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

游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亚历克·贝克,英国作家,凭借其极富盛名的作品《游隼》获得1967年的达夫·库珀奖。他是土生土长的埃塞克斯郡人,一生都生活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乡下小镇的切姆斯福德。他所受的正式教育于1943年结束,其时他年仅16岁。他仅写过两本书,全都围绕着埃塞克斯的乡村,特别是切姆斯 福德至海岸线的这片区域。他在完成《游隼》一书后即患上重病(也有说法是他在撰写本书时已经患病,我们不得而知):先是类风湿关节炎,又因服用缓解关节疼痛的药物而患上癌症,最终于1987年12月26日去世。

译者

李斯本,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文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播学硕士。曾游历包括南极、北极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版者: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英] J.A.贝克
出品人:全本书店
页数:243
译者:李斯本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36554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自然文学 
  • 自然 
  • 英国 
  • 外国文学 
  • 文学 
  • 英国文学 
  • 散文 
  • J.A.Baker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

纽约书评图书“经典重现”书系选书

赫尔佐格“无赖电影学校”必读书目

影响持续半个世纪的经典首次引进中国

“猎人必须成为他所追捕的猎物。”

内容简介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 平坦的湿地上,J. A. 贝克追逐着一对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他描述这些活动,语言精确,且带有非同寻常的诗意。

他保持这项神秘的个人追求,同时他作为人类自身的意识逐渐消融,转而被一种异己的、无法排遣的鹰的意识所取代。这种不同寻常的蜕变,不可思议又隐隐令人生畏,使得这迷人的篇章成为经典。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观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名家推荐

厌倦人类世界的人,跟游隼一起飞吧。

——小说家,朱岳

20世纪自然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诗人,特德·休斯

(在书里)你不时能看出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只游隼。而这也正是我在拍电影时所做的,步出自身,神游其外——也就是说走出自己的身体,去到外界的某一点。

——电影导演,赫尔佐格

我拿起它(《游隼》)随手翻开一页。那一页绝妙描绘了一只鸮无声寻猎的画面。我被它的细节击中,震惊于他的文字唤起的听觉上的感受。似乎我正在当时当地,通过作者的耳朵体验那一刻。我翻到下一页,一章没读完我知道我已经被俘获了。

——作曲家,劳伦斯·英格里斯

现在,我不再认为《游隼》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更准确的说,这本书是在写“想成为一只鸟而不得”。

——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初读《游隼》,是在去年十一月。那时正值一段痛苦经历的开端,而我觉察到悲伤。某一个周日下午,我一个人在寝室,难受得喘不过气来。第二天,我读到《游隼》里的句子,诗性,敏锐,而基调带着无端的悲伤。那种感觉瞬间抓住了我。 我一直渴望成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到最外面去,...  

评分

距离游隼最近的一次,是在旅顺的某处内湾,或者称之为内海会更准确。此为咸淡水交汇之所,涨潮时海水涌入湾内,鸥鹭逐潮而来,翔集栖止。单凭回忆,我无法复原出完整的场景,只记得湾内有人工建造的堤坝,在正午时分反射出白垩色的光,令人厌倦、瞌睡。 正在观察如白卵石堆一般...  

评分

叙述很平静 但文字下面是波涛汹涌的激情 买了有一段时间了,算是今年买的书里比较喜欢的一本 书不算厚 看得很慢 慢慢看吧 译者的文风也很对胃口 甚至去搜了下译者有没有其他的作品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极端纯粹的书。先来预告一下~

评分

看《游隼》,老头(作者)始终在诱惑你成为一只鹰。“拥有万里无云的天空、宽广的河谷、山岭、河口和整片海洋。拥有二十英里天堂般梦幻的捕猎大地,一百万只鸟儿任其选择,还有一万英尺温暖有风的高空任其驰骋、翱翔。”于是看着看着好像就化为了一只鸟,一只鹰,一只游隼,越过沉睡的海洋,雨后的田野,叠起的山峦,随风盘旋降落在一棵树上,又鸣叫着飞入高远的天空中。老头写:“自由!你无法想象自由意味着什么,直到你看见一只游隼如离弦之箭,冲入温暖的春日天空,随心所欲地徜徉在无边无际的光亮之中。”

评分

教科书级的描写能力。像看一部细腻的长纪录片,名字就叫《追隼记》。他写隼的一次次飞行、摆荡、抛掷,如微距镜头一般的身体发肤特写,电光石火的砍劈俯冲捕食,还有写河口、山谷、大海、沼泽地、盐碱滩,写风、雨、雾、云、天空、黄昏、光芒,这些所有跟鹰所关联的一切,写100遍,也毫不重复。当然还有众鸟的情绪(尤其是它的猎物)、做为群体的状态,他描写生存,也描写死亡,描写恐惧、骄傲、轻松、漠然、威严,真是细腻流畅至极。翻译也很好。也看到了他的观察节奏:基本是每隔一天(或者两天)出去一次;冬季最冷的1月2月,一周或10天出去一次;到了来年3月像是进入渐强音,几乎每天都在追随、奔走、记录;在4月隼的迁徙季到来而划上了终止符。在漫长的追随隼的过程中,他也似乎拥有了隼的目光和敏锐,一种代入感,最终获得了隼的接纳。

评分

超级喜欢译者姐姐!

评分

像一部忘了标注时间却让人感到古老的书,不用一句解释便开始了他对追隼的漫长诉说。他只想借给我们他的眼睛去观察游隼,我却想有一双隼的眼睛去反观他。“这种大型的鸥是杂乱无序又心不在焉的捕猎者。看到它死去,我一点儿也不难过。”一具薄弱的七尺之躯被世界遗忘前,“这世界还存有一丝心的坚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