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理童话《小约翰》堪称“19世纪的《小王子》”,鲁迅称誉其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并借其拒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该书以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现了人成长时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的诸多冲突。《小约翰》的语言简单透明,纯净美丽,探讨的却是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过,寓意我们面对人生迷惘时的共同处境。小说看似写孩子,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是深刻的哲学。《小约翰》是荷兰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Frederik van Eeden,1860—1932),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伊登本职是一名医生、精神分析学家,且成就斐然。在思想方面,他不仅深受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的影响,还对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抱有浓厚兴趣。是他最早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介绍到荷兰。
与小约翰开始于奇妙的幻游而最终“踏上他的辛劳之路,那通向人类的、苦痛的、深沉的大城市”一样,伊登本人也是勇敢而热忱的探索者,经历过一段由理想和浪漫回归现实的路。他曾在荷兰北部的比瑟姆(Bussum)建立了一个财产公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社,并根据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命名为“瓦尔登”。这个乌托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相信,《小约翰》结尾所指引的那直面人生的现实之路,仍将激发并引导一代代少年的勇气和理想。
(本文作者:南开大学教授李新宇)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100多年前,1906年,鲁迅与它相遇,一见之下即爱不释手。那时鲁迅在日本留学,因为决定弃医从文,所以购买了一些文学方面的书籍,其中包括一些旧期刊。从一本破旧的杂志——1889年8月出版的半月刊《文学的反响》中,他看...
评分 评分当我遇到小约翰时, 我仿佛看到了自我意识的一个小枝桠钻进了他的大脑皮层 我和他一起遇到了那只巨大的蓝色蜻蜓 然后一起走过一生. 就像看到光门,灵魂跳进了另一个世界. [蓝的是宽大的水面,直到远处的地平线,在太阳下,却有一条狭的线发着光,闪出通红的晃耀。一条长的...
评分<小约翰>是我最喜欢的鲁迅译作。小约翰与宇宙同在,他的爱超越了人,神,动物,植物,性别。爱是万物的本质,其他的光泽、声音、眼睛都只是爱的表象。我有一个偏见,认为童话的境界比成人作品更为宽广。成人小说多描写男女、生活,比起单纯辽阔与宇宙同在的童话,它们的通感其实只...
一切的真知仍需通过实践来成就,知行无法分割,于是,对于小约翰而言,人类的路必然也是他最终的选择。就像死神对他说的一样,小约翰深深爱着人类,他必须长大,成长为一个好人,而做一个好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评分因为看到这句“《小王子》姊妹篇”的介绍,我买了这本书。看过之后,我更喜欢《小王子》,可能是氛围更适合所说的儿童读物,而《小约翰》读着读着太深沉。不过都是好书。
评分想象奇崛,语言优美。小约翰寻找解读人生疑问之书的过程,就是成长之路。超越故事,直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本书译者是学哲学和中文出身,看得出文字功底非常好。
评分《小约翰》并不是一本低幼读物,甚至连它是否适合孩子阅读都不好说。通读一遍,似懂非懂,前半段充满着对“主观的自以为是”的展现和讽刺,我们人类会因为宗教而争斗杀戮,会因为坚持不同的“真理”而骨肉相残,会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反目成仇。人类坚持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至上真理,蚂蚁、金龟子、老鼠、花朵也如是。后半段发展就逐渐变得深奥难懂,主题似乎也很多元。全篇充满象征和隐喻。最终出现的是神而又不是,是不可说而不可执着的存在,是慈悲的,深刻了解人间苦难的。作者否定了基督教而又没否定上帝,或者说上帝只是一种称呼,一旦执着就又有了问题。本版本很精美,译者用心翻译,语言很诗化,插图很棒,粗犷大胆的色彩让人联想起梵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