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周黎安,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等。
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与中国传统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内在冲突,如果严格执行苏联模式,等于是用中国人最不擅长管理方式与手段去推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严密经济体系。30年国民经济6%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基本未变,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下降,基本消费品高度短缺。八二宪法,四级立法体制-...
评分 评分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扮演着关键的执行决策。属地化管理以及行政发包制都指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任务具体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中央政府扮演着监管、分配、指导的作用。第二,地方官员面临上级的考核,政治晋升依赖上级评价。
评分好久没读过这么扎实的书了。 中国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就是行政层层外包+政治锦标赛双重压力的结果 政府治理有两个基本倾向: 一个是行政发包下的地方分权化倾向,事实上的行政控制权和自由裁量权向下层政府的集中和沉淀 二个是在行政治理手段的市场化倾向,政府官员的激励方式采...
评分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扮演着关键的执行决策。属地化管理以及行政发包制都指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任务具体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中央政府扮演着监管、分配、指导的作用。第二,地方官员面临上级的考核,政治晋升依赖上级评价。
1.作者以“行政发包+财政”“属地管理+政治锦标赛”分别阐释了央地博弈、地地竞争关系,创新之处在于聚焦官员个体激励,以职业前景串联政治过程。2.优点:大量历史文献与政策,受益匪浅。3.质疑:第一对于地方政府概念界定不明。第二未区分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及职业通道,个体动机一概而论。第三作者认识到官员权力大的问题但仍坚持此前提,我认为与其加入人民满意度等难以衡量的绩效标准,不如先借助行政问责建立全国统一规则市场和司法体系,后期需减少官员作用。第四作者抛出“双头垄断”“官僚制”等大问题却缺乏论述,后期也逐渐偏离“官员激励”的主题。第五在对策上缺乏清晰思路,尤乡镇问题被遗忘
评分实证分析的准确和真实远远比周雪光强
评分看出了快感竟然!
评分行政发包制+晋升锦标赛的政治体制分析,比较全面的论述。想要进一步了解财政体制要看周飞舟的,想要进一步了解政府日常事务与运动型治理的要看周雪光的。
评分略冗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