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最新校订版)

城市意象(最新校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美]凯文·林奇
出品人:
页数:150
译者:方益萍
出版时间:2017-7
价格:3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918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城市
  • 规划
  • 文化
  • 建筑理论
  • 得到·每天听本书
  • 城市规划
  • 艺术设计
  • 艺术
  • 城市意象
  • 建筑美学
  • 都市规划
  • 空间设计
  • 人文地理
  • 城市研究
  • 视觉文化
  • 社会意象
  • 城市记忆
  • 空间感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城市意象》这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作者简介

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目录信息

第1章 环境的意象
可读性
营造意象
结构与个性
可意象性
第2章 三个城市
波士顿
泽西城
洛杉矶
共同主题
第3章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道路
边界
区域
节点
标志物
元素的相互关系
变化的意象
意象特性
第4章 城市形态
设计线路
其它元素的设计
形态特性
整体的感知
大都市形态
设计过程
第5章 新的尺度
附录A 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
附录B 方法的使用
附录C 两个实例分析
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由于老师力荐此书,觉得应该有它的可看之处。当拿起来看的时候,才发现被翻译成两个版本。开始对照着看,发现还真不堪入目。但是,当你读完这本书,行走在城市的同时,你可能会明白:你应该以怎样的角度或者方法去观察、体验城市。在第三章,作者通过观察、交谈、对比、发现问...  

评分

为什么去北京旅游的人能够马上画出北京的地图,而有些城市里面的老居民甚至不知道他所在的城市中的某两条最重要的的马路居然不是平行的?为什么我们住的房子旁边的那条河涌会被我们忽视,为什么有时候,当我们玩 Google Earth 试图找自己的家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困难?而当...  

评分

翻译得简直就不是中文来的,因果关系的句子前后根本都没联系的.... 还是本人学识太浅薄看不懂中文了?">_<" 建议下载电子版的,好懂很多,最起码没有那么“故作高深”.....  

评分

chapter1从人对城市的印象去理解城市的出发点很有见地,关于“印象”的论述也很有意思; chapter2研究方法大致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不了解这三个城市的读者来说,实在无法深读; chapter3对于本章中关于三个城市五个要素的难成体系的零零碎碎的评论,浮躁的我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  

评分

看到华夏出版社的学术译作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拿到手果不其然,行文风格依旧不适合国人阅读,这样水准的译作不如直接把早先的再版。推荐直接看老版本的《城市的印象》,朴实易懂,网上也有电子版,弄这样的翻译真是作孽。  

用户评价

评分

新媒体的出现为观察者勾勒城市意象提供了新的经验空间。在想,数字地图和导航的出现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意象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但虚拟空间却又同时通过各种符号体系呈现和构建新的城市意象:也许代替不了全息在场,但线上线下的互动(如城市漫步活动、共享单车的出现)提供了更多探索城市的机会。嗯,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点,列不动了。(啊,其实很不爱看书中举的案例,可能因为零经验的我本身就没怎么形成关于这些城市的“意象”,且并未实地探索过,所以纸上的城市形态展示图与描述文字好让浮躁的我头大…)#开完读书会才懂作者的好#系列

评分

城市里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五类元素,标志物、道路、边界、区域和节点。

评分

列举了美国的城市但是我对于那些城市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大概翻阅了一下,但是作者的全局观表达的很不错,我准备找个时间再细读一遍

评分

好的研究总是回归体验本身

评分

好的研究总是回归体验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