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为音乐奋斗反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本书共分三册,分别代表了主人公的三个时期:
上册是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的克里斯朵夫,包含如下章节:1.黎明;2.清晨;3.少年;4.反抗。这一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出生在德国一个比较穷苦的音乐教师家庭,在祖父的教导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甚至得到了公爵贵族的嘉奖。但他天性的敏感及自尊让他在情感上多次受挫,最开始是友情,后面还有懵懂的初恋。祖父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家庭更加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状态,他肩负起了养家的责任,但他又因为生性耿直,不愿阿谀奉承,虚伪待人,最后遭人陷害失去工作,音乐上也反复遭人诟病否定,又在冲动之下为帮一个姑娘打抱不平犯下杀人大祸,他只能离开他的母亲,离开德国,逃往巴黎。
中册主要讲述的是青壮年时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生活,包含如下章节:1.节场;2.安多纳德;3.户内。虽然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一开始的生活还是不如意,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绝不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初心,也不为了口腹之欲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因此也赢得了一些人的尊重。在巴黎期间的生活对克利斯朵夫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了一个真正懂他的朋友奥里维。在奥里维的支持下,克利斯朵夫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承受过丧母之痛,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并且开始在音乐界声名鹊起。
下册概括起来可以称为旅程的终途,包含如下章节:1.女朋友们;2.燃烧的荆棘;3.复旦。克利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音乐作品被传颂得越来越多,他依旧是那个心直口快、直言不讳的人,因为又一次得罪人,他遭到封杀,幸得他之前的一个女性朋友葛拉齐亚暗中的帮助才摆平。然而,在一次“五一”节游行示威游行中,他不慎卷入革命党中,不仅害得奥里维被军警打死,自己也又一次犯下杀人罪不得不再次逃亡瑞士。意志消沉的克利斯朵夫在瑞士遇见了葛拉齐亚,发现她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爱人,然而命运弄人,葛拉齐亚的儿子坚决反对他俩在一起,不惜装病也要拆散两个人,两人只能遗憾分开。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当克利斯朵夫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的社会生活中时,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敌人也和解了,并反过来讥讽像他当年那样反抗社会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直到死神降临。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时20余年之久的长篇巨著,罗曼·罗兰从1890年就开始酝酿构思,1902年2月《半月丛刊》发表了小说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后一卷《复旦》。
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 -1944)
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
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代表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
《名人传》
傅雷 (1908-1966)
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译作: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名人传》等
著作:
《傅雷家书》
《傅雷谈艺录》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
评分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
评分从开始看《约》一书到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月,30天;一本书,120万字。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分每秒都在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强者”的“力”。在这一个月里,我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生机勃勃,以前脑中的种种阴霾一扫而空。我想起了《约》中引用的一...
评分从10月5日在西宁到北京的火车上翻开第一册第1页,到刚才依依不舍的读完最后一页,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献给“全世界正在战斗的人们”的一本书。伴随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壮烈的一生,从最初生的好奇、少年的...
评分从开始看《约》一书到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月,30天;一本书,120万字。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分每秒都在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强者”的“力”。在这一个月里,我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生机勃勃,以前脑中的种种阴霾一扫而空。我想起了《约》中引用的一...
生命最终归于平静,和谐,和美(遗憾的美或者期待的美)。
评分绚烂归于静寂。
评分以前一直不觉得小说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用来消磨时间。我错了。 书里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他的挣扎,他的战斗,他的力量,他的平静。确实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就连精神上的激励对我来说可能都是短暂的。但是在此时此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作者所描绘的内心的力量,所描绘的力的潜伏待发,力的喷涌而出,力的茫然不定.... 没有这本书,我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某些东西,能感受到这些对我来说就够了。
评分克里斯多夫终究离开了小镇; 当下的艺术,当下的文明不也是这样吗?睿智的人隐藏在国家的底蕴之中,却任凭愚蠢的人占据着上层的地位所摆布; 所谓名声,不过是当世流水,捉摸不定的虚妄,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在于真正做了什么; 可怜的奥里维,被一个女人所毁灭; 针砭时弊,字字珠玑; 生命的存在就是要对抗虚无! 他解放了,斗争已告结束,走出了战场。 时代轮回,我们永远在背负着明天前行。
评分一直觉得会是一本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