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周黎安,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等。
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与中国传统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内在冲突,如果严格执行苏联模式,等于是用中国人最不擅长管理方式与手段去推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严密经济体系。30年国民经济6%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基本未变,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下降,基本消费品高度短缺。八二宪法,四级立法体制-...
评分周黎安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所涉及领域颇广,已经从公共行政领域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给寻觅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动因和中国特有的政治行政体制所产生的作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
评分 评分以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古老的视觉出发,书写这一关系在中国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这一关系决定了激励制度的设计,书中所说-行政发包、行政分权、政治锦标赛。 这一个关系是活的,近些年来对这一个关系的治理逐渐从直觉化思维转变成结构化思维。对泱泱大国的治理,必然面临委托-代...
评分四个要素:属地原则,财政包干,行政发包,晋升竞争 中国政治应该是三层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而不是当下流行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 激励问题:委托方与代理方。产生问题的原因:双方目标不同;信息不对称 激励理论: 契约激励(基本工资+计件):参与约束+激励兼容约束(代...
实证分析的准确和真实远远比周雪光强
评分第一章评价地方政府的地位那里用了财政收支作为证据 除了这个瑕疵之外 可以说内容非常全面详实 如果再有条理一些该多好
评分年度最佳
评分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在第七章“行政发包与晋升竞争:理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不是第四章“政治锦标赛模式”。尽管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创新是政治锦标赛。
评分“行政发包制+晋升锦标赛的政治体制分析,比较全面的论述。想要进一步了解财政体制要看周飞舟的,想要进一步了解政府日常事务与运动型治理的要看周雪光的。”只简单看了行政发包制和晋升锦标赛,启发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