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罗曼·罗兰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1420
译者:傅雷
出版时间:2017-8-20
价格:1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118123
丛书系列:果麦·外国文学经典
图书标签:
  • 法国文学
  • 约翰克里斯多夫
  • 罗曼罗兰
  • 傅雷
  • 小说
  • 传记
  • 外国文学
  • 外国名著
  • 音乐
  • 小说
  • 成长
  • 奋斗
  • 人性
  • 悲剧
  • 浪漫
  • 思想
  • 艺术
  • 激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为音乐奋斗反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本书共分三册,分别代表了主人公的三个时期:

上册是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的克里斯朵夫,包含如下章节:1.黎明;2.清晨;3.少年;4.反抗。这一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出生在德国一个比较穷苦的音乐教师家庭,在祖父的教导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甚至得到了公爵贵族的嘉奖。但他天性的敏感及自尊让他在情感上多次受挫,最开始是友情,后面还有懵懂的初恋。祖父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家庭更加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状态,他肩负起了养家的责任,但他又因为生性耿直,不愿阿谀奉承,虚伪待人,最后遭人陷害失去工作,音乐上也反复遭人诟病否定,又在冲动之下为帮一个姑娘打抱不平犯下杀人大祸,他只能离开他的母亲,离开德国,逃往巴黎。

中册主要讲述的是青壮年时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生活,包含如下章节:1.节场;2.安多纳德;3.户内。虽然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一开始的生活还是不如意,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绝不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初心,也不为了口腹之欲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因此也赢得了一些人的尊重。在巴黎期间的生活对克利斯朵夫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了一个真正懂他的朋友奥里维。在奥里维的支持下,克利斯朵夫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承受过丧母之痛,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并且开始在音乐界声名鹊起。

下册概括起来可以称为旅程的终途,包含如下章节:1.女朋友们;2.燃烧的荆棘;3.复旦。克利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音乐作品被传颂得越来越多,他依旧是那个心直口快、直言不讳的人,因为又一次得罪人,他遭到封杀,幸得他之前的一个女性朋友葛拉齐亚暗中的帮助才摆平。然而,在一次“五一”节游行示威游行中,他不慎卷入革命党中,不仅害得奥里维被军警打死,自己也又一次犯下杀人罪不得不再次逃亡瑞士。意志消沉的克利斯朵夫在瑞士遇见了葛拉齐亚,发现她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爱人,然而命运弄人,葛拉齐亚的儿子坚决反对他俩在一起,不惜装病也要拆散两个人,两人只能遗憾分开。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当克利斯朵夫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敌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直到死神降临。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时20余年之久的长篇巨著,罗曼·罗兰从1890年就开始酝酿构思,1902年2月《半月丛刊》发表了小说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后一卷《复旦》。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 -1944)

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

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代表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

《名人传》

傅雷 (1908-1966)

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译作: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名人传》等

著作:

《傅雷家书》

《傅雷谈艺录》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目录信息

Chapter 1
卷一·黎明
Chapter 2
卷二·清晨
Chapter 3
卷三·少年
Chapter 4
卷四·反抗
Chapter 5
卷五·节场
Chapter 6
卷六·安多纳德
Chapter 7
卷七·户内
Chapter 8
卷八·女朋友们
Chapter 9
卷九·燃烧的荆棘
Chapter 10
卷十·复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X年X月X日 “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有非常愉悦之感,摆脱了束缚自己的情欲......” 写下这句话是在1988年的春天。1988年的春天肯定发生了什么,只是我现在想不起来了。但这事肯定与身体、与情感,或者与两者都有关。那年的春天来得迟,三月了还有雪。是小...  

评分

因为推荐的次数太多,那些医学院的女生们看到我来的时候,会赶快问傍边的人,“你的“剁夫”看到哪了?。口气如同后来“今天,你喝了没有”那种广告似的戏谑版。听到这话时我会微微感到一种不舒服,心里想如同贝多芬一样伟大的罗曼罗兰,“怎么会让你们觉得好笑。” ...

评分

读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选择了这本书,当时是二卷本。应该也不是这版本,豆瓣上似乎找不到。 第一个学期读完了第一卷,第二学期读完第二卷。 感觉似乎大学的第一年的精神生活就是用这本书撑起来的。 那时候认真地边读边做笔记。 然后做完笔记之后认真地一个字个字地打在自己的博...  

评分

因为推荐的次数太多,那些医学院的女生们看到我来的时候,会赶快问傍边的人,“你的“剁夫”看到哪了?。口气如同后来“今天,你喝了没有”那种广告似的戏谑版。听到这话时我会微微感到一种不舒服,心里想如同贝多芬一样伟大的罗曼罗兰,“怎么会让你们觉得好笑。” ...

评分

这本书能唤醒一些深埋心底的感觉。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失去很多非常鲜活的生命体验,只有一些大作家终身保持敏感,可以模拟和唤醒那些不同年纪的细致幽微的心理体验。 普通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好些感受等过了那个年月就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看到比自己年轻的人沉...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小半年的书,也是隔了很久以后读的大部头的名著,很不错的故事,突然有些怀念小时候抱着一本名著就一直读的日子,不像现在,手机电脑占据大部分时间。

评分

一直觉得会是一本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评分

读了小半年的书,也是隔了很久以后读的大部头的名著,很不错的故事,突然有些怀念小时候抱着一本名著就一直读的日子,不像现在,手机电脑占据大部分时间。

评分

一直觉得会是一本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评分

以前一直不觉得小说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用来消磨时间。我错了。 书里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他的挣扎,他的战斗,他的力量,他的平静。确实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就连精神上的激励对我来说可能都是短暂的。但是在此时此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作者所描绘的内心的力量,所描绘的力的潜伏待发,力的喷涌而出,力的茫然不定.... 没有这本书,我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某些东西,能感受到这些对我来说就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