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何炳棣
出品人:
页数:433
译者:葛剑雄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10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94138
丛书系列:何炳棣著作集
图书标签:
  • 何炳棣
  • 明清史
  • 经济史
  • 历史
  • 社会经济史
  • 社会史
  • 明史
  • 古代史
  • 人口史
  • 明史
  • 清史
  • 近现代史
  • 人口统计
  • 社会经济史
  • 历史地理
  • 中国历史
  • 数量史
  • 社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诸问题的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何炳棣先生关于上述问题的精彩论述无疑使本书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在何氏之前,从未有一位学者通过追溯人口术语的制度内涵的演变来理解分析已有的人口数据,并对移民、地区经济开发、农作物改善、赋税制度、土地使用权、自然灾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做出透彻细致的分析。该书在学术研究上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中对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视角仍可启发当代人对中国发展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何炳棣,1917年生于天津市,祖籍浙江金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4年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后,何炳棣先生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1966年,何炳棣先生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何炳棣先生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代表作:《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读史阅世六十年》等。

目录信息


前言
上卷 官方人口记录
第1章 明代人口数据的实质
第2章 丁的实质
第3章 1741—1775年的人口数据
第4章 1776—1850年的人口数据
第5章 1851—1953年的人口数据
下卷 影响人口的诸因素
第6章 人口—土地关系:明清和现代土地数据
第7章 人口—土地关系:超省际的人口迁移
第8章 土地利用与粮食生产
第9章 其他经济和行政因素
第10章 天灾人祸的后果
第11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乾隆六年—道光三十年(1741—1850)官方人口数
附录二 乾隆五十二年(1787)—1953年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
附录三 同治六年(1867)—1937年中国主要的粮食进口
附录四 顺治元年(1644)—宣统三年(1911)湖北的天灾(受灾县数)
附录五 宋金时中国人口总数的估计
引用书籍、论文目录
译后记
译者再记
何炳棣教授履历及主要著作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起生育。多子多福,劳动力,损失率都是原因,但从信仰的角度我觉得也是可以探讨的。古代广大文盲的信仰,反观今天农村你一定有所了解对吧?那种对阴阳二世界的态度,侍死如侍生的教诲与习惯有多么顽强!即便大城市稍微偏一点的地方中元节晚上路口也是火光点点吧! 这是出于对...  

评分

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乱治现象,如果从农业生产的特点看,有必然性。农业所依赖的土地,或者说承载的人口密度,都是有限的。如果密度过大,人生存的恶劣会改变人性,使得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暴力增加,最后各股小暴力集中起来,被某政治人物振臂一挥,于是天下变换了。  

评分

关于本书,总体上说是好评如潮。我觉得此书澄清了几个概念:1、户、口、丁;2、亩、纳税亩。重要的思路有:1、考察关于这些统计数字被制作出来的机构和程序;2、考察各种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程度。一种态度,就是不轻易相信权威。  

评分

这本书以方志为基础研究自明初以来的人口变化。其基本问题是试图从方志中找到中国人口变化的真实图景。然而,该书表明,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中国的官方史料并不可靠,而地方的记载虽然更为详细,但往往也忽视了许多细节。 评价:这本书功底扎实,确实好过黄仁宇的书。...  

评分

何炳棣认为丁是赋税单位,非人口数据: 现有丁数=(原有丁数/原有田数)*现有田数。 实在不能认可,丁,应该和人口数量是相关的,如乾隆三十年的较康熙十五倍人口增长之御文。此处丁可能是“丁粮”之简称。 康熙五十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之田数除以丁数...

用户评价

评分

何老算人口!

评分

就是贵啊贵

评分

读完不由叹服,何在读史阅世中的自负完全可以担当的起。堪称历史研究楷模的方法论。康雍仁政埋下人口炸弹的祸根,而今日盛世何尝不也是藏着缺乏生育动力的隐忧。

评分

看了一周左右。原著精彩,译文流畅,一点没有学术著作的艰涩之感。全书最值得称道的与其说是第二部分,倒不如说是第一部分对人口数据的分析和批判,重点分析了这些人口数据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在何种程度上是可靠的,不光推进了学术前沿,同样造福后世学人,实在是良心之作。天灾、人祸、作物、土地,以及人口编审过程中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这一切,都隐藏在这看似平淡的人口数据背后,而终于被尽数钩沉出来了。何先生的治学与人品非常值得尊敬,最近会慢慢读何先生其他的研究著作吧。

评分

伟大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