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集工人、酒鬼、书迷三位一体的诗人汉嘉,后来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捷克人说,米兰·昆德拉的文章过于深邃,读起来有沉重感;而赫拉巴尔则像是啤酒馆里坐在你桌子旁的熟人,将无数奇特的故事娓娓道来,幽默而富有哲理,这才是纯正的捷克味道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Hrabal,1914~1997)
20世纪捷克伟大的作家。这位法学博士为自己设计的一生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服兵役,做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废纸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四十九岁时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获得奖项有三十多个。他一生创作实绩丰厚,身后结集成19卷合集,在捷克畅销不衰。他的77种书,迄今以27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的33个国家发行。他的作品多数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与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同名的电影于1966年获奥斯卡外语片奖。根据另一部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影《失翼灵雀》获1990年柏林影展影片金熊奖。1997年2月3日,这位原本即将病愈出院的作家从医院五楼窗口坠落身亡。
实在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题目了。我想,当赫拉巴尔写下它的时候,他的小说几近成功,太空里的黑洞已然生成正张开大口等待它的猎物——无辜而懵懂的读者的到来。读完这本书,读了两遍,几番思量仍然不太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只是觉得它好。一个铺天盖地的天罗地网。 ...
评分实在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题目了。我想,当赫拉巴尔写下它的时候,他的小说几近成功,太空里的黑洞已然生成正张开大口等待它的猎物——无辜而懵懂的读者的到来。读完这本书,读了两遍,几番思量仍然不太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只是觉得它好。一个铺天盖地的天罗地网。 ...
评分这个初读的时候让人觉得无比忧伤和灰暗的故事,重读第二遍,是让人佩服于作者精湛的语言表达力和深邃的生活洞察力,顿生酣畅淋漓之感。 暂不说他的深层意义,单从文字上来说有种魔力,常常我们说文字的魔力,并不仅仅在于其对事物或感情直接精准的描述,而是在于通过文字的排...
评分阅读由兴趣变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总不愿意去挑拣其中的“最”,因为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到读书是多么一件私我之事。我们或许可以试图在人群里凭借微弱的书之气息寻找到某些同盟,然后沉溺于杯盏交欢里的畅谈,但是那些交集是如此的短暂和局限,于是,我更渴慕用文字去致敬文字。 ...
评分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汉嘉想:“如果我会写作,我要写一本论及人的最大幸福和最大不幸的书。”对一个爱书人来说,最幸福的是什么?最不幸的又是什么?最幸福的无非就是日日与书相伴,享受坐拥书山的快感,这也是打包工汉嘉执意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
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
评分叙事诗一般美妙的小说
评分那种孤独刻骨铭心,感谢作者,感谢译者,这本书的文字无数次敲击着我的心灵,叩问着我的灵魂,震颤不停,泪流满面,二十年来,孑然一身,如同汉嘉先生,他孤独却也不孤独,我亦如斯。但就书而言,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却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人类的智慧由汉嘉老人在35年里体会传承,他每天目睹着压力机碾碎那些书页,如同告别,也是祭奠;他嗤笑世人,他过得坦荡真诚,他爱他的地下室,他像一盏明灯一样,指示给爱书人和读书人,他的存在向世间昭示:唯有生命与书不可辜负!
评分书是好书 但出版社可不可以戏不要那么多 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大堆
评分“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突然觉得,每个区域的文学总会有自己的特点,一读便知道它应该属于哪片土地,和昆德拉类似的感觉,看到伏尔塔瓦河,心不禁微微颤动,打开酷狗,循环听着这首小提琴协奏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