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理童话《小约翰》堪称“19世纪的《小王子》”,鲁迅称誉其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并借其拒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该书以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现了人成长时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的诸多冲突。《小约翰》的语言简单透明,纯净美丽,探讨的却是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过,寓意我们面对人生迷惘时的共同处境。小说看似写孩子,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是深刻的哲学。《小约翰》是荷兰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Frederik van Eeden,1860—1932),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伊登本职是一名医生、精神分析学家,且成就斐然。在思想方面,他不仅深受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的影响,还对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抱有浓厚兴趣。是他最早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介绍到荷兰。
与小约翰开始于奇妙的幻游而最终“踏上他的辛劳之路,那通向人类的、苦痛的、深沉的大城市”一样,伊登本人也是勇敢而热忱的探索者,经历过一段由理想和浪漫回归现实的路。他曾在荷兰北部的比瑟姆(Bussum)建立了一个财产公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社,并根据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命名为“瓦尔登”。这个乌托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相信,《小约翰》结尾所指引的那直面人生的现实之路,仍将激发并引导一代代少年的勇气和理想。
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童话的陪伴,语言纯净优美、意境悠远深邃的童话是一个人心智发育的源泉。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总是驻扎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引导我们向着真善美发出欢呼并坚定前行。 很多人读过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
评分提到《小约翰》,就不免想起中国上世纪初的一位大文豪——鲁迅。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旧译望·蔼覃)所做的《小约翰》,被这位中国的大文豪称之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也是为数不多的鲁迅亲自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文学之一。甚至可以说,凡·伊登的这部《小约翰...
评分童年如同一个梦境,永远不会消失,也不会改变,变的只是人本身,是人一点点在远离自己的纯真。其实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小约翰非得以与那个童话般的世界决裂为代价,去寻找万事通口中的那本写着任何事物答案的书。难道通晓世事对他来说就这么有吸引力?为什么我们就必须得把成人...
评分 评分<小约翰>是我最喜欢的鲁迅译作。小约翰与宇宙同在,他的爱超越了人,神,动物,植物,性别。爱是万物的本质,其他的光泽、声音、眼睛都只是爱的表象。我有一个偏见,认为童话的境界比成人作品更为宽广。成人小说多描写男女、生活,比起单纯辽阔与宇宙同在的童话,它们的通感其实只...
用清新優美的筆調寫的殘忍深刻的成人童話,前面看著覺得幼稚天真,越讀到後面越覺得沉重抑鬱難以抽身。魯迅先生對這本書的推崇,的確有他的道理。 旋兒、將知、穿鑿、永終,顯然是人類必經的人生四個階段。浪漫單純的童年固然好,但一旦開始腳踩泥土的思考,便再也不能枕于輕飄飄的雲上暢遊——成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內心守有一片淨土的人,雖然能做到“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但終究不可能把經歷過的苦痛忘得乾乾淨淨,只是在認識到殘酷的真相之後,仍然選擇對世上的不公進行反抗,明知是螳臂當車也義無反顧。 這部童話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工業文明和現代都市對人的壓榨和對人性的摧殘。結尾約翰終於與世界、與自己和解,也是因為自然的無限包容——他所找的永恆真理就是他自己,就是自然,而他也正是自然的一部分。
评分儿童《浮士德》与《奥德赛》!
评分因为看到这句“《小王子》姊妹篇”的介绍,我买了这本书。看过之后,我更喜欢《小王子》,可能是氛围更适合所说的儿童读物,而《小约翰》读着读着太深沉。不过都是好书。
评分不管大家觉得多么有深意,我还是不喜欢这种成人的童话,看童话本来就是为了欢乐,干嘛整的那么不轻松
评分想象奇崛,语言优美。小约翰寻找解读人生疑问之书的过程,就是成长之路。超越故事,直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