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周黎安,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等。
一 导论 1.1 地方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几种中国发展的解释的批评和疑问: 中国经济起点低,增长潜力大 若照此说,则非洲增长潜力最大。事实上经济贫困是自我循环的。没有大推力很难走出此循环。 中国经济增长纯靠高投资支撑 依赖高投资是对的。但问题是中国为何能维持如此高...
评分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扮演着关键的执行决策。属地化管理以及行政发包制都指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任务具体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中央政府扮演着监管、分配、指导的作用。第二,地方官员面临上级的考核,政治晋升依赖上级评价。
评分行政分包制,在组织内部的权威下,发包方对承包方有正式权力,承包方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以属地管理为特征的行政发包制又赋予了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和实际控制权。 通过层层发包代替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协调,最小化总部协调功能,以承包...
评分 评分周黎安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所涉及领域颇广,已经从公共行政领域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给寻觅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动因和中国特有的政治行政体制所产生的作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
在电脑上pdf读了一半,微信读书就上架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从2月小火到4月上架,效率可以的。 写作方式非常学术,逻辑超清楚,关键词是发包制和政治锦标赛,内涵是纵向与横向的激励与竞争,提供了比“人情社会”“官僚主义”之流更加宏观、深度的解读视角,可以说是中国政府的深层结构剖析。 本文盲真是学到了很多,譬如广州为啥频频修路,江苏为何大内斗省,卖房到底是在卖什么,都能想明白了(但真的问我我还是说不清哈),这个时候二刷《大同》《书记》肯定也会有新收获(但我懒)。 边看边感叹国家治理真是门学问(废话),要是制度有全优解就好了,不然怎么搞都有牺牲品啊。最后落脚点居然还提到了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好心酸,因为根源在于并没有畅通的自下而上的反应渠道……然鹅现在媒体也不行了,完球。
评分非科班生看看目录也是好的。
评分老师上课说:这本书销量不好,因为名字取得不好,谁关心地方政府啊hhhhh
评分略冗长
评分看出了快感竟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