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第一部通信体随笔集。
自2011年冬至2017年春,贯穿七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
﹣﹣﹣﹣﹣﹣﹣﹣﹣﹣﹣﹣﹣﹣﹣﹣以下是封面用宣传语﹣﹣﹣﹣﹣﹣﹣﹣﹣﹣﹣﹣﹣﹣﹣﹣
七载光阴,四十四通书简
随京都四时节序,追踪山川风物之美
千年古都,见字如面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爱看书、买书、逛旧书店。著有《岁时记》、《尘世的梦浮桥》、《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京都的日常》等,出版《浪人》、《东京爱情故事》等译作若干。
2011年秋,来京都第三年,嘉庐君问我,要不要在他的《江海晚报》写个专栏,用通信体,篇幅不要长,讲一讲见闻琐事,分享给故乡的读者。报纸刊出,嘉庐君会攒好几期,连同稿费一起寄给我的父母。他们在熟悉的本地报纸上读到我的短文,觉得很亲切。据说也曾收到读者投诉,称内容...
评分前几日都在读恼人的文学理论,社会学比较文化研究如《菊与刀》,亚马逊送来这本苏枕书的《京都如唔》,在候车时就读了一小半,萧瑟秋风细雨中,浓郁的日本风味和文人雅兴扑面而来,完全把人带到一个静寂美好的世界静下心来玩味四季,花事,古书,僧佛,不觉长长舒缓了一段时间...
评分苏枕书的新书《京都如晤》由中华书局于2017年8月出版,这已经是我阅读苏枕书关于京都日常的第三本书了,以书信的方式,写者也能更加随心肆意些。读之也发觉有意思之细节,书信的落款不尽相同有“枕书”与“松如”两种,初觉惊奇,以为会有某种玄机,一一记录未发现任何特别之规...
评分2011年秋,来京都第三年,嘉庐君问我,要不要在他的《江海晚报》写个专栏,用通信体,篇幅不要长,讲一讲见闻琐事,分享给故乡的读者。报纸刊出,嘉庐君会攒好几期,连同稿费一起寄给我的父母。他们在熟悉的本地报纸上读到我的短文,觉得很亲切。据说也曾收到读者投诉,称内容...
评分前几日都在读恼人的文学理论,社会学比较文化研究如《菊与刀》,亚马逊送来这本苏枕书的《京都如唔》,在候车时就读了一小半,萧瑟秋风细雨中,浓郁的日本风味和文人雅兴扑面而来,完全把人带到一个静寂美好的世界静下心来玩味四季,花事,古书,僧佛,不觉长长舒缓了一段时间...
说京都,他写的竟然和南京差不多。说京都还是要提森见,有川浩是几个意思?
评分旅途上看很愉快。
评分应该算是难得读完的一本作者的书吧。几年前尝试读过作者其它几本书,都是半途而废。大概因为文风始终不够自然随性,尤其是动辄大篇幅的“摘抄”,实在不喜,所以缺乏自然而然读下去的耐性。
评分枕书的书越来越好了,佩服之余,让人很难不反省自己的人生。啊,实在是很羡慕啊
评分枕书的散文真是美好,适合任何时候翻读,且让人遁入温和沉静之境,语言功力一如既往(切中我心坎),特别喜欢她闲笔触及的四季流转,松风雪林,长空清明,细云梅雨,莫不沉醉;轻描淡写之余余韵悠长,让人一窥她亦有烦躁,却仍能将日常经营得接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目之所及的静物时光,蕴藉深远,涉及知识丰富趣致,涵盖甚广;谈及拿手的旧书话题不免洋洋洒洒,尤其是关于买书的纠结心理令人莞尔;装帧美不胜收,与文字风格相当契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