋:现代版缠足
后记:书不尽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赵客 2000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张艺谋凭《我的父亲母亲》获得银熊奖,初出茅庐的章子怡身着一件颇具中国特色的肚兜礼服惊艳全场。彼时国人还不能接受“内衣外穿”的概念,对21岁的国际章多有嘲讽。以现在的观念来看,章子怡的衣着离暴露和大胆标准差之甚远,可见衣着服饰以...  

评分

公司组织到越南旅游,在越南航空的包机上乍见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奥黛的越南空姐,颇为惊艳。她们穿着一件酷似中国旗袍的蓝色上衣,两侧开叉高至腰际,款款而行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下身着一条白色喇叭筒的长裤,整体形象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服饰的魅力于此可见一斑。衣衫...  

评分

这是一本讲服饰的演变过程的书,俗语说:“人靠衣装”,在看这本赤桦所著的《衣不蔽体》之前,一直以为衣服只是一个人的御寒蔽体的需求,或者是随季节变化根据舒适度来更换的衣着。但是赤桦的眼里,服饰,大到政治、文化、小到工作和个人的身份、审美,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有趣...  

评分

服饰: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读赤桦的《衣不蔽体: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 “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人们穿衣打扮的基本动机,是表现优越,表现等级,表现个人与众不同,表现群体之间的地位高下。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服饰反映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时代...  

评分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叙说自己对民国时期男女着装的观察。她厌恶满清三百年统治之下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女子的本身不存在了,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着装的四平八稳,源于政治的闭关自守,对固有...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说14年接触中国摄影晋主编谈出版,20w稿子要砍掉一半,不舍得,所以转到广西师大出版了。 其实看完后面的头发和脚,虽然不至于说砍掉一半,三分之一砍掉阅读快感会提升一个档次。 文章题目里有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可1901-1949很薄弱,1949之后也不够厚实。最后两章关于头发和脚,风筝线放得实在够远的。

评分

2018030。写小书最考验一个人是否在学术上用功。此书引言之后一路泄火。开头说服饰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到后面只做到了粗粗梳理几个时期的代表服饰,讨论的深度不足,晚清民国与毛时代写的太一般了,改革开放后的部分写的还算可读。社会学研究不应该宏观而精细,研究“二十世纪中国人”不该从小人物群体写大时代风貌吗?但作者却写得很散乱,论据少说服力,引用经常没有必要性,偶有臆断和历史常识错误。作者偷巧,抓住大人物的服饰写,就大而无当了。作者学养不足,驾驭不了这个“二十世纪中国人”宏大的命题。建议还原成原本的副标题“私人服饰笔记”。书三星,加一星给装帧印刷,扣两星为乱改副标题,导致读者接受预期过高。

评分

服饰折射社会变迁,从辫子小脚再到绿军装毛像章再到维秘新百伦。

评分

作者说14年接触中国摄影晋主编谈出版,20w稿子要砍掉一半,不舍得,所以转到广西师大出版了。 其实看完后面的头发和脚,虽然不至于说砍掉一半,三分之一砍掉阅读快感会提升一个档次。 文章题目里有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可1901-1949很薄弱,1949之后也不够厚实。最后两章关于头发和脚,风筝线放得实在够远的。

评分

3.5☆ 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政治以及男权和平权的联系。后记写到有个人说要把她这本书砍掉至少一半来出版,这样才会好看,然后作者拒绝了,但是我觉得删减版的这本书会更加精彩。毛喜欢灰色不喜欢黑色,中国最早穿西装的人是雍正,上个世纪80年代卖红薯的老太太一年净赚一万多元是脑力劳动者的五年收入所得,太平军领袖流行蓄的妾是男的,看这本书掌握挺多冷知识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