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一直被低估,但从未被超越的英国古典文学作家。
2.《南方与北方》甫一出版即被称为划时代的史诗级小说。
3.BBC百部经典英剧原著,但比剧集更精彩。
生长于英国南部的玛格丽特随牧师父亲搬到北方小镇米尔顿。与温暖舒适的南方相比,处于工业革命发端期的北方城镇米尔顿又脏又乱且阴冷无比。不仅如此,她还得整天面对粗俗的工人、棉絮飞舞的纺织工厂。玛格丽特非常不适应北方的环境,更不适应纺织厂厂主、年轻的实业家约翰·桑顿的傲慢无礼。
经过一段时间的米尔顿生活后,玛格丽特体味到工人粗鲁暴躁背后的疾苦和无奈,更加厌恶纺织厂厂主,但约翰·桑顿却对玛格丽特日久生情。二人如同南方与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英国著名小说家,一生共发表过六部长篇。处女作《玛丽?巴顿》揭露了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黄金时代”广大工人群众的悲惨命运,代表作《克兰福德》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发生在克兰福德小镇市民间的悲喜剧。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有史诗级小说之称的《南方与北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米尔顿生活后,玛格丽特体味到工人粗鲁暴躁背后的疾苦和无奈,更加厌恶纺织厂厂主,但约翰·桑顿却对玛格丽特日久生情。二人如同南方与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
有人钟情,出了阁,生活下去。 南与北的一开篇,便引了这么一阙小诗,短小而隽永,如含青橄榄,略涩却回味悠长,入口的瞬间就记住了那个滋味。 以诗为引并非新鲜的写法,但难得的是所引诗歌的质量,盖斯凯尔夫人出手不俗,于是就这样读了下去。 然后,在许多章节,都遇上了令人...
评分最近整理以前写的东西时,找出了这篇自己过去写的文章。算不上完全是自己的感想,很多翻译自本书的序言,因为觉得写得很有道理。 《南方与北方》讲述的是一个设定在19世纪中期的故事。女主人个玛格丽特从英国南方搬到了北方的工业城市米尔顿。这两个地方的生活完全不同。南方...
评分(这本书大概有42万字。本文没有剧透,因为没有勇气为写书评重读) 《傲慢与偏见》《简·爱》《理智与情感》《小妇人》,这四本书我通通都没读过。然而我读了这本《南方与北方》,从开始到结束间隔大概四个月的时间。本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心态,还真是跟人借来的,而且借了...
评分最近整理以前写的东西时,找出了这篇自己过去写的文章。算不上完全是自己的感想,很多翻译自本书的序言,因为觉得写得很有道理。 《南方与北方》讲述的是一个设定在19世纪中期的故事。女主人个玛格丽特从英国南方搬到了北方的工业城市米尔顿。这两个地方的生活完全不同。南方...
评分该书写得非常细腻,书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情绪的起伏变化,周围的小环境、大环境都写得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我也很耐心地读了下去,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句子实在翻译的过于冗长,句子读完还有些不知所云,书中有些对话,有时也闹不清是谁说的,如果翻译的能像傅东华翻译的《...
这本翻译得太差啦!不如看电视剧
评分剧看了好几遍,相比之下,书的描写细腻得多。甚至比《傲慢与偏见》的心理描写也细致的多。
评分看过bbc剧集,印象中就是一部《傲慢与偏见》,但看完之后发现更胜一筹,不再是乡村小品,而是层次更丰富的事件,人格刻画,玛格丽特固然清高,不愿放下身段偶尔,却在命运面前显示了强大的韧性,不是对天不平,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更加努力地喜欢上世界,心境更加开阔。而桑顿,并不是传统意义的高富帅,有粗鲁暴躁的一面,却坚持原则,二人在逆境之中惺惺相惜,可以走到一起,也是令人感觉荡气回肠。
评分必须承认,对于这本书我爱剧集多过原著。本以为小说会更丰满立体,同时还能重温桑顿先生与玛格丽特小姐的绝美爱情,不想BBC其实已经在内容上做了极好的取舍,提炼并砍去了很多冗长凌乱又无关痛痒的篇幅,把最吸引人的部分拍了出来。若不是先看过剧,我真的很难单纯通过阅读爱上这个故事。
评分20180422 中国图书网 2018070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