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礼物

龙的礼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黛博拉.布勞提岡(Deborah Brautigam)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沈曉雷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28635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研究译丛
图书标签:
  • 非洲
  • 国际关系
  • 政治
  • 中外关系
  • 海外中国研究
  • 外交
  • 政治学
  • 中非关系
  • 礼物
  • 神话
  • 冒险
  • 成长
  • 中国风
  • 奇幻
  • 智慧
  • 勇气
  • 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中非关系问题专家黛博拉•布罗迪加姆教授撰写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方评论家认为本书对那些曲解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言论进行了有力驳斥。黛博拉教授既赞赏中国为非洲带来的财运和机会,也提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在她看来,“西方把龙当作是强大又有可能对他人构成威胁的象征”,或许非洲人也会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她把书名定为《龙的礼物》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博黛蓉 Deborah Brautigam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發展與比較政治學教授,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她也是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聯合國以及其他發展機構的顧問。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和非洲的經濟和外交關系、外國援助、國家建設和發展等議題。

作者早年曾在台灣、香港學習中文,在西非種植水稻的農村進行研究,並居住過南非與中國。1998年出版的《中國援助與非洲發展:輸出綠色革命》(Chinese Aid African Development:Exporting Green Revolution)、2000年的《援助依賴與治理》(Aid Dependence and Governance)以及本書,都是她三十年來一路長期觀察非洲與亞洲的成果。

目录信息

序言 变化中的中国非洲参与
中国在非洲的崛起
中国与非洲:互惠互利?
不同类型的“援助”
中国,援助,与西方国家
各国为何提供援助?
第一章 传教士与毛泽东主义者:中国援助如何从“红色”发展为“专家”
红太阳升起
从矛矛到毛
“丛林之龙”
非洲的大寨?
坦赞铁路
第二章“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的援助试验
“理想的贸易伙伴”
摸着石头过河
援助与“四小龙”
赵紫阳访问非洲
皮革互换:在非洲的补偿贸易
援助作为投资的跳板
“天下一家”
“金元外交”
第三章 “走出去”:崛起中的中国的工具箱里的对外援助
西雅图的斗争
深入非洲
进入欧洲后院
朱镕基与坦赞铁路归来
免关税与免配额进入
境外经贸合作区:集群式“走出去”
非洲的头两个赢家
“摸着石头过洋”
第四章 来自东方的承诺: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助体系
不提供援助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哈蒙国王路的针灸
向中国学习
灾后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的“和平队”
中国提供“现金援助”吗?
倾销债务
第五章 东方快车:中国是如何进行援助和参与发展的?
北京对巴黎
东方大国
中国进出口银行、华为和塞拉利昂电信公司
从日本基于请求的体系中吸取教训
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流程
从援助到利润: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巩固哥马
中国以资源为抵押的基础设施贷款
无条件援助?
捆绑援助
“成群的专家”
第六章 苹果与荔枝:中国到底提供了多少援助?
中国对非援助的估算
一种是援助,另一种则不是
一揽子融资模式
大错特错
中国超过世界银行了吗?
苹果与苹果的比较
中国贷款将会导致新的债务危机吗?
第七章 头雁、卧虎:中国在非洲工业化进程中的角色变迁
挑战与机遇
作为工业催化剂的头雁
万宝路牛仔
友谊纺织厂的坎坷之路
汽车、小牛和奶牛
亚洲虎与非洲工厂
“原装的和台湾的”
第八章 亚洲海啸:海啸如何成为催化剂
皮革“走出去”
纺织品:中国海啸?
变化的驱动力?
催化当地工业发展
非洲工厂里的中国工人
第九章 输出绿色革命:从援助到农业企业
挑战与机遇
中国传统援助
利成于益?
王义彬与南南合作
从杂草到种子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业技术中心:可持续性与商业
第十章 外国农民:非洲农村的中国定居者
农业走出去
粮食安全:中国与非洲
巨型项目
在北方,只有马格巴斯糖联
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刘建军的“保定村”
第十一章 流氓捐助者:神话还是现实
“中国援助:全是为了石油、矿产、资源”
“中国使苏丹逃脱了因达尔富尔谋杀应受的惩罚”
“中国损害了增进非洲民主与人权的努力”
“中国的支持使罗伯特•穆加贝继续在津巴布韦掌权”
“中国正在使腐败加剧”
“中国的援助与贷款是‘不公平’补贴制度的一部分”
“中国以较低的环境和社会标准赢得商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鲜有的西方国家学者为中国说话的著作 因为这位学者的文章是老师推荐的文献读物 所以感觉对于学术的严谨性是在的 读完之后也发现本书作者确实是在很多被北方国家指责的方面为中国作出了解释 利用真实的例子告诉读者西方国家的指责是不客观的 批评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 也许只...  

评分

越来越参与国际事务的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当中国把目光移到非洲的时候,世界也把关注的焦点移到了在非洲的中国。英国学者波黛拉•巴拉蒂格姆撰写的研究中国在非洲的新书《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就是适应这一需求的新著。 作者...  

评分

某些时候,“发展中国家”与“中庸”会联系在一起。中国,中庸,自古如此。 所谓的中庸,为不出头,不欺凌别人,与人互惠互利。近来中国周边的领土争端再次印证。历史上中国人即便在强势的时候,也不会去侵略和扩张。(元朝例外,不是汉族)不像日本和希特勒,狂热,疯狂,变态...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有助于纠正视听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shu/2012/812/2048205312430.html 美国学者讲述中国援非故事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dushu/2012/812/20452020312429.html  

用户评价

评分

数据太多,政策类话语太多,可能研究政治学的人看收获更大吧,我个人觉得没啥意思,太过于宏观

评分

固然对妖魔化中国深恶痛绝,但这本书似乎急于辩解了些,大量采信官方说法,作者的实地考察难以穿透。整体上对新自由主义世界体系缺乏反省,好像商业合作就一定优于援助行为;西方不干净所以也豁免中国,那谁管非洲?最后讨论非洲农业和流氓捐助者,才显出了复杂性。有删节吗?

评分

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中国在非洲的故事。破除了中国参与非洲事务所形成的媒体谣言,并梳理了中对非事务的历史政策变化。与其他在非国家政策相比,我国对非政策更多地结合自身发展的经验和因地制宜的不断试验的过程。

评分

作者无法接触中国政府档案,虽用心良苦,但分析只能隔靴搔痒;且行文也比较枯燥,放弃

评分

做为一个美国人,作者对中国在非洲的工作所做的记述远较一些逢中必反的政治家和新闻媒体要公正和客观得多,要了解中国在非洲是什么情况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