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伊东丰雄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152
译者:李敏
出版时间:2017-8-1
价格: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966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日本
  • 伊东丰雄
  • 建筑与城市
  • 城市治理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日@伊东丰雄
  • 新民说
  • 建筑
  • 设计
  • 人文
  • 空间
  • 时间
  • 记忆
  • 城市
  • 生活
  • 艺术
  • 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关切和信赖,伊东丰雄开始寻找建筑之旅的起点:建筑究竟为何物?建筑人为何种目的而设计?又如何面对当前社会?

▼伊东丰雄的这本书并非单纯是一场围绕建筑理念的论述,也不单是对他亲身参与灾后重建过程与往昔道路的简单记录与回顾,而是作为建筑师的他邀请读者一道踏上的思考与自我反思之旅。

▼对内与外、自然与建筑、自我与社会等问题的复杂思索自然流淌于伊东平实的文字之间,有如其建筑散发出的轻盈之美,令人回味。

作者简介

▼伊东丰雄

一九四一年出生。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专业。曾在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就职,后独自创办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荣获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的皇家金质奖章、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等诸多国际奖项。201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主要建筑设计作品包括仙台媒体中心、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八王子校区)、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世界、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始于那一天的“建筑”
002 地震发生当日之事
009 从灾区看到的光明
011 身为建筑师能够做些什么?
011 决定灾后重建的基本立足点
019 海啸与核泄漏事故两种对比鲜明的灾害
020 建筑与安全性
▼第二章 釜石复兴项目
024 同釜石之缘
025 倾听居民的心声
026 我们想同昔日伙伴重回故地朝夕相伴
028 缺乏实际性的复兴规划
030 贴合地域特点的集体住宅提案
032 “人字形木屋顶结构式”集体住宅
035 复苏商业街的尝试
037 防洪堤上的露天橄榄球场
▼第三章 心灵寄居之所“大众之家”
042 “大众之家”项目
045 倾听生活在临时住房中人们的心声
046 心连心的建筑
050 “建造”与“居住”的一致性
052 “ 大众之家”从这里延续
055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陆前高田的“大众之家”
▼第四章 关于“伊东建筑塾”
062 创建建筑塾
062 建造“格林格林绿化馆”的经历
065 在建筑塾中教授什么?
069 学术建筑教育中的“概念”是什么?
070 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的建筑教育
071 拥有社会意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 我走过的路
074 学生时代的事
076 启蒙导师菊竹清训
079 首次接触海外的现代建筑
082 对大阪世博会的质疑
083 反映着时代闭塞感的建筑
085 向拥有社会性建筑的转变
088 泡沫时期在东京构思的“形象式建筑”
092 公共建筑处女作
094 欲打破公共建筑拥有的权威性
095 仙台媒体中心
097 存在于空间感觉中最底层之物
099 让建筑亲近自然
101 重新思考内与外的关系
105 打破建筑的模式性
▼第六章 对于今后建筑的思考
110 日本社会中的建筑师
112 被社会型项目敬而远之的建筑师
113 突破批判性的难度
114 改变建筑师与社会间的关系需要什么?
115 对日本客户的期望
117 通过住宅建筑崭露头角的日本青年建筑师
119 从世界资本主义中寻求希望的孤岛
120 资本主义与建筑
121 作为馈赠之物的建筑
122 非艺术型建筑的存在方式
123 建筑应当如何同自然相处?
128 建筑同科学技术的新关系
129 朝向新型建筑原理出发
▼后记
13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从小就喜欢建筑,是因为我哥哥学的是建筑专业,家里有很多建筑方面的书。哥哥大我十岁,上小学的时候他就上了大学,总带回来建筑图纸,我觉得很好看,也跟着画了不少建筑平面图,到现在还记得。 长大以后没少买关于建筑的...  

评分

这本《建筑,从那一天开始》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建筑师伊东丰雄基于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灾区重建活动以及他创办的伊东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室成立40周年之际,他对于所从事的建筑行业提出的疑问和思考,建筑,到底是追求一种大众的艺术美感?追求个人的职业规划生涯?还是以回归...  

评分

评分

对于建筑领域,可以说我还是一个文盲。第一次知道人与建筑之间神秘的联系,还是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里面思考了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对于人们互动的影响,后来顺着读了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从历史角度理解了人类与城...  

评分

聊聊题外话,对书中的一句话有所感触—喜欢漫无目的的享受其中。反观现代的社会,人们做事情的目的性太强,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对,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似得到了很多,然而你失去的往往却是最本质的东西。就像旅行一样,非得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看无数的景点,最后的结果...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这本书中伊东回忆了其从事建筑行业以来的思路轨迹。面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建筑思考,由此作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仙台媒体中心和台中歌剧院是他个人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巅峰。他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后辈学习。每一个都是原创,每一个都是面对各自不同环境的独特作品。

评分

新鲜热乎

评分

反思很重要,永远不要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充当一个清醒的局外人。

评分

新鲜热乎

评分

探讨人与空间的社会公共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