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乌拉尼娅在阔别祖国三十五年后回到了这片她发誓永不再踏足的土地?为什么她从十四岁开始内心就一直充满恐惧?为什么她从不曾探望和问候自己的父亲?面对姑妈的质问,乌拉尼娅缓缓诉说起三十多年前的伤痛记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还有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秘密……
略萨用写实的笔法,三线并呈的叙述结构,描述了乌拉尼娅对往事的追忆、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如何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场令人屏息的暗杀行动,揭示了独裁、权势、腐败与性之间的神秘关系。在2007年评选的“1982-2007年百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中,《公羊的节日》位列第二,仅次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囊获全球重要文学大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1976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主席,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读了秘鲁名作家马里奥.略萨的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拉美文学时兴“魔幻现实主义”,读起来有点累,像经典的《百年孤独》我就读得结结巴巴;可是这本书虽然也穿插着倒叙、插叙,也有大段的意识流描写,读起来却很轻松,30多万字的篇幅几个下午就解决了。什么缘故?想了...
评分被遮蔽的痛苦 周鸣之 曾听过一个论调,说人在受苦时所能受到的最高级别的安慰,莫过于建议他/她将自身的痛苦还原到历史中去,毕竟我们如今所能承受的苦难形式,先人们都多多少少地领受过了——本来么,痛苦这种决定于基因的东西,很难跳脱出什么新意。尽管如此,我对此论调仍...
评分分头进行叙事的方式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 我却看得有一点陶醉 与情爱笔记有大不同 只是我依然看到影子 那些熟悉的影子—— 性暗示,抑或只是热带里的潮骚 或许是略萨那激情的头脑短路了一下 不过 我却看到了 别的东西
评分与许多描述独裁统治的文字不同,《公羊的节日》并不是一本寓言。 书中既无对独裁者义正词严的贬斥,亦无脸谱化的人物描写。小说分三条主线展开,A/B/C三条主线偏离两面化叙述的内容不一而足。A线中,在事发之日二十余年后,乌拉尼娅的亲戚们提到,全家在特鲁希略时代的生活要比...
评分最近读了秘鲁名作家马里奥.略萨的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拉美文学时兴“魔幻现实主义”,读起来有点累,像经典的《百年孤独》我就读得结结巴巴;可是这本书虽然也穿插着倒叙、插叙,也有大段的意识流描写,读起来却很轻松,30多万字的篇幅几个下午就解决了。什么缘故?想了...
反独裁成为了略萨一生的主题
评分总统是个人物;老子爬到最高位置就是要独裁和奴役人民的;老子被奴役和独裁就是要推翻你的。
评分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真是震撼人心
评分还是典型的略萨,多线、多视角地讲一个故事。从整体上来看有些冗长了,但确实是详细地把前因后果都讲清楚了
评分非常精彩。元首特鲁希略,反特鲁希略者,被特鲁希略糟蹋的女主角,三个叙事层面徐徐展开,环环相扣的故事背后,暴力和压抑不可忽视的填满着每个细节,而让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不是虚构,是切切实实的历史。其中乌拉尼娅对现状的感慨仿佛也是对拉美命运的感叹,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地方,却无时无刻不在用不幸书写着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