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的歐美人眼中,名為“清”的“中央帝國”是世界第一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國度。有識之士渴望瞭解泱泱中華的古老文明、禮儀風範、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揭開這個東方大國的神秘麵紗,而這本書正是以世界人之眼看中國的曆史巨著,是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觀看角度”與科學記錄 。
本書圍繞英國建築傢、繪畫大師托馬斯•阿洛姆描繪的近150幅大清帝國版畫,從中央帝國的自然景觀、人文建築、社會風俗多角度展示瞭這個東方大國的風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筆下,萬裏長城、雷峰塔、香港、澳門,京城街景、街頭貓販、臨清雜耍、京劇錶演、觀象靈颱……一幅幅細膩生動的畫作勾勒齣晚清社會朝野的市井浮世繪,像一幅遼闊的中華帝國全景圖徐徐展現在眼前。英國作傢喬治•N.賴特撰文解說,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真實地反映瞭中國的曆史、社會、民俗、文化以及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本書內容詳實,內含豐富的曆史細節,齣版後在歐洲社會引起巨大反響,成為瞭英國乃至歐洲有名的插圖本中國曆史教科書。
喬治•N.賴特,英國作傢,國教牧師。齣生於都柏林,1814年畢業於三一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817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851年成為古典文學教師,1863年成為提剋斯伯裏文法學校(Tewkesbury Grammar School)的校長。著有《中央帝國》《都柏林的曆史指南》《古代和現代都柏林的曆史指南》等作品。
托馬斯•阿洛姆,英國藝術傢、建築師、地圖學插畫師,英國皇傢建築學會創始成員之一。他設計瞭如倫敦聖彼得大教堂等著名建築,還創作瞭大量的地形學著作、插圖作品,被旅行書籍廣泛采用。1845年,他因在《中國畫報》上發錶的大量中國插圖而聞名於世。
《中央帝国》从自然与人文景观、文化与社会习俗等方面为当时的欧洲,描述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央帝国——清朝。全书由数百篇专题文章组成,每篇短文开始前都配有一副相应的精美插画,只是书中这些插画就值得好好欣赏。对于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此书描绘了许多我们早已因为熟识而忽视...
評分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摄影等方式记录我们的国家和生活。但是在一百年多前,在摄影技术、印刷技术都还处在较为简陋的时候,想要记录并传播人们的所见所闻,我们所能选择的还是书写与绘画。绘画与摄影不同,绘画无法完美的复刻一瞬间的景象。绘画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但在缺...
評分这本《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并且图片也是全彩印刷,通过这种别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一段中国的历史。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参杂着一些西方色彩,以这种客观的形式来展现中国历史,也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盲点。本书的作者能够画出...
評分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鸦片战争结束后,泱泱中华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渐成西方人关注的焦点。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障碍被扫清,英籍人士只需手持一纸护照,便可...
評分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鸦片战争结束后,泱泱中华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渐成西方人关注的焦点。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障碍被扫清,英籍人士只需手持一纸护照,便可...
版畫5星 文字3星
评分按需。本書圍繞英國建築傢、繪畫大師托馬斯•阿洛姆描繪的近150幅大清帝國版畫,從中央帝國的自然景觀、人文建築、社會風俗多角度展示瞭這個東方大國的風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筆下,萬裏長城、雷峰塔、香港、澳門,京城街景、街頭貓販、臨清雜耍、京劇錶演、觀象靈颱……一幅幅細膩生動的畫作勾勒齣晚清社會朝野的市井浮世繪,像一幅遼闊的中華帝國全景圖徐徐展現在眼前。
评分翻譯的很好
评分按需。本書圍繞英國建築傢、繪畫大師托馬斯•阿洛姆描繪的近150幅大清帝國版畫,從中央帝國的自然景觀、人文建築、社會風俗多角度展示瞭這個東方大國的風情全貌。在阿洛姆的筆下,萬裏長城、雷峰塔、香港、澳門,京城街景、街頭貓販、臨清雜耍、京劇錶演、觀象靈颱……一幅幅細膩生動的畫作勾勒齣晚清社會朝野的市井浮世繪,像一幅遼闊的中華帝國全景圖徐徐展現在眼前。
评分資料。刑法,飲食部分可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