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歌1980—1990年代访日期间所作的学术评论、文学评论及杂感类文字的结集,其中多篇曾在《读书》上发表。无论是对日本思想史的辨析与梳理,还是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验,都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度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作者对日本文化的深度解构带有浓浓的90年代日本社会的气息,通过对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与梳理,以及在日本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观照,可以帮助读者在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内了解日本文化,甚至东方文化或亚洲文化。除却作者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性文字,还包括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和随笔,文字精炼有味,思考角度新颖独到,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知识性阅读之享受。
正如作者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亦可以为错,有意义的正在于对文化的探讨与求索。本书所收的文字都是从她当初的不规则思考开始的,其“无法归类”的杂文特质也成了作者日后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特风格。
▼编辑推荐
☆
孙歌作品,全新再版
☆
走到日本,走回中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亦可以为错。
一个文化旅人在亚洲思考作为方法的日本。
☆
在这本小书里,主要集合了我这几年学术论文之外的部分文字。对于我,它们比我的学术论文更为重要。那是因为,在写作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可以无视现成的规矩,锤炼自己“自由的习惯”——只是在无视成规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自己和这个世界面对面地凝视,才能感觉到心灵面对世界的开放,感觉到思维伸展自己的枝条,接受这个世界的光热和营养。——孙歌
▼作者简介
孙歌
东京都立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上海交大出版社,2017)等。
高中时读过一本《最后的文化贵族2》,书中更多的是从很多学者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际遇来展开,对各自的思想内核介绍得很少。饶是如此,也让我感受到了近似于浸淫文学中的愉悦。 孙歌的《求错集》,这是真正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欢愉。 可能是因为本书的内容是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落稿了。...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空间”和“场所”这两个词是非常敏感的。看到书中从非建筑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词,觉得很有趣,也发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场”是布尔迪厄社会学中的关键概念,日译亦译成“界”,以强调它的相对自律性。按布尔迪厄的定义,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场是一个位...
评分 评分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爸爸给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努力读书,才能走出去。那时候在农村好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读书有出息,这些信息都在反应着父母希望子女进步,不要固守这一亩三分地。读书出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到的才能,一步一步的从理论变成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空间”和“场所”这两个词是非常敏感的。看到书中从非建筑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词,觉得很有趣,也发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场”是布尔迪厄社会学中的关键概念,日译亦译成“界”,以强调它的相对自律性。按布尔迪厄的定义,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场是一个位...
如今读这本书更多的应该只是怀旧的意味了。
评分更喜欢后半本关于日本的点滴随想感悟,
评分前半本并不好读,需要有日本思想界中国研究的了解。后半本从日常生活或是文艺进入,能够看到作者很独到的眼光。
评分想读
评分孙歌女士真是个温柔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