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乌拉尼娅在阔别祖国三十五年后回到了这片她发誓永不再踏足的土地?为什么她从十四岁开始内心就一直充满恐惧?为什么她从不曾探望和问候自己的父亲?面对姑妈的质问,乌拉尼娅缓缓诉说起三十多年前的伤痛记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还有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秘密……
略萨用写实的笔法,三线并呈的叙述结构,描述了乌拉尼娅对往事的追忆、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如何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场令人屏息的暗杀行动,揭示了独裁、权势、腐败与性之间的神秘关系。在2007年评选的“1982-2007年百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中,《公羊的节日》位列第二,仅次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囊获全球重要文学大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1976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主席,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鼎盛时期,曾涌现过一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长篇名著,如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双城记》、《九三年》,讴歌俄国军民抗法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等等。20世纪以降,这类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小说似乎日趋式微了,文学向着刻划复杂幽暗的人性领域日...
评分最近读了秘鲁名作家马里奥.略萨的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拉美文学时兴“魔幻现实主义”,读起来有点累,像经典的《百年孤独》我就读得结结巴巴;可是这本书虽然也穿插着倒叙、插叙,也有大段的意识流描写,读起来却很轻松,30多万字的篇幅几个下午就解决了。什么缘故?想了...
评分特鲁希略时代的“人间喜剧” 赵松 上个世纪的拉丁美洲,除了涌现过一批“爆炸文学”的优秀作家如马尔克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略萨等人以外,还出过一批臭名昭著的军事独裁者,如庇隆、杜瓦利埃、皮诺切特、特鲁希略等人。这两类人似乎构成了二十世纪拉美文化的两个极端。那...
评分被遮蔽的痛苦 周鸣之 曾听过一个论调,说人在受苦时所能受到的最高级别的安慰,莫过于建议他/她将自身的痛苦还原到历史中去,毕竟我们如今所能承受的苦难形式,先人们都多多少少地领受过了——本来么,痛苦这种决定于基因的东西,很难跳脱出什么新意。尽管如此,我对此论调仍...
评分1、 尾声 “来吧,亲爱的孩子,吃光你盘子里的早餐,然后我们去大街上淋雨,去桥上再看一看这伤痕累累的祖国,我会再想想这里曾经的孱弱和辉煌。这是我毕生之贡献,尽管它看起来有些糟糕。我的生命都从这里开始,我同它一起度过童年;空气里的怪兽编织着情网,我坠入其...
暗杀行动的那条线最为精彩。拉美文学真是宝藏啊
评分三条明暗线叙事,在书的最后又完整地合为一线,略萨无愧现实主义结构大师之称。撇开难懂零碎的人名,在一桩刺杀案中,略萨成功营造并写出了多米尼加的史诗。在明知结局的情况下阅读,依然被调动起了紧张感官,这大概是最近两个月看过的最好的一本现实主义作品。
评分公羊的节日在娇弱少女面对着巨人因性无能而更显肮脏的衰老的肉体却想起这是伟大领袖的那一刻达到了盛况。 愚昧的群众,虚假的政治。 那些英雄在刺杀举动之后的无力,老人在最后时刻还为亲人辩解的语句。 最可怕的是精神控制。 独裁,强权。
评分公羊的节日在娇弱少女面对着巨人因性无能而更显肮脏的衰老的肉体却想起这是伟大领袖的那一刻达到了盛况。 愚昧的群众,虚假的政治。 那些英雄在刺杀举动之后的无力,老人在最后时刻还为亲人辩解的语句。 最可怕的是精神控制。 独裁,强权。
评分暗杀行动的那条线最为精彩。拉美文学真是宝藏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