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1948这个典型年度作为切入点,从历史细节和个体生命感受入手,通过勾陈梳理大量时人日记、著作、报刊资料、后人回忆等,细腻还原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及胡适、冯至、朱自清、沈从文、萧军、胡风、丁玲、赵树理等个体的处境和心理。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1948年,对于中国而言,风云变幻。人们的生活、思想和对未来的猜探,一切都悬而未决,却又显得如此明朗。这一年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是一道门槛,跨过去迎接1949年的到来,新中国诞生。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也是一道门槛,跨过去意味着什么?不跨过去又有怎样的命运?这抉择之中的...
评分 评分90后的孩子已经无法对1948年的事件产生共鸣,也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代话语的转变在悄然中发生,而钱老这本书以个人日记为引子,以“一年写一个时代”,用两种叙述方式的切换将读者带入1948年的文学历史之中。 尽管写作者试图保持历史还原时自己的冷静客观,但...
评分22年后再看,老钱力透纸背的功夫依然令人震撼。在1948年的固定时序中,老钱涉及的文学空间有延安(解放区)、北平、东北、战场(这不是类别清晰的范畴),相对来讲,上海、南京比较弱,而且主要是以校园的空间呈现的。在老钱笔下,1948年并非以一具有独立身份的年份,而是1949...
评分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下班之后花了三个晚上一鼓作气看完,第二遍把每章下面的注释也都看了一遍。 它帮我厘清了一个问题:WG不是一种外来传染病,而是一场从古至今各种文化运动集中爆发的遗传病。 看的时候一阵阵惊叹:这个人应该去写诗啊,怎么在写文艺理论?诗人的激情...
毕竟是叙述,胜在国内无人敢做
评分以一年写一个时代
评分有温度的学术
评分若文艺无自由,文人为走狗,便沦为政治的提线木偶。
评分若文艺无自由,文人为走狗,便沦为政治的提线木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